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家的博大情怀——读朱永新《教育,让梦想成真》有感许培良

标签:
读书随笔 |
一位教育家的博大情怀
——读朱永新《教育,让梦想成真》有感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毋庸置疑,朱永新教授是我国教育界一位大家。去年,我读过他的论著《朱永新说教育》,清新的思想,深邃的境界等,令我为之无限景仰。近读他的新著《教育,让梦想成真》(2019年6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更是犹如醍醐灌顶,倍受启迪。
朱永新教授是我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他在新著《教育,让梦想成真》中,阐述了的教育理念、以及激扬的教育情怀,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向引领。《教育,让梦想成真》一书,共分为《教育,从家庭开始》、《好教师:生命的英雄》、《呼唤诗意栖居的教育生活》、《阅读,让成长更美好》、《教育,让梦想成真》以及《一个教育家的精神图谱》等6个篇章。朱教授在6个篇章中,对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独到的思考,并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翔实而生动的解答,从而帮助教师拥有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点燃了激情的火焰,使其成为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或许,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教授的新著,无论是从宏观架构,还是从微观描述,其卓越的思想、睿智的语言、平实的文笔等,犹如璀璨的浪花,在我心海徜徉。这些非凡的见解,又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思想常绿树,弥漫了我的整个视界。我欣赏朱教授的思想,欣赏朱教授的文笔,更欣赏朱教授博大的教育情怀。
朱教授认为,好的教育,一定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当下,家庭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朱教授的观点无疑为当下的家庭教育做出了很好的指引。朱教授在论及家庭教育的观点中意味深长地指出,“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父母亲的身先垂范是十分重要的。朱教授结合自己家庭教育个案谈到,“只要孩子看到我的时候,我一定是在看书或写作”,身教重于言传,因为作为父母,“摇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所以父母与孩子应该共同成长;在谈到影响孩子的成长因素时,朱教授认为,“品德重于学习,状态大于方法”,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是品德和品格。一个天才再聪明,如果工作与生活不在状态,他也会无所事事,注定一生无所成就;在谈到孩子读书这个话题时,朱教授认为,应该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读书史。“当一个孩子将阅读与写日记当作习惯时,他不可能写不出好的文章”,道出了读书与写作相辅相成之关系。基于众多事实分析,朱教授认为,父母应该跟孩子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愿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五岁时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也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说的就是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是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的。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当好孩子成长的领路人。事实雄辩地证明,一个优秀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够找到温馨和谐的家庭的影子等,朱教授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中,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值得每一位父母或教育工作者借鉴。
朱教授关于读书恢弘大气的论述,对于推进个人以及全民读书活动颇具发人深省之意义。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认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由此可见,读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何等的重要?!朱教授对此亦有独具特色的论述,朱教授认为,阅读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家园”等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朱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之于个人,需要坚守,更需要毅力。读书犹如攀登一座座珠峰,你只有攀过了,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才能真正地拥有伟大的思想与智慧,才能拓宽生命的长宽高三个维度;读书之于群体,意义更是重大。古今中外的史实证明,唯有全民读书,一个民族才会有竞争力,因为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又取决于阅读力量;朱教授还指出,人生前14年读的书,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很多作家、心理学家的共识,因此,我们要将最美好的东西——阅读送给最美丽的童年,从生命的长宽高三个维度上去观照、去探寻阅读的意义。
朱教授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对于教育的本质有着博大精深的论述。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继承,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思想文化的“选编”史。朱教授认为,新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没有对教育对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从新教育角度来看,人的生命可以有三个维度,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长宽高,我们要拓展生命的三维度,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初衷。“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是朱教授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所追寻的彼岸。朱教授这些充满理想主义、颇具见地的思想观点,必将引领我国教育步入新天地新境界。
朱教授《教育,让梦想成真》一书,思想内容浩瀚,理念精深前卫,不失为我国一部高端的教育专著。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节奏中,在越来越强劲的网络洪流中,能静下心来品读朱教授的著作是幸福的,能受到朱教授思想陶冶是幸运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学习朱教授的学术态度、学术情怀与学术方法等。在合上这部沉甸甸的教育专著之时,让我向朱教授博大的教育情怀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教师,副高职称,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作家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湛江日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