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地理学大师之森普尔

(2011-03-27 21:16:57)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选读

埃伦·森普尔(Ellen Semple,1863~1932),美国地理学家。生于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的一个富裕家庭。中学时深受其姊帕蒂(Patty)(时为瓦萨大学研究生)的影响,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16岁时她也进入瓦萨大学学习,兴趣爱好广泛,曾学过人类学、地理学和经济学,所以竟不能确定其学位类别,最终她同意学校授予她历史学学士学位的决定。此时她才19岁,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这种跨学科研究背景为其后来的理论创建打下良好基础。本科毕业后,森普尔回到家乡一所中学教地理。期间她深入探索文化地理,写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论文——《肯塔基山区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初步形成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后来又回到大学学习,于1891年获瓦萨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此时,她听说著名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在德国讲授新的世界地理的消息,遂毅然赴德留学。1891~1895年间,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拉采尔,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当时,她是500学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开设经济学与地理学讲座的女性;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她是女性,她的突出成绩竟没有帮他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从中也可见女权主义地理学对自身之重要和必要)。

由德国回到瓦萨后,由于与后来成为日本皇太子妃的山川(Stematz Yamakawa)的友谊,她接触到日本历史和文化,并成为第一个研究日本农业和社会的西方人。1906年,她进入芝加哥大学地理系任教;1921年到克拉克大学,1931年因病到佛罗里达疗养,1932年逝世于西棕榈滩。她对学术非常执着和认真,甚至1929年得心脏病期间(其后她一直受此病影响),仍然在病床上坚持工作,精神尤为可嘉。她的第一部著作是《美国的历史及其地理条件》(1903第一版,1933年修订版),被普遍应用于中学和高校,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然是美国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典范之作。此外,她的主要论著还有《地理环境对日本农业的影响》、《地中海地区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等。

森普尔还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和教学才能的教师。在大学期间,她培养了大批美国地理学者,“好几代美国地理学家都在她的教导下成长起来”。除了突出的教学科研成就外,森普尔还具有卓越的社会活动和组织才能。她是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创建者,也是该协会首任主席。1914年,因她在“文化地理学中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获得美国地理学会颁发的克拉姆奖(the Cullum Geographical Medal)[1]

《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森普尔思想和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这部作品中,她分别论述了土地、地理位置、各种水域、地貌和气候等多种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影响。其中,序言和第一章“地理要素在历史中的作用”是提纲挈领的部分,我们主要通过它介绍森普尔的观点[2]

 

一、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来源与方法

 

作为20世纪初期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森普尔致力于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经济发展与国家历史的影响,强调自然地理条件的决定性作用。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书的序言中,她介绍了这种环境决定论思想和理论的历史与方法。

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主要来自拉采尔,在序言末尾,森普尔的致谢罕见地表白“本书仅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生前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死后依然对我有激励作用的伟大导师(拉采尔)”。(第viii页)。在人地关系研究上,拉采尔则继承和发扬了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Carl Ritter)等人关于人与环境的思想和学说,“将人种地理学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之上”(第i页)。虽然森普尔称颂拉采尔的宽广视角和宏伟建构,但是也指出他的人种地理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丰富精彩的思想见识有待进一步细证(第vi页)。基于此,森普尔在接受拉采尔综合构建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的同时,拒斥了拉采尔从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3]那里借用的“国家有机体”概念。

森普尔所采用的方法可概括为综合比较法。正如她自己所述,是“比较相似的地理条件下,在所有的文化发展阶段所有种族的典型人种。如果这些不同种族的民族,在相似环境中有相似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过程,那就有理由断定这种相似性应归因于环境而不是种族。通过广泛比较,在研究大的社会阶层和历史现象时,就可排除先前很难确定的种族这一因素的作用力量。”(第vii页)。

 

二、人类是地表的产物

 

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是地表的产物”。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她就用优美的文笔写道:

“人类是地表的产物。这不仅意味着她是地球的孩子,是地球尘埃中的一粒;而且意味着地球像母亲那样孕育他,哺育他,为他设定任务,又指引他思想,劳其筋骨,锐其心智,虽使他在航海与灌溉时遇到麻烦,却悄声地提示解决方法。她已经融入他的骨血和魂灵。面对高山,她给予他健实的双腿去攀登陡坡;走近海边,她引导人们摆脱虚弱和疲惫,赐他宽广的心胸和灵活的双手去掌舵划桨。她赐予人们河谷地带肥沃的土地,以农业维系和限制人们的思想和雄心,并通过平静乏味的世事轮回,切实的职责使其专务本业。在狂风肆虐的高原,在一望无垠的牧场,在广阔干旱的沙漠,人们成群地从一块草原迁徙到另一块,从一个绿洲辗转到另一个,这使他们知道生活艰辛从而逃遁苦难的折磨;而观察放牧则给他沉思的闲暇,赋予他宽广的视野,他的思想于是博大而纯一,宗教成为一神教,神也只有一个,不像沙漠中的沙粒或草原中的草丛,他一直如是,没有变化。人们持定这种简单的信念,就像动物反刍那样,仿佛头脑中只有一种可以咀嚼的食物。他的信念开始变得狂热,由无休无止的迁徙而产生了大的空间概念,超出了哺育他们的土地,在广阔的帝国征服中,土地也成为了合法的胜利果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