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旅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人到中老年后,似乎活得越来越明白。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梦的过程。我欣赏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造的意境,因此,趁身体力行之时,一定要到想去的地方旅游一番。
去年暑期,我放了长假,因了儿子与儿媳的盛情相邀,我与妻一起来到天津市滨海新区阳光海岸,美丽的风景区景观甚是令我赏心悦目,也因此圆了我与渤海零距离接触之梦。
盛夏的阳光沐浴着翠绿的林木和笔直的街道,大地像涂上了一层金黄色,可谓耀眼夺目。初次来到阳光海岸,一切都还感到陌生。第一天上午,儿子与儿媳带领我们从小区出发,沿着一条草木繁盛鲜花遍野的小路,向着远处的大海步行而去。忽然,天空变得阴沉起来,雾霭开始弥漫,或许这是近海处特殊的气候变化所致。与大海近了,近了,我们时不时地感受到远处海风的袭来,凉嗖嗖的,似乎还裹挟着潮气,这恰好为夏日驱暑创造了天然条件。
我们边走边观赏周边的景物,小路蜿蜒很长,路两边丛生着一片片碧草与花树,与远处的大海形成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大约半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渤海湾西海岸的某一段堤坝处。
据说,近几年来,渤海湾西海岸经过人工改造后,已成为国内外不少游客游览的地方。有幸的是,一踏上堤坝,便看到不远处一群群垂钓者,以及用旋网捕鱼的青壮年人,也看到有的游客身穿游泳衣,在近岸处潜水游泳,他们仿佛在与大海宣战,彰显着一种人类无比的力量。
观渤海,赏浪潮,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我的意念中,大海的壮观在于涨潮与退潮。从科学上来讲,海洋的涨潮与退潮,是海水由于受到地球本身自转和太阳、月球的相互作用力而引起的,这也是一种长周期的波动现象。你看,潮水涌来了,潮水退却了,潮来与潮往,这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一种富有节奏的、壮阔而又宏大之美!
人类的生命在于运动,大海的生命也在于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没有一刻停止的。你看,那激越的浪花在海风的吹送下,一排排涌来,涌来,它们撞击着堤坝和礁石,化作了一片片璀璨的浪花,可谓精彩至极,撼人心魄。
我跃上堤坝的台阶高处,眺望浩渺无际的大海,大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面向汹涌而又苍茫的大海,我禁不住敞开怀抱,在心中追问:大海的远方是什么,一定还是远方吧!这其中蕴涵着一种多么神奇的魅力,氤氲着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其实,人活着亦如大海,也是一个不断追寻远方的过程。
有时,孤独虽然也是一种美,但大海从来不是孤独的。你看,咆哮的海浪上空,也不乏勇敢的海鸥,它们在海天之间勇敢地滑翔飞舞,倏然间,扑向水面抑或浪花中,去捕获那些赖以生存的猎物。海鸥是大海中的天使,也是海的一种精灵,我为大海而自豪。
大海是令人敬佩的。平日里,因为所处的地域关系,很难有与大海相见的机会,所以,我无比珍惜这次渤海之行。于是,我叮嘱儿子用单反相机,尽情地拍照留念。我愿与大海同在,与海浪共舞,与海鸥齐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据史料记载,渤海的海岸线曲折绵长,地段不同,景观各异。面向浩渺无际的大海,我的游览尚未尽兴,期许他日再次观赏。但天公偏不作美,次日晨,天空意外地下起了一场急雨,伴随着肆虐的狂风,稠密的雨点呼啸而来,倾斜地扑打着窗户,似乎也敲打着我的心。
任凭风狂雨骤,安然独立于室。我站在高楼窗前,遥望远处的大海,于朦胧中,只见远处惊涛拍岸,海浪翻滚,浪花飞溅,大有海天相接之势。我虽不能近观,却还是很欣赏此种场景,这岂不是在上演着一幕人生的壮剧吗?
暑假将尽,我按期返归。渤海之行情未了,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界,开阔了我的胸襟,也让我领略了一种别样的人生风情。渤海啊,何时再能与你相见?!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妇女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西部散文选刊》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