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李忠东先生之缘许培良

(2025-11-23 18:34:16)
标签:

散文随笔

    我与李忠东先生之缘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1-1-1302  许培良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我与李忠东先生之缘许培良


     

             作者与李忠东先生(右)在一起, 2015年9月11日上午,摄于青岛出版社海尔大厦9楼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过: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上了也惟有轻轻地说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我与青岛出版社李忠东先生相识、相知,便是如此。

2014年1月,我的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青岛市中小学教育科研专著出版及成果奖励基金,作为青岛市区的教师专著,在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拟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获此喜讯,自然是无限欣慰。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这是何等的幸运,何等的荣耀?

2014年8月的某天,我收到青岛市教科所发来的电子邮件,是一份作品出版授权书,一看,还有青岛教科所代我与青岛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合同。虽然作者无稿费,我还是很快签名寄发回去。毕竟是公费出书,心情仍是处于激动中。

国庆节期间,我已放假回家,帮着妻子处理一些杂务活儿。102日下午,忽然接到电话,是来自青岛出版社的,来电者竟是青岛出版社编审、副总编、教育分社总编——李忠东先生(我的书稿责编)!是商定书稿的二次校对(即作者自校)问题。忠东先生快言快语,诚恳坦率,激励人心,让我倍生感激!

10月4日上午,我便从附近乡镇的一个店铺里收到了由忠东先生寄来的快递邮件——《读书点亮教育人生》清样。虽是处在秋收百忙中,我还是忙里偷闲,甚至彻夜未眠地将清样进行了详实的二次校对。不阅不知道,忠东先生的初次校对稿可谓用心良苦,稿中的字词句段甚至标点符号都做了很到位的修改。他的严谨,他的学识,他的热忱,再次深深感动了我!

10月5日,我将自己的校对清样返寄回忠东先生,估计这将是书稿校对的末期工程,距离正式出版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于欣慰之中,静静地期待……

11月4日夜,我接到青岛出版社方面封面设计者李帅帅女士的电话,说是受忠东先生之托,发来电子邮件——两张书稿封面设计样图,让我过目,提提建议,显然这是编辑对作者的尊重。忠东先生此举,让我产生了莫大感动!

次日上午,我便与青岛市教科所有关专家联系,表达了我同意出版社封面设计的建议,但却未能与教科所达成共识,理由是专家认为封面人物与书的内容不相吻合,期待进一步改进。

11月13日中午,我又收到李帅帅女士的电子邮件,这是第二次书稿的封面设计图,共3张。这次封面主题图变为昏暗的屋子里一盏罩子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常用的)下,敞开一本大书。我认为,封面素朴而庄重,情景与意境都很好,与乡村教师的夜读生活也吻合。读书点亮教育人生,真是贴切至极!

但是,此次设计仍未能与教科所专家达成共识。

我期待与困惑着,激动与烦恼着,或许这就叫好事多磨吧!

在此期间,忠东先生很是着急,因为此书稿早已编好,已搁置了很长时间,理应迅速将其付梓印刷,所以在封面问题上不断征求作者的意见。但是,因为我只是建议者而不是决策者,所以封面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12月20日晚,夜风呼啸。白炽灯下,我在静静地读书。忽然,接到忠东先生电话,说是将教科所设计的第三次封面样图发给我,让我看看,谈谈见解。这次设计风格大变,主题图是一幅山水画,朦胧而又淡远,像是唐诗宋词一类书中的插图。我说,也行吧,不过与书稿的内容不是很相干。在这一点上,忠东先生与我是有共识的。忠东先生接着说,封面字体的大小与书脊的设计不符合尺寸标准,不好用。嗨,我亦无奈!

时间一晃,2014年就过去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守护着心中的希翼,期待着次年的春暖花开。2015128日,我接到青岛市教科所专家电话,说是封面又有第四次设计,急需封面新照片。暗喜之余,我立马聘请当地摄影师,在教室内进行了精彩的师生合拍。哦,寒冬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我渴望着夜莺的鸣唱、喜鹊的报春、暖阳的普照,但这依然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此次封面设计,还是以无果而告终。

忘却,是一种最好的等待,但忘却也是一种痛。人,往往就这样,痛并快乐地活着。201538日晚,初春时节,夜风凉爽而温柔。忠东先生打来电话:许老师好!样书已出,快递您几本,请查收!”“感谢,感谢,感谢……”电话这端,我持续地重复着。

3月12日下午,从附近乡镇的一家店铺里,我终于收到了平生以来出版的第一本专著。我迅疾打开邮包,掏出样书,端详了又端详,摩挲了又摩挲。样书可谓大气而精美,封面还是坚持了第二次设计方案,内页插图40余幅,版式设计与文字排列,灵动而美观。我惊异于责编忠东一丝不苟的编辑作风、严谨慎密的治学态度、为人与为文的满腔热忱;李帅帅女士精湛的封面设计,也让拙著增光添彩;青岛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精致的工艺制作,都是拙著成功出版的重要因素……

店铺里,我的心在激越地跳动。感恩中,我立马掏出手机,发短信给忠东先生:包裹收到,样书精美,深表谢忱!”“收悉就好,不必客气,谨祝顺安!忠东先生瞬间回复。

手里有了样书,心中就踏实了些,大概这是出书人普遍的心理。大约到了9月初,忠东先生电话中说:日前仅印刷了几本样书,盖因书的封面依旧尚未确定。之所以先出几本样书,一是不误我晋升职称之用,二是便于继续与教科所商榷。那时,忠东先生既得尊重教科所专家的意见,其实也一直在努力为那幅我和他都欣赏的昏暗的屋子里”“一盏罩子灯敞开一本大书的封面坚守着,又深知乡村教师之清苦、评职称之急需,所以对出书事宜考虑很是周密。其执着的品性、为人之需着想的侠风、千方百计解决问题的态度着实鲜明!

与忠东先生神交已久,很有谋面的想法,只等契机到来。911日上午,秋雨霏霏,我和校友一起去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理计算机职称免试证明,事情很快就办妥了。因为还有闲暇,兴奋之余拨通了忠东先生的电话。几经联系,10时许,我们乘车抵达青岛出版社海尔大厦。登上9楼,终于与久仰的责编老师——忠东先生握手相见!

哦,您就是忠东先生!我在心中呐喊。相见甚慰,话题自然是围绕着书。我说,您编的书真好,设计也很到位。忠东先生自是一番谦逊,接着又从书橱中取出几本样书赠我,说是让我以备日后评奖之用。不一会儿,工作人员为我们合影留念。人与人之间,或许这就叫作缘分吧!

我必须尽快返回平度,因为学校已经开始了职评工作。岛城的天空,依旧迷蒙着细雨,忠东先生身穿洁白的衬衫,陪我走下楼梯,送到大门外。微雨中,我们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汽车在奔驰,我的思绪也在飞扬。我知道,有些赞美的话是不能当面称颂的。忠东先生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编辑出版了很多优秀著作,他责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红军史》《八路军史》等荣获华东地区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山东省政府优秀图书奖等;他曾数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大奖,在业内很有影响。显然,他是一位颇具实力的资深编审。像我这样的草根教师,能知遇造诣至高的忠东先生,倍感欣慰与自豪。嗨,千言万语化作了这样的短信:忠东先生,我的责编老师,您辛苦了!为伊甘做嫁衣妆,高山流水情久长!

对于我而言,样书的出版,可谓是适逢其时。20159月中下旬,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全面展开。这次职称评审,我的专著可谓是发挥了举足轻重之作用。诚如忠东先生此前所说,像这样含金量高的科研成果,在职评中肯定会大有助益。知我者,忠东先生也!日后,果然如此。在乡村学校,一名普通教师要晋升副高职称,是何等不易!显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忠东先生助我改写了我的人生方程。

12月上旬的某天,忠东先生电话告知:专著已大批量印刷。封面最终采纳了第二次设计方案,但有微调,封面上方标注了青岛市教育科研专著出版及成果奖励基金项目字样;封面下端添加的腰封注有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资助字样。根据青岛市教科所建议,准备赠我部分图书,算是对作者辛劳的回报。我说,好啊,感谢,感谢!接下来,便是心静如水般地等待。

12月19日9时许,我接到一位柳女士的电话,说是受忠东先生委托,为我寄发了部分图书,安捷快递,估计明天就到,请届时查收。次日上午,样书成功收悉。至此,我的专著出版事宜宣布鸣金。

     我与李忠东先生之缘许培良


12月28日,副高职称公示完毕。夜深阑珊,辗转反侧,总也难以入睡。我想了很多,想到了我的书,想到了忠东先生,想到了忠东先生对我的好。于是,即兴为忠东先生发了电子邮件:青岛之行访忠东,幽雅书室留倩影。缠绵细雨握手别,一世缘分一生情!次日,我便收到忠东先生的回复:许老师:您书写得好,有幸为您的书当责编。所作一诗使我忆起首次见面,不禁动情。2015年是您晋升高级职称之年,可喜可贺!祝您继续攀登高峰!新近获悉,由李忠东先生责编的我的专著,荣获2015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我为忠东先生而骄傲,也为自己的努力而欣慰。

感怀,常在心头萦绕。忠东先生年长我1岁,论年龄是兄长,论学问却是导师。我与他同属于岛城地域,相距也不甚远,却未能常拜见。我想,人生贵在心相知,何必非得常谋面?

 一位作家说得好:“人的成长挺复杂。机遇,条件,贵人,努力,运气,缺一不可。凑齐了,才能水到渠成。”那么,忠东先生就是我的“贵人”!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那种缘分……

  我与李忠东先生之缘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现居天津,祖籍山东。退休教师,副高级职称,自由撰稿人,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求真理爱阳光,用挚情描绘生活画卷,文学作品刊发于《中国妇女报》《教师报》《燕赵晚报》《湛江日报》《松原日报》《青岛日报》《中老年时报》《老年日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

        

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1-1-1302  许培良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