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我们常说,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感恩戴德。就是说,我们对别人所给予的恩惠要表示感激,对他人的帮助要给以回报。在人生的征途中,我们应学会感恩,如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等,在这方面,父亲便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据父亲生前说,20世纪60年代初,因文化水平较高,他被上级领导从村子里借调到公社驻地附近的粮管所工作。父亲为人忠厚,工作勤恳,业绩突出,很快赢得全体员工的高度赞肯。可是,几年后,又被村子调回继续担任村干部职务。
有一次,父亲不幸因公患病,辞去了村干部职务。当时粮管所几位领导闻讯后,赶忙带着20元钱和补品来我家看望父亲。父亲说:“我原来就是一名普通员工,又不在那儿工作了,竟受到如此厚待,实在是不能接受!”领导们却说:“你在所里时,敬业工作,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我们都一直记在心上!你患了病,我们又怎能不过来看你呢?”
那时,家中人口多劳力少,挣不足工分,生活十分清苦。父亲患病后,生活上更是显得捉襟见肘。无奈中,父亲接受了领导的照顾。但父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当即掏出笔和信笺纸,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我渐渐长大后,父亲经常说起这件事,并谆谆教诲我们:“一定要记住上级组织对我们的关怀,要好好学习,努力进取,日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父亲的这番话,让我及早地将感恩的种子埋在心田。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怀下,通过自身努力,我考入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日后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无限感动与感激。
我认为,惟有敬业守职,教书育人,才能回报于国家和社会。因此,我以饱满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30余年来,教育教学中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资助出版了我的学术专著,并顺利晋升为中学副高级教师。我想,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组织上的关心与帮助,我就不会拥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因此,我由衷地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靠个人奋斗,还需要有好的社会机遇。儿女们长大以后,在职业选择上,我很尊重他们的主观愿望,鼓励他们要努力去争取。在这么一个好的时代,只要心怀远大抱负,锲而不舍,就肯定会有成功的希望。
就这样,女儿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录为一名人民教师;儿子则被一家央企招聘为正式员工。他们在日记中曾类似地写道:感谢公平公正的新时代,给予我们这么好的机遇与平台,让我们的理想在拼搏中得以实现。一个人惟有懂得感恩,才会更好回报社会。现在儿女们都已成为工作中的骨干,也都已在大中城市过上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
世上值得我们感恩的还有很多,譬如感恩阳光,感恩花草,感恩世界等。当然,尤其还要懂得感恩生活。诚然,对于任何人,一生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我们仍要感恩生活带来的挫折与磨难,它会使我们意志更加坚强,让我们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不向生活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让我们在生命的征途中行进得更加扎实稳固。
可以如是说,感恩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之于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已成为一种优良的家风,在一代代人中不断地传承下来。我坚信,在感恩阳光的沐浴下,我们这个家族必将走向愈加持续的繁荣。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松原日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