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父亲许培良

(2022-11-26 07:29:23)
标签:

散文随笔

        忆父亲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忆父亲许培良


父亲在一个暮春的傍晚,离开我们的。他从一个常常微笑着的人,最后变成像一把黄土,向了大地。他是在县城附近的火化场火化的,当烟囱中冒起一股股白烟,我知道,此时的父亲化作了烟云,升到了天空,他依然俯视着他深爱着的这片土地。

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社会急剧动荡不安。年少时我听他讲过兵荒马乱以及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让我感到了世事的艰难与恐怖。

知往鉴今。记得还在我的学龄前,父亲就及早地向我灌输家族史。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父亲的祖父的祖父,从村外挑着担子,率领一家人四处逃荒要饭。那时,一家13口人的生计,都维系在这副担子中。不难想到,他们受了多少饥,忍了多少饿。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现在村子的西北角处,开垦一块荒地,从此开始耕耘播种,并就地取材建立起一栋泥墙草披的房屋,迄今这房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却于沧桑风雨中依然挺立着。从前,因为经济来源很匮乏,房屋中几乎处于家徒四壁状态。

人总是要活下去的。在长辈的带领下,晚辈们便四处找寻维持生计的食物。冬天到田野里拣冻地瓜,春初开始去田野沟壑中挖野菜,大家四处奔波地忙碌着,终于度过了那些艰辛的岁月。

祖父母生一儿一女,父亲是老大,女儿在七八岁时因到水湾里洗衣服,不幸溺水身亡。于是,祖父母将家庭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父亲自幼聪颖,做事果敢而又坚毅。在邻村读完全小学时,勤奋上进,学业优异,被校长誉为班里的“小先生”祖父为此感到很是自豪于是,粜了一斗谷子,买来那个年代无比珍贵的工具书——《康熙字典》,作为对父亲的奖赏。

父亲没有辜负祖父的厚望,于20世纪50年代初考入一所省重点中学。父亲毕业后,因家中劳力紧缺未能继续求学从而失去了非常宝贵的深造机会,要不然,他的命运定然会是另一番样子。

或许命运就如此,父亲满载着深厚的学问,成为家中的壮劳力,真是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那个年代,对于农村,从互助组、合作社到后来的生产队,父亲都是积极地参入,集体需要啥就毫不犹豫地拿出什么。据父亲生前讲,当时屋后有一棵一搂抱粗的椿树,连夜砍伐掉上交集体;家中的瓷罐子,也毫无保留地交给集体使用……母亲曾埋怨过父亲,说他太傻,可父亲一心想着集体,心中惟独没有自己他也情愿如此“傻”下去。

不久,父亲学问渊博,被村民举荐为村干部。在担任村干部十五六年的时间里,无论干大队、小队会计或保管,父亲都是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大公无私,秉公办事,做到账目日清月结,从不含糊,为此赢得村民广泛拥戴。

父亲一生中,很喜欢读书。记忆里,他读最多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毛泽东著作,还有一些鲁迅言论选辑等。他还善于做读书笔记,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有一次,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时,他根据书中知识,画出了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间的引力关系图,以此来厘清海洋涨潮与退潮的原因。父亲认为,凡事只要见微知著,必发现真理。

父亲因工作成绩出色,曾有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但他放弃了。20世纪60年代,村子里分配了两个“农转非”名额,村干部找到他谈及此事时,父亲竟然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农民,不想成为“吃国家粮”的人。那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可是父亲竟然让出了。现在看来,父亲的思想境界,可谓是让世人敬佩至极。

父亲虽是村干部成员之一,他却从不脱离生产劳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县里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父亲被都被安排在指挥部工棚内工作。但无论是尹府水库修建,还是泽河水道开挖,只要得暇,父亲总是主动参加挖土、推车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工程结束后,父亲业绩突出,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及荣获一等功。

在大是大非面前,父亲永远都是集体利益的捍卫者。那时村子里曾搞起一种副业,旨在增加集体收入,但有一位社员想趁机从中谋取私利,被父亲当场揭穿,让那位社员很是下不来台。事后父亲说:“我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得罪这样的人,值得!”父亲掷地有声的话语,像一座警钟,震荡在那个时代的上空。

父亲是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一年秋天,担任村会计的父亲参加收获红薯的劳动,不慎将衣兜中的钢笔弄丢了,几经找寻都结果。回到家后,父亲向母亲要钱,说是钢笔丢了,自己要再买一支。母亲劝他跟村干部说清楚缘由,让大队里出钱买,可父亲硬是坚持要自己买,不能让集体利益受到丝毫损失。

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公患病后,辞去了村干部职务。经救治康复后,一如既往地参加生产劳动,和母亲一起维持着一个大家庭的生计。父亲勤劳俭朴又富有智慧很巧。他能梭走线,织出一副副质量上乘的渔网,会用柳条编出漂亮的笊篱、筐篓,会用高粱棵苗做出耐用的笤帚和炊帚,家中许多生活用品,几乎都出自父亲之手。

父亲关心后代的成长。20世纪80年代初,我考上县重点高中后,选择了读理科。父亲语重心长地说,读理科固然不错,但文科也不要偏废,将来有许多地方是要用到文科知识的。我听从了父亲的话,在大学里坚持自修人文知识。父亲的话似乎很有预见性,大学毕业参加教育工作后,在教学研究中,我凭借着优越的文科知识,撰写出心仪的论文华罗庚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探析》,刊发于山东教育杂志(中学刊,1998年5月,第10期),后又被清华大学学术研究机构收编入《教育大精典》一书中。对此,我不能不由衷感激父亲前瞻性的教诲。

我结婚生子后,父亲对孙辈更是呵护有加。百年老屋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每到秋后果实成熟之时,父亲总会将那些个大甜美的果实留给孙辈们享用父亲的关心是细致入微的,每当孩子们去看望他,父亲总是谆谆告诫道:“出门行路一定要注意安全红灯停,绿灯行”,“在学校里要认真听老师的话”,“学习上一定要专心,要打好基础”,父亲的爱几乎渗透在生活的每一细节。

2004年初春,母亲不幸患上脑血栓,身体处于严重的偏瘫状态。虽几经疗救,仍不能达到生活自理状态,这样,母亲只有随从子女轮流着生活,父亲却独自坚守在老屋中。父亲时时牵挂在我心上,工作日里,甚至上早晚自习期间,我都会提前去老屋看他,帮他料理一家务,也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

无论盛夏还是深秋,我常看到父亲躺在炕上看一些书。有一次,我问他:么大年纪了,还看书,图个啥?”“读书,心里亮堂着呢!”父亲快言快语地应答道。父亲年轻时就喜欢读书,这习惯一直保持到生命黄昏的来临

我与父亲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读书。有一次,我与他谈论这个话题时,父亲颇有见地地说:“读书贵在思考,要把书读透、读深、读活,还要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写文章是一件不容易的,要写出新意,要有思想,有情感……在我心中,父亲俨然是一位学问上的导师正是在他的指点下,后来我写出了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2014年10月,在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出版发行。遗憾的是,父亲未能见到这一令他欣慰的成果。

岁月不饶人,父亲渐渐地老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有几次父亲说腰疼,我去医院拿了药,父亲说服下后有好转;过了几天,父亲又患上感冒,我又去医院拿了药,父亲服下后并未见好转,我心中在纳闷,或许他的生理器官在发生着潜在的衰变。就在我准备带他去医院检查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以致于让我遗憾终生。

2007年4月22日傍晚,几乎忙碌了一整天的我,儿子一起去老屋看望父亲。打开街门时,未见屋里有灯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我急忙推开房门,只见父亲头南脚北地躺在炕中央,他已经没有呼吸,身上还带着余温。我感到年仅75岁的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儿子扑上去,摇着父亲的头,大哭起来:“爷爷,爷爷,我的好爷爷……”据后来村医说,父亲很可能是因心肌梗塞突发溘然辞世的。

第二天下午,父亲火化后开始下葬。其时天空阴霾所笼罩,我抱着刚从火化场搬回来的尚带热度的骨灰盒,向着墓地沉重地走去。后面听到的是,亲人们一片悲痛的哭泣声。

肃立于墓地,我清醒地认识到,父亲的生命肌体已化作骨灰,他将很快地融入大地。或许这时的他已不再是我的父亲,但我还是希望他下一辈子再次成为我的父亲,继续体验那种真挚的人间父子情。我将让他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毕竟他的大半生委实过得太辛苦太匆忙。

迄今父亲已去世15余年了,他往日的影像却常常浮现在眼前。父亲在世时,我们的日子都还很不宽裕,父亲晚年也未能好好地享一番清福,心里感到甚是愧疚。现在日子好起来了,父亲却不在了,唉,子欲孝而亲不待,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父亲的生犹如一束光,温暖了大地,照亮了尘世,这是他生命的真实写照。亲爱的父亲,虽然现在我们已是阴阳相隔,永不能再谋面,但无论岁月如何久长,您的美德与情操,都将如百年老屋里春天的杏花,绚烂绽放,飘香永远!

 

 忆父亲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