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徵(1835年-1902年),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初名大淳,为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斋、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曾参左宗棠西行大营,在吉林助铭安练兵,故参与中俄边界及中日订约之交涉。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事宜。中日战争时又疏请参战。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少从陈硕甫学篆书,中年又参以古籀文,益精工。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兼长刻印。作山水、花卉,用笔秀逸,尝仿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及临黄易访碑图尤妙。精鉴别,喜收藏,尤能审释古文奇字。著说文古籀补、古字说、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斋集古录、斋诗文集。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吴大澄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善画山水、花卉。吴大澄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为之,规矩整齐,别有情致。早年从陈硕父学篆书,中年以后又参以古籀文,书法益进。他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并用这种方法书写《论语》、《孝经》以及信札。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澄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吴大澄又以诗词及散文著称。著有《愙斋诗文集》、《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试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吉林勘界记》、《十六金符斋印存》等十余种。

江南秋 设色纸本
题识:江南秋。此为董文敏遗法,愙斋吴尚书临写而未竟者。小恙初痊,友朋持示,摩挲渲染以补当时欲尽未画之怀。河山一望,焕然青苍,庶几具移我情欺一笑。吴江陆恢,识于破佛庵中。钤印:吴江陆恢(白文)

临石谷、梅壑山水
款识:1.△旧藏北苑《秋晓图》,追摹其法。梅壑。钤印:愙斋手临(朱文)
△则之先生评此帧为册中第一,江上先生为述其语,余媿之。标又记。钤印:大澄(朱文)
△观二瞻仿董源,刻意秀润,笔力微逊。江上先生秉烛属,石谷子润色,石谷以二瞻吾党风流神契,欣然勿让也。分擘渲染,点置邨屋、溪桥,真所谓旌旗变色,焕若神明。他日二瞻见之,定当叫绝。寿平。钤印:愙斋(朱文)
2.△李伯时《寒江夜泊》。石谷子偶临。癸丑十月九日,时在维扬之秘园。钤印:愙斋临石谷画(朱文)
△明月在水,白云在天。谁其图此,曰郭恕先。玉书。钤印:吴大澄印(白文)
3.△潇湘水云。方壶外史意。钤印:愙斋临石谷画(朱文)
△烟霭微茫楚水滨,孤峰怪石鎻松筠;谁从泽畔褰芳草,吟望湘云忆美人。为江上先生题。玉书。钤印:吴大澄印(白文)
4.△十月河堤柳正黄,扁舟日日傍渔梁;衔杯点笔青灯下,不管秋山隐夕阳。和石谷韵。与君谈笑过三秋,又恋篷窗不放休;却似汪伦同李白,踏歌岸上送行舟。口占答王山人。江上外史。钤印:愙斋(朱文)
△枫叶红时杏叶黄,江南秋色满河梁;临歧更写垂杨柳,欲借长丝系夕阳。壬子十月十九日,舟中同恽南田、杨子鹤别,江上先生图此并系小诗。王翚。钤印:大澂(朱文)
△昆陵舟中送别口号和石谷王郎:河干把酒到昏黄,客似邹枚散大梁;夜向篷窗歌折柳,晓看帆影过云阳。南田草衣恽寿平即席呈江上先生。大澄临本。钤印:愙斋(白文)
康熙九年至十二年(1670-1673)间,王翚、查士标先后为笪重光作临古山水册九开,具同期书画、收藏家张玉书、张则之、恽南田诸家跋,见于《虚斋名画录》。本幅即临自该册,因递传中失群散佚,现仅四帧。
吴大澄一生为官,诗画乃闲情余事,以「画无定格供挥洒,诗不求工适性情」的心态追求笔墨情趣。其画以仿古为宗,远法董巨,近师王恽,尤好石谷,尝评王画「试看此画中有诗,纵疏横密无不宜」,又自刊「愙斋临石谷画」印,推许之甚,于此见矣。所师者,非止于画法,更涉林泉清静之境,证诸本幅,净墨为之,山林秋晓,具苍浑之色;江岩惜别,见昏鸦归树之景,兼取二瞻法,盖王查两家亦取前贤遗韵矣。

竹庐歠菽图 立轴
壬戌(1862年)作

藤阴书屋勘书图 设色纸本
同治十年(1871年)作
(118万港元,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款识:辛未重阳日,夫子大人命绘,呈现请钧诲。受业吴大澂。
裱边:1.藤阴书屋勘书图歌,为伯寅前辈作。张之洞。(诗文略)图为秦谊亭所画。
2.(诗文略)郑盦侍郎属题《藤阴老屋勘书图》,即请大教。会稽李慈铭。
3.(五言一首略)辛未初秋,奉题伯寅婣丈大人《藤阴书屋勘书图》,即乞吟坛正句。侄董文汉草。
4.(诗文略)藤阴书屋勘书图四十韵,为伯翁年大人赋,恭求教正。辛未冬十一月,锡缜呈稿。
5.(五言一首略)藤阴书屋勘书图。伯寅先生命题。陈乔森。
6.(五言一首略)伯寅年老前辈《藤阴老屋勘书图》。谢维藩。
上款“伯寅”即潘祖荫(1830-1890),苏州人。咸丰二年(1852)以探花及第授编修,屡获升擢,历任工、刑、礼、兵、户五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获朝廷倚重。又嗜收藏,举凡金石、碑版、书画、鼎彝,富甲江南,乃晚清重要收藏家。
潘、吴两家乃吴中大族,兼具通家之谊。潘祖荫科名较早,居官京师时,并为文坛所重。故吴大澄入京应试时,执晚辈礼,且同嗜金石书画之好,常有过从,关系密切,事之如师,本幅曰“夫子大人命绘”,实出此故。
咸、同年间,潘祖荫领导京师文坛,其城南米市胡同宅内之“藤阴书屋”,乃文人学者结聚之所,考研金石,欣赏书画,校勘典籍,一时文风受其影响。本幅写于同治十年(1871),题跋者皆雅集于“藤阴书屋”之参与者,此亦潘氏精勘彝器铭文,整理《攀古楼彝器款》之时,故此画亦纪其事。
从张之洞、锡缜题跋内容看,《藤阴书屋勘书图》当有另本,绘者为雅集常客之秦炳文,两跋皆为秦画而作。该幅或佚失,后藏者遂将其跋移裱于本幅,盖两画题材如一,先后同为潘氏而制,足见当时他在文坛之地位。

仿石谷山水 水墨纸本
款识: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曾在虞山故家见石谷子有此本,背拟其意。愙斋吴大澂。钤印:愙斋
收藏印:奚鄂庐收藏印、浮筠砚斋所藏、古堇史兆琳藏、野寉心赏
题签:吴愙斋仿石谷山水。鄂庐珍玩。乙卯三月,松囱。钤印:礼堂自治
奚光旭(1880-1948),一作奚旭,字鄂铭、萼铭,号鄂庐、小冬华盦,福建闽县人。工书画,富收藏。题签者即褚德彝(1871-1942),原名德仪,字守隅、松窗,号礼堂,别号汉威,室名角荼轩,浙江余杭人。成宪侄。精金石考据,嗜古博物。尤精篆刻,初师浙派后潜研秦汉鉨印。工画,亦能写梅。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少从陈硕甫学篆书,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作山水、花卉,精于金石书法和鉴赏,富收藏。用笔秀逸,尝仿恽寿平山水花卉册,临黄易访碑图尤妙。

山城侍读图 设色纸本
丙子(1876年)作

山水 立轴 癸未(1883年)作
款识:癸未正月,学元人墨法。愙斋吴大澂。钤印:愙斋(朱文)

山水 设色纸本 甲申(1884年)作
款识:梳洗罢,独自上江楼,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小悠悠,秋冷白蘋洲。甲申秋日,吉人八兄大人正。弟吴大澂写。钤印:大澂(朱文)

山水 四屏 水墨纸本
己丑(1889年)作

泥金山水册(一册)

山水 立轴 辛卯(1891年)作
款识:偶见渔山画幅于虚雾园中,欲留一日不可得。物主索值过昂,力不能购,约略拟此。辛卯二月,吴大徵。钤印:愙斋(朱文)

绿映苏堤
立轴 壬辰(1892年)作
款识:绿映芳堤对晓瞰,嫩寒酿雨易成昏。三春是景浑如梦,万缕新愁已著痕。扫荡青丝初拂水,参差翠影恰当门。写黄小松图意。壬辰九月,大澂。

山水
设色纸本 壬辰(1892年)作
题识:家叔明不画此种峰峦。学叔明者,必须从这里过,可见庐山面目耳。壬辰春三月,愙斋吴大澂。钤印:愙斋(朱文)
诗堂:摊画卷,风致老人殊。红雨千年香不散,彩云一日还堪图。留兴后人摹。调寄《忆江南》。酒量茶雨散燕台,依旧桃花画里开。若忆春风曾几日,白头词客不重来。年年容易暮春时,春尽河山付与谁。差喜赐人收拾得,宣南遗事画图知。漱石。

翠叠春山
设色纸本

山水 设色纸本
款识:近得九龙山人长卷,日夕临抚,乃知石田师法不尽宗梅道人也。略拟其意,颇似石田模范。钤印:大澂画印(白文)

山水
设色纸本
款识:思翁、二王皆师北苑,独廉州乃其神似,一树一石多有依据,方知前人临仿之功,不仅撮其大意也。白云山樵。钤印:愙斋(白文)、白云山樵(白文)

杨柳荫浓
设色绢本 杨柳荫浓
设色绢本
款识:杨柳荫浓处,云山落雨时。幽涛峰松远,有客树采新。吴大澂。

云霞高望
设色纸本

拟石谷山水
对屏
壬辰(1892年)作

秋山阁寺 设色纸本 癸巳(1893年)作
款识:光绪癸巳三月,校阅衡永各郡营伍。十日至岳庙,宿上封寺,粥鱼斋鼓与梵声,相应终夜不绝。五时即起登祝融峰,白云绕绕,回抱山根。俯视下界,有隔断红尘之想矣。南岳胜境也。大澂并识。钤印:愙斋(朱文)

临富春山居图 手卷
设色纸本

菊花 设色绢本
款识:粤友何伯瑜视石涛和尚花卉长卷,价昂不可得,留之案头匝月始还。偶忆及之,剪此秋色一角。自惭形秽,未能免俗也。大徵写生。钤印:吴大徵印(白文)、愙斋(白文)

梅花 水墨纸本
款识:嫩作繁枝落墨枯,老梅只合貌清癯。静添夜色微茫处,影到疏时淡欲无。替花写照不为难,难把心情入画看。平淡襟怀清峻品,莫教风格太酸寒。自题画梅诗,近作录此补空。白云山樵吴大澂。钤印:愙斋吴大澂(朱文)、白云山樵(白文)

东坡先生像 立轴 1885年作
款识:东坡先生像。光绪十一年(1885)十二月十九日,吴县吴大徵。钤印:吴大澂印(白文)、愙斋(白文)
藏印:江宁哈(白文)、铁砚斋(朱文)、仁和朱氏珍藏(朱文)

无量寿佛
设色绢本

书法
扇面
篆书(册页10开)

篆书七言联
立轴
篆书七言联 立轴

对联 水墨洒金
1894年作(28.75万元,2011年12月华艺国际)

书法对联
篆书八言对联 立轴 红金书法

篆书八言联
立轴
书法
立轴
书法 屏轴

书法 (四轴)
节临金文
屏轴(四件)庚辰(1880年)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