冬菊怒放吐清香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一般地,在我们家乡山东,菊花最绚烂的时光应当是晚秋时节。这一段时间中,我家百年老屋的小院里,秋菊就会花开分外明艳,散发出浓郁的缕缕芳香。
步入老年后,我一向憧憬“慢品人间烟火气,闲看四季岁月长”的生活。今年5月,我终于从教师岗位上荣退下来。为了看护爱孙,我与老伴一起迁居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这个小区与大海毗邻,属于典型的风景区。在这里,我赏风景,品美味,读书写作,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惬意。
11月22日晨,天气晴暖。为了晨练,我特地起了个大早,来到小区南端的街道上散步,赏景观物。街道北侧,排列着众多的超市和餐馆,像武汉黑鸭、津乐乐串串香、东北熏酱饺子馆、夸父炸串、鸭熏货酱、亚细亚牛肉面、老哈红肠、石锅鸡、山西刀削面和一碗香扯面等,数不胜数。不少早点餐馆已经开始经营,可谓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一派都市繁华的景象呈现于眼前。
驻足于餐馆前,就会感到,一股股浓郁扑鼻的香气飘逸而来,生活气息可谓浓矣。我喜欢这种氛围,于是,也加入到人流中去。餐馆的早点花样品种很丰富,像正宗的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油条豆腐汤等,都有。我特别喜欢吃这里的酥黄色煎包,皮薄馅多,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深受顾客青睐。
就在我买到心仪的早点,准备离去时,赫然发现在某一餐馆前的一张宽阔的桌面上,摆置着几盆鲜艳的冬菊,这一下子引发了我的兴趣。从资料中获悉,冬菊在传统文化中,曾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象征着不畏严寒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我一向是喜欢菊花的,尤其是冬菊。于是迅速走近它们,细细观赏起来。
这数棵菊花中,花样有金黄色和紫红色两种,花朵呈放射状,在我们家乡被称为“金丝菊”。花朵可谓灿烂艳丽,幽雅的清香在周围扩散开来,令人赏心悦目。在这个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带,冬菊象征着生活的喜庆、吉祥和热烈,也象征着居民的幸福、浪漫和优雅。
我喜欢冬菊,并非一时之举。其因源于,在百花凋零之时,冬菊却能独自绽放,清高脱俗,不惧寒冷,气韵超逸,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格啊!它盛开在这个异乡的冬天里,让我倍感生活的慰藉与希冀。我国中唐诗人元稹在《菊花》一诗中写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再次被菊花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所感动。
冬菊花开芬芳,虽不浓烈,却能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我禁不住忆想起自己的往事......此前,为求学、工作和生计劳碌了大半生,可谓已身心俱疲。那时,我就期许能早日过上安逸舒心的日子,几度风雨与春秋,现在总算熬了过来。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现在应该是接近这种境界了吧?生活轻松了,心灵也自由了。
迎着晨光,禁不住诗意盎然:“晨遇冬菊心情爽,花开怒放吐清香。”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回望微风中摇曳着的冬菊,它们仿佛在向我颔首致意,又似乎在叮嘱我:“生活安好,一路保重!”是的,期许未来的日子里,生活温暖以待,人生永远向阳!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现居天津,祖籍山东。退休教师,副高级职称,自由撰稿人,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求真理爱阳光,用挚情描绘生活画卷,文学作品刊发于《中国妇女报》《教师报》《燕赵晚报》《湛江日报》《松原日报》《青岛日报》《中老年时报》《老年日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
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1-1-1302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