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雕塑发展现状分析
(2018-01-27 17:18:09)
【摘要】数字雕塑作为一种新兴的雕塑形式,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对当前数字雕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数字雕塑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字雕塑是将数字造型技术与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雕塑作品的创作与应用。它是一门新兴的雕塑种类,同时也是计算机美术的分支。
数字造型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首先在游戏、动画、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动画、渲染等技术在表现动漫作品中的角色、道具、场景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另外,数字造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产品加工领域,通过三维建模或三维扫描技术获得产品造型,然后通过快速成型设备进行成品或模具的加工。
在游戏、动画中出现的三维角色模型,虽然也属于在空间中进行的形体塑造,但其功能以及表现方法与相对传统的静止雕塑作品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不能把它们理解为雕塑。数字雕塑以这种非雕塑的形式应用在游戏、动画、虚拟现实等领域,借助于其他的视觉表现技术来表现的是动漫作品而非数字雕塑本身,虽然许多动漫作品具有很丰富的细节,但是往往过于注重表面细节而忽略了雕塑内在形体的魅力,这使得动漫行业中的数字造型作品缺乏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数字雕塑应同传统雕塑一样,追求雕塑形体的表现力,同时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使其在表现形体方面更具多样性。
在1990年美国雕塑家协会(ISC)的双年会上第一次提出数字雕塑概念并进行了讨论,1995年在法国举办了第一个以数字雕塑为展览主题的“数码雕塑95”大型国际展览。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都比较落后,因此数字雕塑作品呈现出几何化、抽象化的特征,但是却开创了数字技术进行雕塑创作的先河,使数字雕塑的概念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数字雕塑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008年10月,由美国著名3D软件开发商AUTODESK公司赞助的《数码石雕展》首次亮相中国,成功地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随后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重庆锦瑟美术馆以及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画廊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巡展。该展览展出了来自美国的著名现代雕塑家布鲁斯·比斯利、肯尼斯·斯内尔森、乔恩·伊舍伍德和罗伯特·麦克尔·史密斯的作品。所展出作品均是使用了数字造型技术进行创作与加工,所谓的数码石雕就属于数字雕塑的一部分。2010年7月,国内首家数码雕塑画廊“北京明日艺术画廊”正式开幕。以上事件说明数字雕塑在国内虽属于新兴的艺术种类,但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与发展空间。
从国内外部分的数字雕塑作品来看,目前国内的数字雕塑作品,仍然比较侧重于对计算机空间逻辑运算能力的运用,作品大都以有着一定逻辑规律的抽象形体为主,在形式上与传统的雕塑有很大的区别,所运用的数字造型技术笔者将其称之为“参数化建模”。参数化建模将数字造型的数字化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兼具规律性与随机性的特点,复杂但又可控,这使参数化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视觉感受。但是数字雕塑不仅局限于进行参数化建模。数字雕塑要体现出雕塑艺术的魅力,首先要继承传统雕塑的塑造优势,将雕刻软件与硬件输入设备结合,实现对传统雕塑创作流程及塑造方法的模拟。同时也要发挥数字雕塑区别于传统雕塑的优势,使数字雕塑摆脱传统雕塑的束缚,创造新的雕塑表现形式。因此,笔者认为数字雕塑要在参数化建模与模拟传统雕塑两个方面同时发展,同时将两者进行结合,则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数字雕塑风格。
数字雕塑结合3D打印、数控雕刻等快速成形技术,可以轻松地将在计算机中创作的雕塑作品打印成实体模型,实体模型可以直接进行观赏利用或作为雕塑放大的参考,还可以通过生成作品实际加工所需要的图纸或其他数据材料,实现雕塑项目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结合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将现有的实体模型扫描进电脑中,然后利用数字雕刻软件进行二次创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数字雕塑作品的仿真浏览,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使观赏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字雕塑的魅力,在实际雕塑项目中可以更准确地将创作理念传达给观赏者。
3D打印技术、数控雕刻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3D打印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3D打印在精度、效率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目前3D打印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打印技术普及率并不高,3D打印成本高。在打印尺寸方面,存在精度、速度及可加工硬质材料种类的选择等影响最终雕塑造型质量的因素,大尺寸三维数字打印技术还远未成熟,这就造成3D打印技术缺乏雕塑的实际项目应用经验。数控雕刻技术在国内应用比较普遍,数控雕刻的实现原理对模型的空间复杂性有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3D打印技术在对复杂造型的加工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数字雕塑在计算机平台中进行创作与展示都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但不管是利用显示器或者虚拟现实技术,都不能给人带来真实的体积感受。虽然利用3D打印机或雕刻机可以将作品实例化,但是一旦进行实例转化后,其数字化特征就消失了。特别是数字写实雕塑,实例化后的数字写实雕塑与传统写实雕塑并没有明显区别。数字雕塑如何给人带来真实的体积感受的同时又保持其数字化的特征,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但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数字雕塑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雕塑要在未来得到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雕塑美学理论,发挥软件与硬件技术的优势,探索数字雕塑的艺术性与多样性,同时要在专业教学中推广数字雕塑,培养出更多的数字雕塑人才,随着数字雕塑的普及以及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未来的数字雕塑从创作到加工将更加先进,必将涌现出一大批数字雕塑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数字雕塑作品。
							
		前一篇:原始雕塑体现的拜物思想和图腾观念
										后一篇:雕塑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