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幼儿进餐环节中看蒙台梭利教育

(2017-01-20 10:18:03)
标签: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进餐环节

分类: 国外教育

     提到蒙台梭利教育,可能大家更多的想到的是沉浸在自主工作中的孩子,也可能是教具的操作演示,很难一下子与幼儿的饮食环节产生联系。但是,无论是我们一日生活中对于幼儿两餐两点的照顾,还是三餐两点的照顾,都花费了老师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加之家长们对于幼儿饮食量以及饮食花样、营养的持续关注,我们慢慢感觉这是一件可以提上日程的一个研讨课题。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挖掘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资源,树立教育的整体观,适度把握生活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而进餐环节又是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用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的方式方法,科学的组织此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生活习惯和基本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班级良好常规的建立。

/UploadFiles/201701/2017012035193365.jpg

    从幼儿进餐环节中看蒙台梭利教育,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循序渐进的展开。
    一、幼儿饮食环节的现象与本质
    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部分幼儿用手抓饭、或歪坐在椅子上、地面、桌面、幼儿自己身上满是汤汁,米粒;或是眼睛看着周围的孩子,像是对自己的食物毫不感兴趣,但当老师走过来一口口饭菜喂给他时,他却显示出惊人的吃饭热情;或是把木耳、鸡蛋、紫菜、青菜、肉、甚至包子皮或馅整整齐齐的摆在餐盘的一角、直至把所有的其他事物吃光、把以上事物稳稳的倒进垃圾桶;或是刚分好了饭菜便找不到人了,每一口饭菜都要细心教导才能填进幼儿肚子。相信这些“脏、等、挑、跑”等等现象,对于身处幼儿园的老师们已经司空见惯。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我们又是怎样把教育理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更多的幼儿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并为自己日后的生活做准备呢?
    二、幼儿进餐流程的组织
    (一)餐前准备(教给我让我自己做)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孩子的自由应该被限制在集体利益之内。为了能够积极遵守纪律、孩子学会的第一个思想是能辨别好与坏(冲动和激怒他人、粗鲁和不礼貌的行为应该被禁止,其他的行为要观察)”(《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在实际照顾幼儿进餐环节,教师也许会迷惑,我应该告诉他什么,怎样规范他的行为,帮助他成长 ?
    1、进餐礼仪的示范——我来示范你来学
    如:吃饭前洗手、坐小椅子的姿势、吃饭时不敲击餐具发出声响、进餐环节中不可以随意走动、保持桌面清洁、不浪费食物、怎样取放餐具、怎样取餐、怎样拿勺子等等。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他吃饭时可以讲话,但是,讲话时嘴巴里一定是没有食物的,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音量,这个环节的内容可以不断填充,题材完全取决于老师观察到了怎样的现象。
    把它扩大化,交给所有的幼儿,我们应该怎样做 ?
    2、转衔活动
    为了保证孩子吃饭时的良好情绪,老师在孩子进餐前后绝不批评孩子。要保证孩子的进餐愉快,可以在进餐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餐后阶段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可以是孩子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使孩子的心情平复下来,安静、愉快的用餐。
    在幼儿准备进餐时,我们发现总有一段时间是空闲的。在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为幼儿讲一个绘本故事,如,《多多什么都爱吃》、《狼大叔的红焖鸡》、《灰狼家的小饭桶》、《我的幸运一天》、《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等关于饮食话题的故事。

/UploadFiles/201701/2017012035496057.jpg

    还可以进行才艺展示,如:说说自己最近吃到了什么稀奇的食物,可以讲一讲部分食物的做法,或是为大家推荐好吃的餐馆以及好吃的水果点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孩子进餐的积极性。
    (二)进餐环节中(自我照顾以及照顾他人)
    “谁都知道,教会一个孩子自己吃东西、自己洗衣服和穿衣服是多么单调乏味的工作,替孩子穿衣服、喂他吃饭更容易省力,但前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后者只是简单的低微的工作。”
    在进餐环节中,老师的作用是无限大的,老师的观察必须是敏锐的,并要及时发现并判断孩子是不是需要帮助。比如,吃鸡蛋时,他把鸡蛋在桌子上转来转去;吃大虾时,只用嘴巴去啃坚硬的外皮。此时,老师就应该及时介入,开始正确的示范。比如,吃鱼的时候,要讲一讲我们今天吃的是什么鱼,它的刺分布在身体的那个部位,以及提醒孩子们即使已经把鱼刺清理好,吃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相信幼儿有了这样的指导,进餐环节会让大家刮目相看吧!
    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孩子们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
    在进餐环节,我们可以增设“小小报餐员”,播报今天的食谱,并能简单的说出食物的营养,这个培训环节可以老师完成或是借助家长的力量。“小小盛汤员”,可以为每个幼儿分好汤,当然其他的孩子要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示感谢。
    还可以让孩子们排队自主取餐,当然这环节老师也是不断指导的,提醒幼儿是否可以再多盛一些,或是告诉他可以先少取一点,吃完了再来盛一些。在这环节中,幼儿遵守了排队、等待的纪律,享受了自主取餐,以及选择自己进餐桌子的自由。
    在蒙台梭利混龄编班的班级组织形式中,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往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孩子进餐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关系。

/UploadFiles/201701/2017012035460413.jpg

    (三)餐后管理(幼儿秩序感的建立)
    “秩序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在进餐结束后,总要有这样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倒掉垃圾—归位餐具—洗手—归位椅子—整理进餐桌—刷牙—散步—小便—脱衣服睡觉。在这样一套复杂的环节中,孩子有条不紊的一条条执行完毕,精细的秩序感就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
    在这些环节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环境的照顾。“教会孩子进餐时保持清洁是很重要的,既要注意保持个人清洁,也要保持环境的卫生。”
    往往会有一部分老师会认为,卫生是吃完饭之后再想的问题,这就是没有发现问题根源。在幼儿吃饭时,就应该示范并提醒他应该保持卫生,这样在进餐环节结束时,卫生问题就不再是“重头戏”了,孩子们也有了节约、整洁的好习惯。

    “在烹制儿童食物时,正确的做法是将营养食物弄成小细块,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的咀嚼食物的能力,他的胃消化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并且严格限用调味品是儿童饮食卫生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
    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会疑惑,为什么孩子在家里进餐与在幼儿园进餐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在家中不吃的食物,在幼儿园却很喜欢吃,在幼儿园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在家中却看不出来。这是家长们的疑惑,所以,教师另外的一个责任就是帮助家长。
    在幼儿园有专门的营养师为幼儿制定规范的食谱,每周的饮食在菜肴上是没有重复的,主食与汤类也根据幼儿的身体所需随时更换,那么我们推出了带量食谱,每周放在幼儿园的公告栏上公示,会吸引很多家长,有的家长会拿着手机拍摄下来,带回家去烹饪给自己的孩子。在菜品搭配上也让家长们学习了更多。
    同时,我们会成立家长委员会以及监管并学习幼儿膳食的伙委会,还会定期开展大型的幼儿饮食品鉴会和幼儿进餐环节观摩,这更是大大增强了家长参与的热情,在定期下发的幼儿饮食反馈表中,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不光是说孩子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也提出一些疑惑或者是好的建议。
    通过这么多形式的活动,尽管我们在孩子的饮食环节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可是在交流中还是要针对幼儿的个别情况,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家长在家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树立好的进餐榜样,要关闭电视,并给孩子自己拿勺子吃饭的自由等等。

/UploadFiles/201701/2017012035534429.jpg

    四、饮食文化
    让幼儿会吃饭、吃好饭的同时,更要把饮食文化传递给他们。比如,在日常生活区,有一项中餐与西餐餐具摆放整理的工作,还有如何使用口巾及餐巾纸等。
    在中国这个以美食文明于世的国度,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域(八大菜系)、不同食材、不同的烹饪方法(煎炒烹炸)、不同口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孩子的兴趣会油然而生。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幼儿的烹饪课程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甚至是国外的美食。精彩的烹饪课会让孩子真心的爱上美食,爱上烹饪。在烹饪课上,我们看到了幼儿的秩序、精细、协作、大小肢体协调、照顾他人以及照顾自己,并且最重要的应该是体会生活的美好。
    回顾烹饪课程,元旦大家一起包的饺子,春节一起蒸的红枣大馒头、元宵节一起滚的汤圆、二月二炒的豆子、端午节包的煮沸了的粽子、六一儿童节一起烤的蛋挞、中秋节一起做的月饼、重阳节给祖辈烤的小点心、十一国庆一起做的水果沙拉、十一月的寿司、十二月的腊八粥和披萨、以及根据不同季节种植园成熟的果实制定的烹饪课,如,凉拌菠菜、拍黄瓜、西红柿炒蛋、韭菜馅饼等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源库,那就是家长,邀请宝宝的妈妈或者爸爸走进班级和幼儿一起上烹饪课,也把更多的精彩带给了可爱的孩子们。每一次的活动都得到了家长的肯定,这样也坚定了他们在幼儿园和在家中一个样的想法,蒙台梭利教育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
    “幼儿饮食必须适合儿童的体质,正如儿童服用的药不仅仅是减少了剂量的成人的药那么简单,幼儿的饮食也不是简单的减少成人每次进餐的数量就可以了。”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们携起家长的手,更用心地关注幼儿饮食,领悟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饮食环节的指导意义。

    选自国际学术杂志《中国蒙台梭利》,更多文章欢迎关注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微信公众号。


/UploadFiles/201701/201701203558194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