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府文庙历史沿革

标签:
广平府文庙大成殿历史 |
分类: 旅游考古 |
元国子司业潘迪《广平路创塑贤像记》记载:本郡庙学,先圣德容,塑造有年,巍然南面,学者有所观瞻矣。第两庑先贤壁绘,岁久剥落殆尽,总管张侯行简,倡同官佥议,捐俸补塑真像。经始于(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九月,落成于至正元年(1341年)五月。重塑之圣像丹碧焕烂,冕服昭彰,工精物备,为诸郡冠。史料记载,广平府文庙于元末明初毁于兵燹。
明洪武四年知府吴文始诏重建,正统间知府张顺重修。《重建大成庙学之碑》记载:至是雨凌风震,蛊坏鹑结,过者叹息。于是,钱塘张侯顺来守是郡,首谒徘徊,慨有鼎新之意,微遽直遂。首创大成殿,东西五筵,南北九步,高四寻有畸。庙宫既严,讲肄有堂,师生有舍,门庑庖湢悉具。丹青焕炳,金碧荧煌。由此可知,明正统十一年(1445年),知府张顺重修,并于广平府庙学之内始建大成殿,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碑文赞曰:昨委而靡,今奂而轮。匪道在天,胡栋彼云。又曰:始卑而隘,俄呀而宏。匪人合天,胡廓其功。斯殆有数而匪偶然也。
自正统一修之,又几五十年矣,《广平府志》记载:其间修敝补废恒见于有司,因陋就简率莫有能为之改作者。弘治辛亥(1491年)知府卢瑀视民有余力,帑有余积,乃鸠材庀工,次第新之。首改作明伦堂四斋,又次二门,若大成殿两庑之挠而欲折者、颓而欲圮者、蚀泐剥落而弗称瞻视者,一复其故。
正德五年(1510年),知府张潜鸠工聚徒,庀材物、备廪饩,而后从事,阅月而庙成,为大成殿七楹,高五丈七尺,广九丈八尺,规制甚伟,门庑略称。又阅月而学成,为明伦堂、为斋、为廨、为号舍,皆因旧为新,而增置讲堂、射圃及庖(厨房)、湢(浴室)之类,无弗备者。
正德十年(1515年)知府华津来任,再次大力增修,文庙规模空前。《广平府志》记载:广平为京畿南郡,在大河之北,太守华君济之,为政三年,时和邢清,黎民大安,乃毅然以兴复教化为己任,于是凿泮池于戟门之南,深若干尺,广若干丈有奇,为桥者三以跨之,缭以栏楯用石。于是民始知先王学宫之制,即乃命师徒树桧柏百余株,于门之两旁,疏数有度,衡缩有列。藏书之楼,讲义之所,廪府黉舍,神庖射圃,莫不焕然增新。财不箕敛,民不病时,大役告成而民不知也。
http://s2/mw690/0028zqhxzy6PhGEG2t3c1&690
《广平府志》记载的广平府文庙建筑全貌
http://s5/mw690/0028zqhxzy6PhGIN7Rab4&690
日军占领下的广平府文庙大成殿
http://s1/mw690/0028zqhxzy6PhGLFKjCa0&690
改建为永年二院的广平府文庙大成殿
http://s5/mw690/0028zqhxzy6PhH1uvgU14&690
广平府文庙大成殿遗址,32块柱石依然完好,由此可以看出大成殿的规模
http://s2/mw690/0028zqhxzy6PhHaCnv3b1&690
文庙大成殿月台条石,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