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师晋升职称一定要先当班主任吗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4-09-21 11:15:19)
标签:

教育焦点

                   (转载)教师晋升职称一定要

                                 先当班主任吗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近几年来,在教师职称晋升过程中,围绕“必须有班主任工作经历”拉开了一个焦点话题,笔者认为如果不当班主任就不能晋升职称,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如果只有班主任可以晋升职称,中国教育的大厦就不会有今天。为此,特转载此文,以供大家争鸣。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在教师晋升职称时将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作为一项必要条件。这条规定本意是为了促使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调动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但实施情况却不够理想,并且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忽视了班主任的任职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这表明,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担任班主任,当班主任是有条件和选择的。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
重要他人”。为此,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门的职业理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

   
一名不称职的教师影响的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而一名不称职的班主任影响的是整个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班主任不是人人都能当,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好的。班主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门性工作,应当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根据班集体的运作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育。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家。由于受班主任人人能为、人人必为的影响,一些教师虽然缺乏当好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理论、技能和艺术,不会管理班级、组织活动,不懂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但出于职评压力,不得不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导致班级管理松散,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级工作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
极影响。

   
不利于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在有关调查中,当回答“如果您愿意当班主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时,有21.69%的教师选择了“当班主任对评职称有好处”。有的教师明确表示,“如果不是评职称的需要,自己也不愿当班主任”。


   
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而不是真正从培养人的高度去考虑当班主任的,因而导致有些班主任对工作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对学生缺少关心、
缺乏爱心,班级工作马虎应付,只求平安无事,不去开拓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规定的目标指向是教师晋升职称,而对于教师晋升到高级职称后,就没有什么具体有力的制约措施。一些出于功利目的而当班主任的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就不愿再当班主任了,从而使一些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过于年轻化,形不成梯次结构。因此,这一规定不利于鼓励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也影响了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


   
总之,班主任工作具有专业性,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胜任的。事实证明,一位好的班主任必然是一位好教师,一位好教师不一定就是一位好班主任。


   
因此,我们在职评时对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但不能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一项必备条件。我们要从班主任专业化的视角,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来 源: 《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