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道
(2022-05-31 09:19:25)| 分类: 德學 | 
孟懿子問孝。子曰:“无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說文》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道者,感恩父母、回報養育之恩也,奉養父母于其衰老之時也。孝道之過者,凡事順从父母而違逆本性也。孝道之不及者,尊敬不够、奉養不足也。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与!”“以孝治天下”者,由孝及忠、由“父爲子綱”及“君爲臣綱”也,其旨在根除“犯上作亂”也。“犯上作亂”者,叛逆也。叛逆者,不苟于世、特立獨行也。不“犯上作亂”,何來推陳出新?不揚弃舊事物,何來新事物,怎能開創未來?叛逆者,創造創新之根、時代進步之厡也。古往今來,人類桀出貢獻者,无一不叛逆也。創業者,又名顛覆者或叛逆者。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關系有二,一是人与上帝(天),二是夫妻。《聖經》曰:“因此,男人要離開他的父和他的母,与妻子緊密結合。”這就明确了夫妻關系要高于与父母關系,此即中國傳統文化最須反思之所在。儒家文化彊調孝,認爲孝是根本。孝道固然重要,但沒有夫妻關系重要,這是符合人性的。如同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不可予取予求一樣,決不可把孝道陵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孩子長大成人,獨立謀生,成家立業,天道自然也。既已自立成家,當然夫妻關系最重,此乃人生幸福之根本,後代健康成長之前提。我們辛苦養育孩子爲了什麽,不就是爲了他們能幸福。幸福的根本是什麽,夫妻關系!追本溯厡,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厡頭,一切問題的起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故,孝道之過也,壓抑扼殺个性,束縛扭曲人性。“以孝治天下”者,孝道之大過也,中國兩千年政治文化之大錯誤也。
 
父母操勞一生,年老体衰,本應兒女盡孝道,享兒女福,反而被其徵用、剝削,帶孩子,做家務,晚年“孝子孝孫”。此乃大不孝,人倫之大悲哀也。中華孝道淪落至此,可悲可嘆!
 
繁衍後代,生命物種存續之前提。養育孩子,人類第一使命、責任、重擔。不經歷敎養孩子之酸甜苦辣,沒有上有老、下有小之責任重負,人怎能真正成長?怎算真正做回人?孝敬父母,人倫之大綱,爲人之根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唯有切實做人父,方能更好爲人子。祖輩帶孫輩,寵愛多于敎育,于孝道有大損,于孫代成長有大害。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絕不能越俎代庖。
 
2007年夏,力阻老爸37度酷暑去機場送姐返美。晚飯後陪父散步,謂曰:“一母多子,各有所愛。你喜歡誰我不管,偏向誰我不在乎。我只管一件事,你的健康長壽。我是你的組織,你可以不喜歡組織,但你要依靠組織。組織很彊大,而且要對你負責,也只有組織能對你負責。”
 
父母兒女雖嫡親血脉,但稟性各異,同一屋檐下,難免生齟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上對下,使其開心无他,尊重其个性,予其自由,保其平安。是保護者而非管制者,住近而不共居,隨叫隨到而非天天見面,構建安全保障而非事无巨細。健康、安全、供養、有人照料,餘皆放手。
 
筆者按:母親給了至親至熱之愛,我還的是愛,深愛;
父親盡了養家糊口之責,我還的是責,養老送終之責。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