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学之路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我很早就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三家之一。记得,倒数第一家是窦玉晨,倒数第二家是李玉法,倒数第三就是我们家。因为父母亲于早年间患病,家中孩子又多,挣不出工分,生活上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1972年秋,我7周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按照村子里的规定,须上满一年的育红班(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学前班),先上学后交学费,育红班教室是在村子东南角的一座破庙里。上午一大早,母亲将我送到学校,我将一个用旧布料缝制的书包放在水泥课桌上,等待老师的点名报到。
育红班老师是村子里的两位年轻妇女,30多岁,留着齐耳短发,说话是很严厉的。点过名之后,第一项内容就是,让我们逐一唱一首歌,由于我自幼匮乏音乐细胞,更有一种羞涩感,所以仅唱了一句“我是公社小社员来”,就停了下来。无奈,我看到老师在点名册上,我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现在想来,可能是“不合格”的意思吧!
每人轮唱完一首歌后,就算是一节课了。下课后,我在小院里独自逛荡着,突然感到饥肠辘辘,我知道自己饥饿了!于是,偷偷地收起书包,从一堵矮墙爬出校园。回到家中,我就着一块咸菜疙瘩,啃了一大块玉米饼,再未去过育红班,也因此为家里省了一笔学费。
虽然我未能按要求上满一年的育红班,但于次年我还是顺利地进入了村小学。小学一年级教室是村子里的一座茔房改建的,位于村子中央街道的北侧。任教的是一位女民办教师,主要课程是语文和算术,也间或上一些音乐课和劳动课。由于父亲及早地对我进行了启蒙教育,再加上自己主观努力,我的学业成绩在班级里很突出,为此父母亲感到很是荣耀。
那时上学缴纳的学费虽不高,但在那时确是家中一件大事。我们乡村孩子大都可以通过此前自己的劳动去挣,譬如拾草喂养家兔,卖掉家兔后换来学费和书费,也因此购买自己所需的各种文具。
上小学二年级时,教室搬到村子东北角去了。这时,村小学一至五年级全都集中在一个大院中。任课教师搭配也较为周全,校园还有规范的运动场、篮球场和用于勤工俭学的小菜园,是一所比较像样的完全小学了。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位女民办教师——王玉兰,她是刚嫁到我村的一位新媳妇。她热爱乡村教育工作,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教学很认真,也很有水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语文课中的汉语拼音、汉字笔画顺序教学尤为出色,委实让我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王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她曾为我理过发,缝补过裂了口的旧书包,我们都很爱戴她。
读小学三年级时,我们这个家庭突遭一场变故。母亲由于长期操劳过度,身体出现严重透支,不幸患上乳腺肿瘤,须去岛城的大医院治疗。这期间,父亲已于早年间因公患病,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正是处于“屋漏偏遭连阴雨”和欲哭无泪的日子。这学还能上吗?11岁的我,处于迷惘和徘徊之中。在村东大槐树下,母亲临别时郑重地告诫我说:“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要辍学,挺过去,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母亲的话让我心头为之一暖,浑身上下增添了无尽的力量。我坚强地行走在求学的路上。
岁月就是一条时宽时窄的长长走廊。后来母亲得到了彻底的治愈,我也很快地度过了五年的小学生活。1978年秋,我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联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少年立志,则未来可期。由于我学业基础扎实,又继续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所以整个联中阶段学业成绩始终处于领先水平。这一时期,一位颇负盛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刻苦攻关“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传遍了华夏大地,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成长,我立志成为一个像陈景润那样的人。
求学路上多曲折,踏平坎坷成大道。1981年春夏之交,我提前参加了县城一中的招生考试。虽然考试成绩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因身体体检时误查,而导致落榜,并因此取消了当年参加中考的所有机会,这对于一位乡村学子来说,是一种多么不堪承受之打击?无奈之举,只好复读,寄希望于来年的中考。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1982年秋,我终于考上县重点高中,为自己也为家人争了一口气。
开学那天,当我打着行李背包,即将走出百年老屋之时,母亲指着老屋屋檐下的燕巢说:“孩子,你就像咱家屋檐下的小燕子,该到了出巢的时候了,你就勇敢地去飞吧!”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母亲,虽没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但她那朴素的理念意识与真知灼见,让我感到她就是一位伟大的农民哲学家!
读高中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奏响,虽然家中经济依然不甚宽裕,但生活毕竟渐渐地出现了转机。这期间,母亲倍加关注我的学业状况,并从生活上给予莫大关怀。苦心人天不负,天道酬勤。1985年夏季高考中,我以良好成绩被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录取,圆了自己也圆了父母亲的一个梦。
大专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数学教师。之于我,奋斗是终生的。因为我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心中一直拥有远大的追求,尤其当我处在年轻时。因此,1990年全国成人高考中,我又以岛城第一名的成绩被青岛教育学院本科数学系录取。毕业时,又被评为系里惟一的优秀学员。学历的不断提升,也为自己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后来,我陆续发表教学论文,公费出版学术专著,直到晋升为副高级教师,都与自身的拼搏精神分不开。
我国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因求学而改变命运,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当然,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师长的精心培育,以及父母亲和亲人的艰辛付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因此,我是一个懂得感恩和知恩图报的人。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