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母亲一个梦想》刊发于《浙江老年报》主办的“俱乐部作品展”诗文专刊许培良

标签:
发表札记 |
【发表札记】
【俱乐部作品展】诗文第44期:《圆母亲一个梦想》等
浙里养
谈笑在诗文,往来有良朋。本期优秀作品展来自“诗文·浙里养俱乐部”会员的部分优秀稿件,大家用文字追忆往事,抒发感情。
今日展示的部分优秀作品有《圆母亲一个梦想》《映山红赞》《蚕农》《春日桃花》《题赞抗疫志愿者》
圆母亲一个梦想
作者
母亲是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一生从未有什么伟大梦想。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这辈子能住上瓦房,但在物质窘困的年代,这样简单的梦想却难以实现。
1987年夏,大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附近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迫于学校住房紧张,我只好寄宿于家中,过着“走读式”的教书生活。
那时家中的老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屋顶上披的是麦秸草,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后,麦秸草已严重腐烂变质。到了夏天,雨水盛大的季节,麦秸草防水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经常出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现象。每及此时,我们只好在室内用脸盆或水桶接雨水,并不停地往外倾倒,否则雨水一旦浸泡了内屋的墙壁,就会造成房屋坍塌的严重后果,从而危及生命与财产。
因此,那时母亲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上瓦房。也就是说,将老屋房顶上的麦秸草撤掉,一律换上红瓦,就不用再考虑漏雨的问题了。
刚毕业时,我的月工资只有70元,显然凑不齐买瓦的钱。次年,月薪涨到80余元。大约半年后,钱就凑齐了,我花去400余元,从原公社驻地附近的卖瓦处,买了5间房的用瓦。
为了节省开支,我从邻居家借来一辆地排车,光着膀子,吃力地将瓦拉回家。之后又找了村子里几位修缮房屋的能工巧匠,备好其它材料,花费一整天的功夫,将草房变成了瓦房。
竣工的那天下午,母亲很是激动。她站在老屋的小院里,翘着小脚,看了又看,望了又望,那一页页红红的瓦片,在晚霞的映照下闪射出熠熠的光辉。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