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许培良

(2023-06-12 18:53:32)
标签:

发表札记

【燕赵老年报】

        承蒙编辑老师厚爱,值此我国北方麦收之际,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2023年6月12日,第7版,忆往昔专刊,朝花夕拾栏目),并且每次发文都会定期收到稿酬,充分体现了报刊社对作者劳动的尊重。
      《燕赵老年报》文字质朴无华,思想含金量高,它不仰高山,不拒细流,很是贴近老年读者和作者,在北方老年报中享有很高声誉。走进《燕赵老年报》副刊三年多来,已相继发文40余篇,倍感欣慰。
        坦诚地说,我不认识编辑,除邮箱投稿外,没有任何其它联系,副刊主编李萍、责任编辑兰荣等老师都是以质论稿,甘为他人做嫁衣,向这样的报刊及编辑老师致以深深敬意!

            ——2023年6月12日中午纪实

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许培良

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许培良

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许培良

习作《拣麦穗》刊发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燕赵老年报》许培良


 

捡麦穗

《燕赵老年报》(2023年06月12日第七版忆往昔专刊

                 许培良/文

  1976年麦收时节,我正上小学三年级。那时,生产技术落后,麦收主要靠人们用镰刀割。小麦收获后,麦田里总是或多或少地落下一些麦穗。这时,我们就会挎上小竹篮,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麦田里捡麦穗。

  那时,我们大都穿着塑料凉鞋,走在麦田里,稍不留神,脚就会踩到麦茬上,扎得脚疼痛不已。火辣辣的太阳在头顶照着,热得我们浑身上下直淌汗。在生产队长和老师的统一安排下,我们一人一畦,从地的一头往另一头捡起麦穗来。大约半小时后,就让我们停下来歇一会儿。我们躲到田间地头的树荫下,喝着生产队长专门派人送来的绿豆汤,感到惬意极了。

  捡麦穗劳动结束后,村干部常常会赠给我们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作为我们劳动的回报,

  数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捡麦穗的那些时光,心中总是涌动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