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及管理制度
(2011-11-12 21:52:57)
标签:
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名师工作室 |
济南第六职业中专
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济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培养管理办法》(济教高字[2011]7号)和关于建立第二期济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工作室的通知(济教高字〔2011〕10)号精神,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室成员简介
顾 问:杜德昌(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主任助理)
于光明(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教研员)
王勇进(济南市名师)
负责人:赵东升(济南第六职业中专 副校长)
领衔人:于斌(济南第六职业中专 教师)
成
研修员:济南六职专各教研组青年骨干教师
二、指导思想
本工作室将在济南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工作室专家组的业务指导下,严格履行名师职责,以人的发展为本,遵循名师成长的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帮携等活动,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基地的作用,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观察体验、学习思考、参与研究、实践总结的循序渐进过程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
三、目标和要求
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名师人选为领衔人,凝聚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本校或一定区域内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有效推进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以聚焦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探索为主渠道,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5年的研修,产生一批教学实例,探索一些教学规律,收获一些研究成果。使研修员在学科专业上得到明显的提高,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展示,并能逐步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为各自的专业晋升提供良好的保证;使研修员的师德修养、心理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高,成为更高一级骨干教师,为推进本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二)工作要求
(1)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及新课改的有关理论,使工作室成员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改进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教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观摩课、研究课,组织教学策略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把握职业教育改革的动态,善于把教学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能独立主持或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在学校教改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学会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5)每位工作室成员5年内在教育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四、工作要点
(一)认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才能始终占领理论“制高点”。工作室统一订购一批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教学专业杂志,将组织所有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定期交流。并寻求合适的时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二)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形成风格
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校新课改的实施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工作室所有成员将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途径,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成员自身开课、开设讲座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工作室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成员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
(三)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
本工作室将以“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为切入点,引导全体工作室成员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案例,积累大量鲜活的案例素材,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素材,为构建高效课堂探索新路。
(四)开辟网页,建设教学资源库
工作室将依托济南六职专校园网开辟名师工作室网页,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课题研究为方向,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强化个性化教案、专题研究成果、校本教研成果、教学反思记录、教学个案分析、教学课件建设、教学辅助材料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网络、研讨会、报告会等途径与全校教师共享与交流,起到辐射作用。
四、工作室的工作机制
(一)工作室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式。
研究的主要方式
1.学习:学习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等。
2.实践:要求工作室成员本着探索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创新的目标,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探索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
3.研讨:针对工作室成员的不同岗位和不同发展水平,拟采取以下方式开展研究活动:
- 个别指导: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开展具体的指导。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教学从典型案例入手,解决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创新研究活动中的共性问题。
- 专题讲座:针对成员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聘请专家讲课。
- 参与研讨:围绕主题,现场研讨,帮助大家归纳、聚焦、提炼和扩展、延伸、迁移。
- 相互观摩:将工作室成员达成一致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实践,相互观摩,学习评价。同时提炼和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4.展示交流: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交流展示。
(二)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间周三下午进行一次工作室研讨会议。
(三)活动制度
1.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间周一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
2.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页上。
5.工作室网页及时更新以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通过网页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活动图片等。
(四)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领衔人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济南第六职业中专
二O一一年十二月
附:2010——2011学年度下期工作室主要活动安排
十一月:
1.确定工作室成员,组建工作室。
2.召开工作室成员会议,确定工作室工作章程。研究发展方向,研修方式等。
3.工作室负责人制定工作室工作目标,学期工作计划。
十二月:
1.集中学习课堂观察与分析的方法与理论。
2.初步制订课堂观察量表。
3.工作室研修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学期研修计划。
一月:
1.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一次集体研讨。
2.开展“教师论坛”活动。
3.工作室成员总结本学期研修情况,召开研修心得交流会
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室成员除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外,须遵守下列制度。
一、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科研课题、课堂教学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坚持自觉学习和自觉反思,并做好学习活动记录。
2.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二、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主持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三、交流制度
1.名师工作室定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2.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开辟名师对话、优秀案例选登、名师风采等栏目,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和辐射效应。
3.工作室成员不断发挥工作室中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出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
4.认真做好“传帮带”活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定向结对培养青年教师,培养过程规范,培养效果明显。
四、课题管理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在每一阶段制订具体的研究实施计划,及时做出阶段总结。
2.课题必须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活动记录、有阶段小结、有结果分析、有实验报告和实验鉴定。
3.每个成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多出科研成果。
4.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五、经费制度
1.学校一次性投资给工作室提供办公场地及办公配套设施。并按一定比例每期划拨办公经费。
2.工作室成员个人开展与工作室相关活动需使用经费的需书面向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提出申请,并报学校校长审核。
六、奖惩制度
1.工作室设立“工作室优秀成员”、“工作室学习积极分子”等奖项并每期评出,以奖为主。
2.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标准。
3.对于不求进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室布置的成员进行劝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