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平府文庙历史沿革

(2015-01-18 22:31:25)
标签:

广平府

文庙

大成殿

历史

分类: 旅游考古

              广平府文庙历史沿革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元代逐渐兴盛,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府、州、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等学校,所以又称庙学、儒学、学宫、学校。

    广平府文庙,位于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内的永年旧城。嘉靖《广平府志》记载,学原在府之巽隅,没于污潦,金、元移今地创立,后废弛。历经明、清、民国各代,累加修葺,建筑规模宏大,畿南最高学府。现存明正统《重建大成庙学之碑》稽考:广平为冀州之域,星分昴宿,山接太行,地滨漳川,密迩京畿。其庙学肇于汉唐,创于宋元,其废置不可得而详矣。自金代完颜金移今地初创,元、明、清各个时期较大规模的重修,历代文献、府志、碑文均有记载。

元国子司业潘迪《广平路创塑贤像记》记载:本郡庙学,先圣德容,塑造有年,巍然南面,学者有所观瞻矣。第两庑先贤壁绘,岁久剥落殆尽,总管张侯行简,倡同官佥议,捐俸补塑真像。经始于(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九月,落成于至正元年(1341年)五月。重塑之圣像丹碧焕烂,冕服昭彰,工精物备,为诸郡冠。史料记载,广平府文庙于元末明初毁于兵燹。

明洪武四年知府吴文始诏重建,正统间知府张顺重修。《重建大成庙学之碑》记载:至是雨凌风震,蛊坏鹑结,过者叹息。于是,钱塘张侯顺来守是郡,首谒徘徊,慨有鼎新之意,微遽直遂。首创大成殿,东西五筵,南北九步,高四寻有畸。庙宫既严,讲肄有堂,师生有舍,门庑庖湢悉具。丹青焕炳,金碧荧煌。由此可知,明正统十一年(1445年),知府张顺重修,并于广平府庙学之内始建大成殿,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碑文赞曰:昨委而靡,今奂而轮。匪道在天,胡栋彼云。又曰:始卑而隘,俄呀而宏。匪人合天,胡廓其功。斯殆有数而匪偶然也。

自正统一修之,又几五十年矣,《广平府志》记载:其间修敝补废恒见于有司,因陋就简率莫有能为之改作者。弘治辛亥(1491年)知府卢瑀视民有余力,帑有余积,乃鸠材庀工,次第新之。首改作明伦堂四斋,又次二门,若大成殿两庑之挠而欲折者、颓而欲圮者、蚀泐剥落而弗称瞻视者,一复其故。

正德五年(1510年),知府张潜鸠工聚徒,庀材物、备廪饩,而后从事,阅月而庙成,为大成殿七楹,高五丈七尺,广九丈八尺,规制甚伟,门庑略称。又阅月而学成,为明伦堂、为斋、为廨、为号舍,皆因旧为新,而增置讲堂、射圃及庖(厨房)、湢(浴室)之类,无弗备者。

正德十年(1515年)知府华津来任,再次大力增修,文庙规模空前。《广平府志》记载:广平为京畿南郡,在大河之北,太守华君济之,为政三年,时和邢清,黎民大安,乃毅然以兴复教化为己任,于是凿泮池于戟门之南,深若干尺,广若干丈有奇,为桥者三以跨之,缭以栏楯用石。于是民始知先王学宫之制,即乃命师徒树桧柏百余株,于门之两旁,疏数有度,衡缩有列。藏书之楼,讲义之所,廪府黉舍,神庖射圃,莫不焕然增新。财不箕敛,民不病时,大役告成而民不知也。

    嘉靖十年(1531年),户部郎李腾霄擢守广平,下车三日,周览庙学,圮陋湫隘,弗称祭教,遂躬率僚吏,先后踵作,今增拓且数倍,君子日可以祭、可以教、可以学矣。

    万历间知府将以忠、陈简、刘芳誉、焦源清,推官张凤祥先后补葺,崇祯间知府程世昌复修,学宫为之一新。

   《畿辅通志》记载, 清朝顺治间,知府许文秀、徐荣昌,康熙间知府王恺文,乾隆九年知府吴谷相继修葺。乾隆三十二年知府单烺、道光十年知府额尔经额、光绪三年知府长启各重修,并添设乐舞。光绪二十年知府吴中彦倡捐修复。

   《广平府志》记载:广平府儒学规制宏敞,于畿南称最,比年风雨摧剥垣坏,而栋挠所不免亦。乾隆丙戌年(1766年),今郡守高密单烺莅任之始,即慨然于鼎新之举。凡殿庭、楼阁、内庑、外祠、重门、列舍,缭以百堵焕然以新,大有造于广平也。道光十年(1830年),知府额尔经额率众捐廉为之,仅十阅月而颓者起、旧者新,丹碧交施炳然,焕然崇道尊师谓非蔚起人文于斯为盛也。欤是举也,工费万金,落成匪易。

    至清朝光绪初,广平府儒学又惟是风雨飘摇,雀鼠穿啄,甍朱壁垩,强半彫梠亦渐就颓朽。现存光绪年间《重修广平府文庙碑记》载:时任知府长启询悉自道光庚寅岁,前守额公重葺又迄三十年,不从而新之,何以肃观瞻而崇秩祀,且无以继额公之美,亦后来者羞也,乃甫议经营命日程劳,夙夜不怠,自三月迄十月,缺者补之,污者华之,盖靡不坚固崇丽,焕然改观矣。噫四年以来,区多方,心力交瘁,至今日而始观厥成,诸士子对越其间,果能肃然感动,敦诗书、说礼乐,将来之文风丕振,未始不原于文庙之重新也。

    在民国时期,文庙曾被辟为省立第十三中学,著名的“十三中党部”就是在这里成立。至今,在文庙大成殿南侧还矗立着一块石碑——省立十三中建党纪念碑。有一大批抗战英雄和建国初期的风云人物从这里走出,如李化楠、韩荫亭、刘秀生、豆元绪、孙涛、常植、赵海枫等。因此,广府的老百姓又把文庙称为“红学”。

    历为儒学的文庙建筑群,于解放初被拆除,仅存大成殿,后又被改建为永年县第二医院。1982年7月23日,该文庙的大成殿以“文庙大殿”之名,被公布为邯郸市永年县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河北省内保存的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庙建筑。19821128日夜,该大成殿发生火灾而全部烧毁现仅存基址和柱顶石,现遗有明正统《重修大成庙学之碑》、清光绪《重修广平府文庙碑》,被保存在广府镇甘露寺内。

 

http://s2/mw690/0028zqhxzy6PhGEG2t3c1&690
《广平府志》记载的广平府文庙建筑全貌

 

http://s5/mw690/0028zqhxzy6PhGIN7Rab4&690
日军占领下的广平府文庙大成殿

 

http://s1/mw690/0028zqhxzy6PhGLFKjCa0&690
改建为永年二院的广平府文庙大成殿


 

http://s5/mw690/0028zqhxzy6PhH1uvgU14&690
广平府文庙大成殿遗址,32块柱石依然完好,由此可以看出大成殿的规模


http://s2/mw690/0028zqhxzy6PhHaCnv3b1&690
文庙大成殿月台条石,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原貌

 

                                         资料来源:嘉靖《广平府志》、光绪《广平府志》、《畿辅通志》

                                         图片提供:李俊宇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