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零落乡间一奇葩
零落乡间一奇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182
  • 关注人气:3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救济粮许培良

(2023-04-03 16:17:12)
标签:

散文随笔

                                       领救济粮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领救济粮许培良


      有谁能体会到从困苦中度过的那些暗淡的日子吗?在我少儿的记忆中,父母亲那代人遭罹过许多生活的苦楚。20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粮食生产产量上不去,许多村民到了冬春交替之际,往往家中断了粮,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
       我家便是这样的典型代表。那时虽然父母亲常年日夜操劳,但劳动所得工分仍很有限,因此分得的粮草严重不足,很难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存。没法子,不得已向村领导提出吃救济粮的申请补助。
       记得1972年春的一天,我们接到村领导通知,说是赶紧去大队仓库处领救济粮。母亲获悉后,倍感兴奋,心想,这下子度过春荒有希望了!薄暮降临时分,我和二姐在母亲的带领下,扛着扁担带着绳子,来到了大队的仓库处。其时,凡是吃救济粮的村民,已陆续到齐。
      大队仓库是三间青色瓦房,里面黑魆魆的,整齐地堆放着装有玉米粒和红薯干的若干麻袋。大队会计在汽油灯下翻看着账本,一一地读着吃救济粮家庭的名单。按照当地政府的分配计划,我们分到了一麻袋玉米粒和一麻袋红薯干。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和二姐将救济粮抬到了门口外,母亲走上前来用手摸了又摸,摁了又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我们即将启程往家走时,母亲嘱咐我们要说一些感谢话:“感谢政府关怀与帮助,我们一定不忘党恩,好好听党话,永远跟党走!”那时,我虽还处在学龄前期,却能如此流畅地说出这番话,博得村领导大加赞赏。
       天渐渐黑了下来,我和二姐用扁担抬着救济粮往家赶,母亲则在一边招架着。由于我们个子矮力气少,路上不时地歇息着。来到家门口时,病中的父亲打开街门走了出来,连连嘱咐我们:“小心点,别闪着腰!”大家一起动手,将救济粮抬到院中的西厢房内,然后用高凳子搁置起来。就这样,救济粮算是领回家了。
      救济粮是我们生活中一道充满希望的光。因为那时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依赖救济粮过活,要千方百计地去改变现状,就必须走自强之路。于是,我们在老屋的小院里,开设了小菜园,在院外的边边角角种植上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凡是能利用的土地资源,都丝毫没有闲置起来。
      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与勇气,我们走出了物质窘困的岁月。岁月悠悠,往事却总是难以忘怀……

领救济粮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