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肥乡古十景

(2016-08-15 12:51:16)
标签:

肥乡县

十景

肥乡县志

赵陵春雪

天台晚眺

分类: 旅游考古

        肥乡古称肥邑,是战国时赵国首辅相国肥义的封地。汉于县境东北置列人县,西南设即裴侯国;三国魏黄初始置肥乡县,唐清漳县并入;宋、金属洺州,元属广平路,明、清属广平府,民国属河北大名道。新中国成立后,肥乡县划归邯郸管辖。
       肥乡为千年古县,自三国魏文帝建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现境内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墓景区和窦默墓、圣井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肥乡旧县志记载有“十景”,分别为漳水春游、天台晚眺、赵陵春雪、古渡秋风、碑心古鉴、水刷神龟、郭北龙潭、漳南古树、紫荆栋梁、白莲柱础。因其年代久远,旧迹湮没,今多仅存其名。

http://s12/mw690/0028zqhxzy744aGg4un4b&690
清同治《肥乡县志》卷十五古迹【肥乡十景】

肥乡十景在县域内大致位置图

http://s5/mw690/0028zqhxzy744a67yEk34&690
清雍正《肥乡县志》县域图


http://s14/mw690/0028zqhxzy744a6J1tHed&690
清雍正《肥乡县志》县城图

一、漳水春游  古漳河水绕城而过,春暖花开,踏青郊游,美不胜收。有诗赞曰:花柳漫郊弄晓晴,春光入眼正分明。溪头小酌唫边趣,马上停杯物外情。野寺何人横短笛,东风几处听啼莺。夕阳回首城南路,更喜民谣颂太平。

二、天台晚眺  天台山在县西南十五里,高逾数丈,盘结数百步,土山无石,上建天台寺。每至傍晚,登高西眺,叠嶂烟霞,万山苍翠,陶然而醉。有诗为证:层峦叠嶂耸晴空,匹马西来第一峰。满目烟雾春雨后,万山苍翠夕阳中。钟声撞破楼头月,花气飘残栏外风。寻僧更访山腰寺,半醉题诗峭壁东。

三、赵陵春雪  平原君墓封土高大,有十余丈。墓阴积雪,至暮春三月,才逐渐融化。冬天积雪覆盖了整个墓区,待到来年春至,积雪慢慢消融,墓区周围生出嫩绿的幼草,杏花绽放,桃花现蕾,唯独平原君墓北侧仍是皑皑白雪,经旬不溶,融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绘就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大自然美丽画卷。 

四、古渡秋风  古漳河渡口每至秋季,凉风晚烟,渔歌帆影,鸥雁争渡,别有情志。有诗咏曰:野水凉风吹蓼花,晚烟带湿似朝霞。明月渡口渔歌乱,云起船头帆影斜。秋老方知宋玉苦,诗兴只看杜陵赊。世间舟子通鸥意,苹白渚清落雁沙。 

 五、碑心古鉴  在古明伦堂前、城北龙王庙内和相公庄上清观各有一通古碑,三通古碑有一共同之处,碑阳异常光滑,碑心透亮像镜子,故称。    

 

六、水刷神龟  城内东街文庙,大成殿前一石碑,碑下有龟座,玲珑剔透,传为雨水冲刷所致。  

七、郭北龙潭  龙堂堡东南有一水潭,水深不可测。一年谭中突然出现一黑色巨龙,兴风作浪,水淹良田村庄,还要村民拿出牲畜供其食用,百姓苦不堪言。孽龙暴行惊动了东海龙王,派出驾前先锋白龙将军率领虾兵蟹将擒拿孽龙。与孽龙鏖战七天七夜,将其擒拿,押解回东海。自此,水潭恢复平静,村民浇灌土地年年丰收。为感谢白龙将军,遂叫白龙潭。唐贞观初年,太宗世民巡视至此,闻言,下旨拨款,尉迟敬德监工,在潭边修了龙王庙,祭祀白龙将军。 

八、漳南古树  县志载,城北漳水南古树每棵可荫一亩。传曾助汉光武帝刘秀藏身脱险,树林有九九八十一棵大树,并以八卦阵式排列。 

九、紫荆梁栋  紫荆本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但在古县衙大堂前却有一棵紫荆树长得非常奇异,树干高大,树冠茂盛,尤其是树干特别粗壮,两人才能勉强保住。后来,建退思堂,树干做了退思堂大梁。 

十、白莲柱础  城内南街关帝庙,殿前檐下两根朱漆大柱,底座雕刻莲纹,大理石制,上青下白,一石二色,遂为一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