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随笔《五一节往事》刊发于济南《山东工人报》许培良

(2022-04-29 14:16:54)
标签:

发表札记

【发表快讯】

        只要能写出好的作品就不愁发表,现在国内期刊或网络媒体如此发达,为好作品的发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非常欣慰,非常感动,值此五一佳节到来之际,承蒙编辑老师厚爱,散文随笔《五一节往事》刊发于省级大报——济南《山东工人报》(2022年4月29日,第A3版,人间专刊 ,子栏目—苦乐年华),圆了我一个又一个文学梦,这也是2022年第4次上稿《山东工人报》。为此,向贵报副刊责编张玉珏老师的赏爱,表示由衷敬意与谢忱!这些具有伯乐之举的编辑老师,都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文学不老,友谊常青!
                               ——2022年4月29日中午纪实
,散文随笔《五一节往事》刊发于济南《山东工人报》许培良

,散文随笔《五一节往事》刊发于济南《山东工人报》许培良

,散文随笔《五一节往事》刊发于济南《山东工人报》许培良


                                   五一节往事
                                       《山东工人报》(2022年04月29日 第A3版)
                                                             许培良
  又到五一节,闲来无事,因疫情当下,不再外出,我便下意识地去老屋看看,老屋上方那片红红的瓦页,在阳光的照射下依旧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此时此刻,我禁不住忆想起34年前与母亲一起度过的那个五一节……
  母亲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一生从未有过什么宏大的梦想。她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这辈子能住上红瓦房,但在物质极为窘困的年代,这样简单的梦想却难以实现。
  1987年夏,大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附近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迫于学校住房紧张,我只好寄宿于家中,与父母亲住在一起,过着“走读式”的教书生活。
  那时家中的老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墙壁都是泥筑的,屋顶上披的都是麦秸草。在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后,麦秸草已严重地腐烂变质。倘使到了夏天,雨水盛大的季节,麦秸草防水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经常出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现象。每及此时,我们只好在室内用脸盆或水桶接雨水,并不停地往屋外倾倒,否则雨水一旦浸泡了内屋的墙壁,就会造成房屋坍塌的严重后果,从而危及生命与财产。
  因此罹遭生活艰难的母亲,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上瓦房。也就是说,将老屋房顶上的麦秸草撤掉,一律换上红瓦,这样即使风雨再大,也不用去考虑漏雨的问题了。
  那时刚毕业的我,月工资只有70元左右,显然当年是凑不齐买瓦费用的。次年,月薪涨到了80余元。这年的五一节到来之前,终于凑足了款项,我花去400余元,从原公社驻地附近的卖瓦处,购买到了5间房的用瓦。
  五一节那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天气也格外晴朗。为了节省开支,我从邻居家借来一辆地排车,光着膀子,吃力地将瓦全部拉回家。同一天,母亲又找了村子里几位修缮房屋的能工巧匠,备好其它材料,我们几乎花费了一整天的功夫,将草房变成了瓦房。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漏雨的事了!
  竣工的当天下午,母亲很是激动。她站在老屋的小院里,翘着小脚,看了又看,望了又望,那一页页整整齐齐的、红红的瓦片,在晚霞的映照下泛着耀眼的光,母亲甜甜地笑了。
  那天晚上,母亲炒了几样小菜,大家一起喝了几盅薄酒,以示庆贺。母亲含泪说:“感谢好孩子,你真有出息,圆了我一个瓦房梦!”母亲的话让我感到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说实话,那时家庭经济仍然不甚宽裕,但那个五一节,我却感到特别快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迄今母亲已辞世两年有余,值得庆幸的是,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她的“瓦房梦”已实现了!不仅如此,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丰盈起来。
  时代在不断进步,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的儿女们也都进入大中城市,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在这个五一佳节里,祈愿母亲在天堂中不再有任何挂虑,平安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许培良  联系电话:13793259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