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红薯饭许培良

(2022-08-26 19:25:20)
标签:

散文随笔

     母亲的红薯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母亲的红薯饭许培良


母亲去世已两年有余了,可我还时时想起她,想起她年轻时曾为我们做过的美味可口的红薯饭。

要做一手好的红薯餐,须有品种与质地均优良的红薯。我的少儿时代,还处在大集体生产中,那时我家分得一块自留地,位于村东一壕沟南侧,长10余米,宽约6米,大致呈黄金矩形分布。

自留地虽然很偏僻,但土壤比较肥沃,略含细沙,粘而不沾。有一天,母亲捧起一把土,闻了闻,说道:“这土壤,种红薯肯定能行!”母亲是一位干事雷厉风行的人。于是,从一个小集市上购来红薯芽。来到自留地,与父亲一起,刨沟,起垄,挖窝,植苗,浇水,培土,很快种植上理想的红薯芽。

红薯芽一旦成活,平日里一般不需要浇灌,除非遇上大旱之年。这时,就需要一墩一墩地悉心浇灌。当然,浇水也有讲究,最好用甜水。母亲说,用甜水浇,结出来的果实特别甜。之于原因,迄今我都无法解秘。很幸运的是,自留地下方的壕沟里,就有一个温泉。水质清冽甘甜,常年流淌不止,这正是浇灌红薯的最好水源。沿着沟坡曲折的小路,蜿蜒而下,就可汲取到泉水,很是便捷。

自留地曾是我儿时留恋的地方。因为它距家不远,我常跟随母亲去看红薯,长势如何?是否干渴?倘若地里长了野草,就会与母亲一起除掉。看到枝繁叶茂的红薯,联想到日后的大丰收,心中那种兴奋劲儿,简直是无以言表。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暮秋时分,便是红薯的收获季节。秋阳下,母亲手执工具,沿着裂开纹的红薯垄,用力小心翼翼地刨挖,那一个个长长的或圆圆的红薯果实裸露出来。它们齐刷刷地摆置在土壤上,欣喜地接受着我们的检阅。

母亲说,购买红薯芽时,是按照不同品种精挑细选的,所以结出的果实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红瓤的、黄瓤的、粉瓤的、白瓤的等。据我观察,无论哪个品种,它们的个头都不甚大,但数量众多,大小也比较匀称。

用担子担回家后,母亲是有计划进行放置的。有的放在遮阴处,有的放在日光下。母亲说,那些红瓤的,水分多,又脆又甜,适合生吃;倘若经日光晒一番后,用大火蒸煮,内瓤就会变得玲珑剔透,像香蕉那样甜蜜;那些黄瓤的,似乎有点涩味,可以用擦冲擦成薄片,用大火蒸煮后,晾干,是一种很好的美味零食;那些粉瓤或白瓤的,适合切成丝或块,用清水冲洗几遍,再添加一些佐料,炒着吃,即可当饭也可当菜;当然,对于那些切成块的,也可以添加一些大枣等,用大火蒸煮,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母亲的红薯饭许培良


在物质窘困的岁月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凭着智慧与汗水,勤俭持家,将生活打点得有声有色,让我们享受到难得的温馨生活,终于渐渐走出低谷,见到阳光。而那一顿顿红薯饭,化作了最珍贵的记忆,铭刻于心海。

母亲去世后,我在百年老屋的小院里,每年都要种植一些品种多样的红薯,像母亲那样精心管理,欣慰地收获。也像母亲那样做着红薯饭,却再也品不到当年那种生活的味道了!

                   母亲的红薯饭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西部散文选刊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