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零落乡间一奇葩
零落乡间一奇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182
  • 关注人气:3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夏读书美许培良

(2024-05-14 12:10:39)
标签:

散文随笔

                            初夏读书美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初夏读书美许培良


初夏的风,透过办公室的纱窗缓缓地吹了进来,掀动着我心爱的——《散文史话》的书页,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轻轻地翻揭散发着油墨香的书页,一种激越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从小喜欢读书,从小人书一直读到大部头书,由此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正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让我这样一位乡村孩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上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一边教书,一边读书,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数十年来,我收获颇多。不仅发表了众多教学论文、教育随笔和生活散文等,还获得过首届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称号。更为荣耀的是,在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还公开出版过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圆了自己的读书梦和出书梦。

我感恩于自己对读书的情有独钟,更感恩于父亲生前的启蒙教诲。父亲生前曾说过,读书能驱除愚昧,读书能更好地立足社会,读书能改变命运。他虽无高深学历,这些话却深深烙印于我心灵。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对读书更加执著起来。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因此,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只要得暇,我都会将读书放在第一位。我不仅读专业书,还广泛地阅读文史哲和科普类书籍。读书的范围往往决定自己的视野,读书愈多愈杂,愈能了解社会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

读书有法,但无定法。我喜欢读散文作品,像鲁迅、朱自清、季羡林的散文著作,都是我的至爱。读这类书时,我善于全面翔实地去“刨根问底”,喜欢放慢读书的速度,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和韵味。

新近正在阅读的《散文史话》,是一本非常适合我的书。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读书方法,随性地去阅读。20世纪80年代,作者郑永晓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他先后出版过多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影响较大。其专著《散文史话》,作者用洗练隽永的文字介绍了中国散文从萌芽阶段殷商甲骨文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散文的发展概貌,阐明中国散文的性质、发端、体制、演变和影响等问题,展示了散文发展的脉络,能够帮助读者把握散文发展的规律与本质,委实是一本难得的学术专著。

作者在谈到现代散文艺术发展的观念中,让我感到尤为深刻的是,他对鲁迅先生散文的精准阐释。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力作是《野草》和《朝花夕拾》,前者构思奇特,大量运用了象征性著作手法,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怀;后者则以沉郁的感情追忆了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成为鲁迅先生在那个年代留下的散文丰碑。

读书是贯穿人一生成长的大事。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曾指出:“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此看来,读书的作用何其重大。之于我,正是读书改变了命运,让我走上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

时值初夏,气候温润,身心舒畅,我手捧一本心仪的书,倍感惬意之至。读书吧,它让我的心灵与世界一起美丽!

 初夏读书美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教师报》《学习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新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