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雕塑中“豹”的象征意义

(2020-02-08 14:23:09)
标签:

动物雕塑

意义

【摘要】雕塑题材中,动物雕塑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分支,人类对于动物的崇尚主要源于远古时期对于动物与自然的崇拜与恐惧,将某种形象作为图腾,顶礼膜拜,祈求庇护。笔者从事木雕行业,以豹雕为主,文章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豹在雕塑中的象征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动物形象早已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元素。人类对于动物的崇尚主要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处于蒙昧状态,对于风火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准确的解释判断,同时还面临着野兽的危险,无法逃离,也掌控不了,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幻想存在某种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庇佑,包括动物、植物等,将其形象作为图腾,奉为神灵或祖先,顶礼膜拜,歌舞祭祀,以求庇佑。

一、动物在雕塑历史上的存在形式

(一)图腾

图腾崇拜是以某种动物、植物甚至是自然现象视为祖先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其中动物是人类日常中接触到的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出于崇敬和恐惧,动物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占比较重。按动物类别分成陆生动物、水生动物、飞禽,或者是几种的合体。从出土的远古陶器中,就可以看出崇尚的动物涵盖了狼、熊、鹿、猴、鹰等,然而并非所有动物雕塑都与图腾相关,还有部分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反映,只有作为祭祀所用,才与图腾的意义相关。

(二)器皿

原始时期,人类根据自己需要制作武器、陶器,并加入动物的形状纹路,使其兼具实用性及审美性。到了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手工业也得以提升,带有动物纹饰的器皿不再用以日常生活,而是成为了身份象征的礼器载体,青铜器一方面用以祭祀和礼仪活动,延续对动物崇拜和鬼神的信仰恐惧,另一方面则作为统治阶级的饮食器皿,成为王权和神权的象征物,除了整体造型外,还以线条的形式存在或是雕刻成青铜器的装饰部件。夏商周之后,社会动荡,新秩序和制度重新形成,器皿作为礼器的约束力被削弱,逐渐回归到实用器具的位置,但以动物为造型的器皿数量也逐渐减少了。

(三)陵墓仪卫和陪葬品

土葬是最为常见、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葬式,多有随葬品。原始社会早期大多是死者生前喜欢和常用的物品,各墓间差别不大。原始社会晚期有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出现了玉石饰物等,葬具也有木棺、瓮棺、陶棺、石椁之分。进入奴隶社会,贫富分化愈加明显,贵族随葬品极为丰富,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等,甚至以活人殉葬,到战国开始则用木俑和陶俑代替人殉。西汉中期有了专门作为随葬的陶质明器,包括桌椅楼阁等家具建筑和家禽模型,东汉以后,种类数量愈加丰富。动物雕塑除了家禽的模型外,还有作为帝王贵族等统治阶级的陵墓中镇墓兽的存在,一为辟邪镇墓的,二则彰显帝王权势。

除此之外,动物雕塑还被大量用以宗教动物造型塑造和满足民间审美需求。儒家的伦理纲常,佛家的因果轮回,道家的无为而治,都在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佛教的白象、青狮,道教的四灵、十二生肖等就可见一斑。而民间百姓在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后也开始追求精神审美,雕刻艺术百花齐放,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雕饰、案头摆件、儿童玩具等各方面。

二、动物雕刻类型化

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通的,雕塑、绘画、纹饰中的花鸟动物形象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都具备一定的共同性,不同类别的动物在艺术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与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祥瑞动物及珍奇异兽

祥瑞动物是动物题材中最为常见和广泛的类型,除了人为创造出来的龙凤、麒麟、白泽等常见的祥瑞神兽外,还有生活中常见的的鹿、鱼、蝙蝠、鹌鹑、蜻蜓、蝴蝶等动物形象,大多因是其谐音或外在被人类赋予的特殊的含义。鹿与“禄”谐音,蝙蝠的蝠音同“福”,二者寓意“福禄双全”;螃蟹和芦苇组合,寓意“传胪”,旧时科举考试,甲科及第者,录其名附于卷末,用黄纸书,称为“黄甲”,一只螃蟹寓意状元,两只螃蟹为榜眼,三只螃蟹是探花。

(二)猛兽

中国雕塑历史中常见的猛兽形象为狮、虎。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动物,而是从域外引进的,但是石狮雕刻却是中国传统雕塑历史文化中最为常见的辟邪物品之一,从上至宫殿、陵墓,下至寺庙、石窟,都有狮子的形象存在,民间石狮是最普及、数量最多且最具生命力的,有牌坊门墩狮、镇宅狮、印纽狮等多种类型,是驱恶辟邪的瑞兽。而虎的形象在民间运用更为广泛,一直受到不同民族的崇拜,其形象及象征意义也广泛延伸至不同层面,象征着威严、正义、权势、勇猛,常用以祛邪辟灾、祈求幸福吉祥,是民间无限信奉和崇敬的对象。

(三)具有社会性功能的动物

马在古代不仅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还充当着战争中的主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职业的相马人,春秋战国间已有成文传世的理论著述《相马经》,因其独特的重要性,被古人赋予了忠、勇、垂缀之义的道德精神,且马在古代既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又是升仙所乘之骑,并是自由驰骋的象征,可单独作为一种创作题材门类。而牛、羊、驴之类的形象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回归,对自然情趣的关注,多反映文人生活及农村生活习俗,其中又以牛较为突出,有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象征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象征“福大命大”的猫,“忠诚机敏”的狗,“明智、耐性、反省、沉思”的猫头鹰,“愚蠢懒惰”“宽
容厚道”的猪等。

三、“豹”的象征意义

豹纹是在时装元素中常被认为是“性感”的象征,然而在世界历史上,常有部落土著、祭祀身穿豹纹大衣,作为力量和地位的象征。在我国古代,豹同样象征着勇气与战斗力,除此之外还有虚伪、狡猾、淫欲的象征意义,这源于豹在古代对于人类的威胁。

虎、豹、狼这三种凶猛的肉食动物,是动物界的强者,在很早之前就被当做是人类生活生存中最大的威胁。《孟子·滕文公下》就曾记载了周文王驱虎豹,使得天下百姓大悦的故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中还描述,山中猛兽众多凶狠,危险可怕,但若是虎豹相斗,就连其他禽兽都争相躲避,这足以见虎豹的威力。狼比虎狼多了几分贪婪和残忍,狼图腾又是较广为人知的图腾崇拜之一源于远古部落人类对狼的恐惧,为求庇护列为图腾,期待免于其伤害。

出于对于虎、豹、狼的恐惧与愤恨,在文学中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上虎、豹、狼的凶猛残酷,人们常用虎、豹、狼来形容一些残暴悍戾、奸猾狡诈之人,虎狼之心、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成语沿用至今。但是在艺术的范畴里,它们都属于猛兽类,虎为百兽之王,是民间崇尚的对象,被用以祛邪辟灾;而狼被赋予团结、忠诚、执着的寓意;而豹大约是无意争夺王者之位,较之虎不张扬霸气,但其神秘的花纹、灵巧的姿态和潜藏的攻击力,让其保持着独特地位,是大型猫科中最为神秘的一种。

笔者在学艺初始便被豹的神秘健壮所吸引,自从事雕刻行业起就与豹结缘,无意间发现杉木瘤的树根纹路尤其适合金钱豹雕刻,便通过《动物世界》研究豹的生活习性、相貌体态,开始以豹为题材的创作道路,通过观察揣摩豹的神态,到刻画其肌理骨骼的爆发力,再到淡化木材的限制追求独属豹的神秘机敏。蓄势待发的四肢,饱满紧绷的肌肉,蜷缩紧促的尾巴,在暗处的丛林,它才是威风凛凛王者。笔者钟情于豹,不仅仅是被豹的优雅灵动的姿态和神秘诡谲的花纹所吸引,还因豹身上速度与力量的结合爆发出来的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