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月饼里的母爱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时光荏苒,又到中秋节来临之际,万里此情同皎洁。此时此刻,诸多关于童年中秋的往事,又禁不住在心海中萦绕起来。
1973年秋,我已在村小学一年级就读。那年中秋节到来之际,我的同桌同学,用小手绢包裹着一些方形的月饼块儿,课间时,他躲在教室一角处独自吞咽着。月饼散发出来的香甜味道儿,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于让我馋诞欲滴。在那个社会经济落后的年代,农家孩子能吃上月饼,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中午放学后,回到家里,我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没有作出反应,眼中却流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神色。下午上学的路上,我就寻思:快到中秋节了,母亲会给我们买月饼吃吗?那可是我心中一直向往的美食呀!此时,我想起母亲经常唠叨的那句话:“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日后学出个出息来。”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母亲,几乎没有上过学,话语也很朴素,我却都能记到心里去。
穷家的孩子成熟早。那时我分明懂得家中生活很艰难,母亲为维持家庭生计几乎操碎了心。所以,以后不能向母亲提出过高的要求。下午,我就专心地在教室里上课,不再去考虑月饼的事了。母亲知道我在学校里是个好学生,平日里经常把考了满分的试卷拿给她看,为此让母亲感到很是欣慰。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墙角处的小书桌旁,工工整整地写起作业来。就在我感到疲惫欲起身之时,母亲用一张油纸包裹着数块方形月饼,送到我面前来。她微笑着说:“孩子,吃吧,这是我从供销社买来的,你们姊妹几个分着吃,这是你的那份儿。”我惊喜地站起身,双手捧了起来。我呜咽地想对母亲说:“您真是个好母亲啊,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但我终究没有发出声来。
后来听父亲说,那天下午,母亲将家中仅有的钱点数了一遍,感觉不够买一斤月饼的。于是,她将家中部分红薯干卖给了邻居曲奶奶,这才从供销社买回一斤五仁月饼。听父亲这么一说,我心中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为那时的幼稚、不谙世事而深感内疚。
我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月饼,于是将母亲分给的月饼块儿,用小手绢包裹起来。我不舍得一次吃下去,计划着每隔几天吃一块儿。结果由于搁置时间太久,月饼不但变硬,而且还生了小虫,不得已我就用蒜臼子将月饼块儿捣碎,使之变为粉末状,然后再加热吃下去,仍有香甜味美的感觉。
人生倥偬,岁月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成为了她所期许的有益于社会的人,而父母亲却已离世数年之久,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盈起来,各大超市或商场,式样品种繁多的月饼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未能吃到当年那么香甜的月饼了,那里面厚载着母亲沉甸甸的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现居天津,祖籍山东。退休教师,副高级职称,自由撰稿人,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求真理爱阳光,用挚情描绘生活画卷,文学作品刊发于《中国妇女报》《教师报》《燕赵晚报》《湛江日报》《松原日报》《青岛日报》《中老年时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
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1-1-1302
联系电话:1379325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