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炳文[清](1803年--1873年)初名燡,字砚云,号谊亭,江苏无锡人。又号艺翁、小痴、小痴道人、古华山樵,人号锡山秦叟,室名碧云桐馆、十水五石之斋。太湖画派清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官吴江教谕,晚年在京任户部主事。三上春闱,留京八载,尝一返里,挈子俱北。寄情诗酒,广交游,精鉴赏,所藏皆精品。画擅山水,初师王鉴,后宗黄公望、吴镇,臻其胜境。卒年七十一。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长城饮马图
手卷 壬戌(1862年)作
(20.7万元,2011年9月中国嘉德)
款识:长城饮马图。壬戌季夏,补奉小蕃仁兄年大人正。秦炳文。钤印:谊亭、晋隋唐琴斋
藏印:胡义质印、铁龛

壁柳山房雅集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壬戌(1862年)作 (34.5万元,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
款识:壁柳山房雅集图。壬戌长夏,写为小蕃仁兄同年雅属。秦炳文。钤印:艺翁
引首:壁柳山房雅集图。小蕃大弟年姻大人詧书,铁盦胡义质。钤印:胡义质、寿生
卷尾有陈重、陈实铭、(叶赫氏)珊汀、石祖芬、王延甲、周天麟、慈劭、汪涵、扈于高、徐继孺、李经野、姚舒密、继渔等人题跋。
上款人“小蕃”即陈重。陈重(1827-1891),字小藩,清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举人,明末四公子之一宜兴陈贞慧的七世孙。祖籍商丘,时任天津海防同知等职。“葆生”即陈实铭。陈实铭,字葆生,号踽公,清末拔贡,著名词人,陈维崧之从六世孙。民国时寓居津门,曾任山东临朐县和费县县令、石友三少校参议。胡义质,河南光山人,清咸丰6年2甲第39名。石祖芬(1844-?),字芷沅,江苏吴县人。曾代理泰安权守。1884年刘铭传抗击侵台法军时入刘幕府中司文牍章奏,1894年以山东知府出任横滨理事。光绪二十八年(1902)致仕归养香溪。周天麟(1826-?),字祉民,别署亚伯。哈尔滨人。曾任珲春副统衙门“学习文案”,晋升五常荒务委员,后又供职于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王光弟,名慈劭,字曼容,号寿芸。徽州婺源人,光绪乙酉(1885)科举人,己丑(1889)科中正榜,钦点内阁中书,北洋海军营务,提调南洋洋务文案总办奉天交涉司,随办江苏抚院秘书官,邮传部扬州电局总办出洋劝捐劳绩道员用,即用知府加四级,例授中宪大夫。汪涵(1864-?),字星南,江苏宝应县人,寄籍山东历城。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徐继孺(1858-1917),字又稚,号悔斋,曹县徐楼村人,晚清进士,官至潞安州知府。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中举,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二甲四名进士,入翰林院。授翰林院编修,旋出任陕西省副主考。李经野(1855-1943),字莘夫,号曹南钝士,曹县龚楼乡土地庙村人,光绪九年进士,官至廉州知府。姚舒密(1863-1925),字释筠,成武县大田集乡西姚楼村人,晚年定居曹县。清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朝考点为翰林。诰授忠宪大夫,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浙江衢州府知府,掌浙江道。与徐继孺关系深厚。

仿黄鹤山樵笔意
水墨纸本 戊子(1828年)作
云涌双峰 水墨纸本

仿李檀园山水 金笺设色 甲辰(1844年)作
款识:李檀园仿黄鹤山樵本。甲辰仲秋朔日,写奉和叔姻丈大人。时将之官保阳即以赠别。秦炳文。钤印:谊庭画笔(白)

山水 水墨纸本 甲辰(1844年)作
款识: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甲辰早秋,客都门,观麓台司农写摩诘诗意巨幅。挑灯摹此,彦卿仁弟见而爱之,因题以赠。研云秦炳文。钤印:谊庭画笔、乐此不疲
鉴藏印:南耕审定真迹、蓬莱孙氏墨花庵藏

山水 册页(十二开) 水墨绢本 道光戊申(1848年)作
款识:1.摹文待诏《春溪捕鱼图》。秦伯子漫作。钤印:秦炳文 2.老树虚堂。抚云林大意文涂涂。钤印:秦氏伯子
3.芦洲秋兴。仿夏禹玉笔,炳文。钤印:谊亭 4.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坡翁句,画法石田,炳文秦伯子记。钤印:秦炳文
5.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摹米友仁意,谊亭。钤印:秦炳文 6.柳溪鱼艇。拟元人真本,炳文。钤印:研云
7.山居挹翠图。摹巨然画法,秦氏伯子。钤印:研云 8.高山流水遇知音。抚唐解元笔,研云作。钤印:谊亭
9.松壑飞泉。仿北苑笔法,研云文。钤印:秦氏伯子 10.渔村夕照。抚郭何阳笔法,谊亭文。钤印:秦氏伯子
11.摹李龙瞑《仙山楼阁图》。秦谊亭。钤印:谊亭
12.剑阁飞雪图。道光戊申仲秋,摹西庐老人临画册十二帧,未能相似为莲翁世讲大人请鉴。谊亭。钤印:秦炳文、研云、铁老心赏

仿耕烟散人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戊申(1848年)作
款识:道光戊申秋九月,仿耕烟散人大意。研云秦炳文。钤印:秦炳文印(白文)、谊亭(朱文)

曳林图
设色纸本 丙午(1846年)作
仿王烟客山水
设色纸本 咸丰纪元(1851年)作

消夏清霁图 设色纸本 辛亥(1851年)作
款识:辛亥早春,仿廉州太守《消夏清霁图》意,奉莼卿仁兄同年方家正之,秦炳文。钤印:谊亭

秋林平岫图
水墨纸本 1851年作
款识:咸丰辛亥元日试笔,仿檀园老人《秋林平岫》本,时汪君叔明新赠佳颖并得端溪砚。心神怡旷,随意成此,仍有是处质诸。少轩同年方家以为何如?研云炳文。钤印:宜亭
鉴藏印:吴建刚藏

山水四屏 笺本水墨设色
款识:1.桃源江邨。仿文五峰法,炳文。钤印:炳文
2.梧阴如幄,竹影当窗。(略)研云文。钤印:炳文
3.董文敏画,宗北苑,苍润明脱。(略)炳文。钤印:谊亭画笔
4.倪高士《林屋幽深图》。(略)研云炳文。钤印:谊亭画笔

山水 设色纸本 壬子(1852年)作
款识:西庐老人画,法大痴,为南宗正派。麓台幼禀家学,亦得力于大痴,其浅绛之作,设色浑脱,尤非时史所能梦见。壬子首夏摹,奉世仙仁兄大人雅正。秦炳文。钤印:秦炳文(白文)、小痴道人(朱文)

茅亭流水 水墨纸本 1852年作
款识:树影杂云气,山光照晚晴。茅亭临水竹,止与鹭鸥盟。壬子秋日,法倪高士本。炳文。钤印:秦氏谊庭(白文)、炳文(朱文)

草堂闲坐图 水墨纸本 甲寅(1854年)作
款识:梅花道人仿北苑,正锋纯以墨渍,云气苍厚浑成,非时史所能梦见。甲寅长至后六日,雪窗摹似子璠仁弟方家正之。研云炳文。钤印:谊庭画记
鉴藏印:龚心钊真赏印

山水 水墨纸本 丁巳(1857年)作
款识:子佩大兄别后三载,丁巳仲冬,自武林致书索画,检司得此,因题寄赠,即请大雅正之。研云秦炳文并识。钤印:谊亭(朱文)

仿古山水 水墨纸本 戊午(1858年)作
款识:近见麓台司农仿梅道人本,邱壑混仑,墨气自淡及浓,沉贯纸背,所谓笔端金刚杵,信然。戊午(1858年)小春下澣,摹奉燮爱先生大雅鉴正。梁溪秦炳文。钤印:梁溪秦研云画记(白文)

仿古人笔意集锦
册页(十开选四)庚申(1860年)作

山居图
手卷 水墨纸本 庚申(1860年)作
款识:曾见山樵、大痴合作山居图卷,邱壑位置融洽一气。客窗呵冻,临摹其意。庚申嘉年中浣,梁溪秦炳文识。钤印:宜亭、炳文之印
卷后为秦焕尧、秦乙青、曾止祥、窦镇等四家题跋。

层峦翠色 设色纸本 咸丰辛酉(1861年)作
款识:别后忽忽十有六年,来沪中年兄弟际,此时艰,犹得作数月之叙,岂非幸事。月杪弟复因公旋粤,未知何后会又在何时何地。寓楼话别,相对惘然。因作此帧,以慰他日相思也。咸丰辛酉仲春中浣,兄炳文并识。钤印:小楼侍画(白朱文)、谊翁画印(白文)

仿黄鹤山樵遗意 设色纸本
款识:仿黄鹤山樵遗意。叔明元镇友也。叔明之密避元镇之疏而成,然元镇疏其畦迳而笔墨甚密,叔明密其畦迳而笔墨极疏,二君仍异而同也。非至岳阳楼亲见吕仙吹笛则扣簄扪烛,歧中有歧矣。谊亭秦炳文并识。钤印:谊亭、砚雪诗画

仿古山水
四屏 水墨绢本
款识:1.法墨井道人画意。研云炳文。 2.仿董香光笔意。 3.仿钱叔宝画法。谊亭秦炳文。
4.仿耕烟散人本。谊亭秦炳文。钤印:谊亭、秦氏、小痴道人、谊庭染翰、炳文 藏印:君和珍秘

秋山图 设色绢本
款识:我爱秋景好,自缘秋气清。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文常九兄大人正之,小痴道人秦炳文。钤印:秦炳文

秋日山居 设色绫本
1861年作
款识:辛酉早秋,仿石田翁《秋日山居图》意,奉星门老大人鉴正,秦炳文。钤印:秦炳文(白文)、宜庭(朱文)

山水册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壬戌(1862年)作
款识:同治壬戌十二月,仿古八帧,谊庭秦炳文。钤印:秦炳文(白文)、溪山野客(朱文)

秋山图
水墨绢本 癸亥(1863年)作
款识:近见石谷子《秋山图》卷,天真简淡,深得倪迂三昧。癸亥首夏,客窗雨霁,偶摹其意,即奉朴斋仁兄大人正之。秦炳文。钤印:宜庭(朱)
秦炳文,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十二年举人,官户部主事。三上春闱,留京八载,尝一返里,挈子俱北。寄情诗酒,广交游,精鉴赏,所藏皆精品。画擅山水,初师王鉴,后宗黄公望、吴镇,臻其胜境。一时推为南宋正派。

观瀑眠古松 立轴纸本 癸亥(1863年)作
款识:眠古松。仲京二弟梦中得句,属写此图。癸亥中秋后一日,炳文并识。钤印:古华山樵
裱边有童大野、张启鹏、张胪寿、慈铭、沈秉成、陈寿祺、萧韶、吴存义、沈秉焘、汪亮清题跋。

仿西庐老人笔意 设色纸本 甲子(1864年)作

水榭听泉
设色纸本 乙丑(1865)年作
松风阁图
立轴 仿西庐
立轴 1865年作

汇淙亭下 设色纸本 乙丑(1865年)作
款识:曲注声潺千涧隈,汇淙亭下澈潆洄。寻常忆得初无此,始悟今从雨后来。乙丑长夏,仿耕烟散人画意,秦炳文。钤印:谊亭(朱文)

山水
横幅 设色纸本 乙丑(1865年)作
款识:同治乙丑闰夏,仿耕烟外史笔意,奉粟如三兄大人雅正。秦炳文。钤印:炳文之印(白)、宜亭(朱)
鉴藏印:文钟然印(白)、扇尘堂主珍藏(朱)

山水册 册页(十二开选六)
1865年作
款识:(一)枫江平远。背临王蓬心画意。小痴道人炳文。(二)登楼回望来时路,十里青郊绿润浓。云固可栖弗栖可,雨无所系意从容。仿董东山先生《栖云楼图》。研云炳文。(三)古岸观泉。此帧略师黄鹤山樵画意。秦炳文。(四)松阴论古图。仿巨然笔法。谊亭。(五)摹文衡山画意。研云。(六)秋山携杖。仿耕烟散人摹惠崇画法。谊亭。(七)此帧略师南田老人遗意。谊亭。(八)吴梅翁,元之隐君子也;画,馀事也,然真不可几矣。大雪如拳,澄泥未冻,因抚其笔法。研云秦炳文。(九)仿赵大年笔法。炳文作。(十)远山一帧望中深,乔木几株秀以森。籁满虚亭趣谁会,依稀津逮有云林。谊亭。(十一)余见耕烟散人所临《马文璧秋林茅屋图》,有出蓝之妙。因仿其遗意作此帧,愧不能仿佛万一,徒取笑颦之诮耳。秦炳文。(十二)茅屋临泉上荫松,松泉应答谡而淙。岂如此日凭轩牖,面目真教雪响逢。乙丑嘉平,秦炳文。钤印:炳文、小痴道人、秦伯子、秦氏、谊亭染翰

山水 设色绢本 丙寅(1866年)作
款识:千树秋风万叶飞,林溪苔径步斜晖,履声应落啄歌去,尤有余红点着衣。丙寅秋七月上浣之吉,宜亭秦炳文。钤印:秦炳文

山水 设色绢本 丁卯(1867年)作
款识:溪上晚山青,烟霞掩翠屏。幽人影寻句,九上有空高亭。丁卯嘉平月,惠山仁兄大人雅属。小痴道人秦炳文。

雪景山水 立轴 戊辰(1868年)作

溪山雪霁图 设色纸本 丙寅(1866年)作
款识:摹石田翁《溪山雪霁图》。丙寅冬日,为宝禄姻丈大人教正,秦炳文。钤印:秦炳文(白)、宜庭(朱)、易盫经眼

顾祠雅集图
手卷 1868年作

雪晨邻来图 设色纸本 己巳(1869年)作
款识:晨起雪压庐,柴门问犬吠。邻翁携酒来,一樽坐相对。师耕烟外史笔意,奉仲复四兄年大人雅正,己巳中秋后三日,秦炳文并题。钤印:宜亭、城曲草堂

山水 设色纸本
款识:一钵庵在南熏门,外族祖健资先生来守是祁。以庵近通衢,易名茶庵,以济行旅。暇日过此,不禁想前人之遗泽远焉。秦炳文。钤印:炳文之印(白)、宜亭(朱)

松溪客话
立轴 壬申(1872年)作
山居图 设色纸本 1872年作

溪山晴翠 纸本水墨 甲戌(1874年)作
款识:溪山晴翠。作画须优入古人,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甲戍秋八月,仿赵大年意,秦炳文。钤印:秦炳文(朱文)

溪山探幽 水墨纸本
题跋:先生墨妙超流俗,雅度优游奥不穷。写遍湖山贮笥箧,只今自见大家风。戊辰(1928年)九秋既望,声洁仁兄以先德谊亭先生遗画属题,率咏一绝,即希指教。吴观岱,时年六十有七。钤印:吴观岱、生於壬戌之年

清溪渔隐 水墨纸本 丙子(1876年)作

溪山抱山 水墨绢本 戊寅(1878年)作
款识:余忆戊寅冬从豫章归,溪山回抱,村墟歴落,颇似梅道人笔,刻意摹仿,未能梦见。十余年来,心神间有合处,方信古人得力以天地为师也。秦炳文。钤印:宜庭书画(朱)

山水 设色纸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