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课反思
(2014-11-27 12:24:37)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研修共成长 |
《学会合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反思
济南育文中学小学部
第一次接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我的心里也没有什么概念,虽然在大学的时候学习过心理学,但那都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如何理解这样的活动,如何去备课,去设计,如何上这样的活动课,我的心里一点数都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想要想上好这样的课,首先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了解的基础上,我再来看看从哪个方面入手去备课。我选择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括很多的方面,因为我刚接手的三年级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体验合作,还没有真正学会合作,所以我就选取了人际关系中的“合作”这个主题。经过查资料,向学校曾经上过此类课的老师请教后,明白了这样的心理辅导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尤其是以游戏辅导为主,也就是以“游戏活动”为中介,让儿童通过游戏活动的参与,自动表露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思想,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从而达到某种建设性效果的心理辅导活动。如何能让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且在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体现合作呢?我思考了很多的体验活动,从一开始的集体穿越小呼啦圈,到小组用身体摆字母,再到正式上课时的不倒森林。整个备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给予我很多的建议和指导,我想这不就是我们老师之间的合作吗?最终我终于理清了思路,从自身的肢体间的合作,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多人之间的合作,这样一步步的循序渐进,让学生们在体验活动中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初步了解或掌握更多合作的方法。整个过程我注重真实情景的创设,强调参与者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学生的表现,学生非常高兴参加这个活动,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而且就效果上来说在体验中感悟也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堂的表现和课后的反馈中,我发现学生的收获很多,达到了增进合作、助人和自助能力的发展,预期目标实现。
辅导活动的重点不是活动,目的不是追求热烈的场面,它的精髓在于活动后的情感体验和经验分享,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的思考,去深刻理解活动的心理教育含义,并促使学生把从活动中得到的感悟迁移到生活中去,从而改善自己的认知、人格和行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这节课我使孩子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与约束,尽情地展露自我,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自然流畅,学生参与经验分享的兴趣浓厚。
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自身对于积极心理学还是掌握的不到位,对于团体心理辅导这样的活动了解还是不够深刻,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引导的不够到位。课堂中使用了不倒森林这样的活动,但是场地有限,学生不能很好的合作,若是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场合,我想效果会更好。如果选择好合适的场地,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全班共同体验一次不倒森林我想合作的感受就能得到更大的体验和升华。最为教师,我自己若是在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融入,并且在一些重要的环节,或是让学生需要明确的地方语音语调的再着力一些,相信这节课还有更大的提升。
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是给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我想我会在课余的时间里好好研究一下这门学科,同时把学到的东西用游戏体验的方式运用到我们班的学生身上,我想我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