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纪事(二题)许培良

(2022-11-03 10:59:03)
标签:

散文随笔

      乡村纪事(二题)

         童年拾草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乡村纪事(二题)许培良 

1977年秋,我在自己村小学上五年级。那时,学校办学经费很紧张,因此学校掀起搞勤工俭学活动,活动之一就是拾草。

拾草晒干后,由学校统一卖给需要的家庭或集体单位。干草的用途主要是,用机器打成粉末状,变成喂养家畜的饲料。

我们拾草的时间,大都安排在周日、节假日或下午放学后。拾草的地点不固定,我多选择在村子东南边的水库旁。那儿水草丰美,各种野草品种也很多,质地也好,当然主要品种是狗尾巴草。小小年纪的我,身上背着一个大竹篓,手执一张小锄头,在旷野中对茂盛的草猛锄,遇到土壤湿润的地方,干脆用手薅草。不长时间就会装满竹篓,很满足地背回家。

将草摊放在门外空阔的地面上,用木杈反复地挑晒,直到晒干为止。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将干草装到小推车上,送到学校安排的场所,就算完成任务了。由于我拾的草质量好数量足,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励呢,奖品是几个笔记本、数支铅笔和一张奖状。那时的我,感到幸福极了! 

        买自行车

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乡村经济还比较落后,人们出行时若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1982年秋,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学校距家有20余里,来回奔波很是不易。于是,母亲决定买一辆自行车。那时家中经济来源很窄,主要靠手工编织一些工艺品。具体说来就是,以麦秸草、玉米皮等作原料,制作一些筐篓之类的草制品,卖出去后,赚得一些薄酬。

经日积月累后,终于凑足了一笔钱。深秋时节,母亲委托亲朋从外地购来一辆国防牌自行车零件,又找到村子里一位能工巧匠,将自行车给安装起来,这样家中就拥有了第一辆自行车。

可是,因为那时家中里里外外事情多,自行车用处也很大,因此高一和高二年级时,我坚持步行回家返校。到了高三年级时,母亲说,即将参加高考了,将自行车让给我用,也好方便来回节省时间,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就这样,自行车伴随着我度过了高三年级,直到高考结束。那年,我有幸考入一所师专,总算圆了自己,也圆了母亲的一个梦,也没有辜负这辆来之不易的自行车。

 乡村纪事(二题)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妇女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西部散文选刊》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