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做人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写作与做人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把心里真实的话说出来,就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写作也是如此。
我认为,做人是写作的前提。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当然,也不否认,也存在写作与做人暂时有脱节之处,但从长远来看,做人还是写作的根基所在。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善良的人,最终才能写出好文章。厚德才能载物,就是这个道理。
毋庸置疑,做人是写作的基础,做一个心灵高尚和灵魂丰盈的人,才会写出好的文章。在这方面,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楷模。首先,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的人,所以写出的文章就颇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蕴;再如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因为心系百姓生活与苍生疾苦,所以才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传世。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写作又是一门艺术,它既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学习写作的艺术。那么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那就要多体验反思生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从国内外经典名著中借鉴写作方法,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炼驾驭生活的才能。惟其如此,才会写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文章。
总而言之,写作与做人是统一的。人生一世,做一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对于任何一位写作者,只要坚守做好人的底线,不断地进行写作磨炼,就会写出光华灿然的美文,以飨读者并流芳后世。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