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构成
1.独立的两个盒子,每个盒子都分成五个相同的隔间。第一个盒子的隔间按顺序分别标有数字0-4,第二个盒子的隔间按顺序分别标有数字5-9,45根木质纺锤棒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或者是小篮子里。
2.一个桌垫。
适合年龄
3岁左右,有数棒与砂纸数字板工作经验。
基本操作
1.把幼儿领到教具架前,教幼儿认识教具,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纺锤棒箱。”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教具放到桌子上,让幼儿从数字0开始把每个隔间的数字念一遍。
2.教师指出并说出数字1,将1根纺锤棒取出并放置在相对应的隔间前,指出数字1和相对应的数量1,感觉1的量并放进隔间里说“这是1”。在放入纺锤棒时动作要轻,先放入棒的顶端。每个隔间里都放入相对应的数量后,盒子里应该一根纺锤棒都不剩。
3.当纺锤棒箱里一根不剩时,可以指出数字“0”,告诉幼儿,“0就是什么都没有”。
4.收拾工作时,把每个隔间里的纺锤棒一起拿出,再一根一根地数好放回盒子里。
5.幼儿可将这项工作重复练习。
延伸操作
操作一
用其它物品替代纺锤棒。根据幼儿的兴趣、文化环境或不同的教学主题来寻找纺锤棒的替代品,例如用带有图案的铅笔来代替纺锤棒等。
操作二
所有教师自制的数学教具应尽可能包含“0”的概念。
直接目的
1.介绍“0”这个数字的概念。
2.强化数字的次序。
间接目的
1.巩固数与量的结合。
2.发展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独立性和精确性。
错误控制
本项工作只有在纺锤棒总数正确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完成。如果幼儿做完后,发现纺锤棒有多余或缺少,可以让他自己纠正。
注意事项
数棒代表的是连续的不可分离的量,而纺锤棒则学习了分离的量的概念。
/uploadfiles/201203/20120327154012834.jpg
纺锤棒及纺锤棒箱
/uploadfiles/201203/20120327154039786.jpg
纺锤棒及纺锤棒箱
文章转自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montessori-china.org/Html/?223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