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旅——鼓浪屿繁华龙头路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行的意义 |
鼓浪屿是一座散落在厦门海域的小岛,满是闽南人闲适恬淡生活的写照。
一个上午的时间走完了几大景点,来到了轮渡码头。许是淡季,并没有人山人海,码头边上有卖土笋冻、烤鱿鱼和椰子的小摊贩,还有许多贝壳做成的工艺品。他们并不吆喝,只是安静地坐着,有人买便微笑着递过来,静默地宣誓着一种热情。
http://s11/mw690/74b8c828gd4aaa929c0da&690
http://s9/mw690/74b8c828gd4aaa9d849b8&690
沿着岛路,会看见渔船在劳作,据说早上的渔船码头特别的繁忙,而正值中午,依然能看见这里劳动的节奏。因为岛上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所以运输只能靠板车,这样的画面也是鼓浪屿上所独有的。
http://s14/mw690/74b8c828gd4aab0a70dad&690
http://s4/mw690/74b8c828gd4aab1560303&690
这里,是市井小民的烟火人生,悠然的景象让人忘记了时光的流淌。
在巷子中穿行了许久,阳光透过细密的树枝照下来,暖洋洋的,有些乏了。于是,一手抱着相机,一手拿着吃的开始往龙头路走。
各色的店铺在龙头路争相林立,寻觅了许久,终是去了“张三疯欧式奶茶铺”。
http://s11/mw690/74b8c828gd4ab5d7e92ea&690
店里挂有许多猫的油画,亦有许多猫的陶瓷饰品。红色和蓝色的墙漆在灯光下显得一片迷离,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很美妙,仿佛清淡之中有一抹温暖,疏离之中又显沉寂。挂在墙上用白色油画颜料写的“三不一没有店则”让每一个看见的人不禁莞尔。
据说,张三疯是主人捡的一只猫,体型足可与加菲猫相提并论,而这只猫则是“娜娜小旅馆”的常客。由于“娜娜小旅馆”和“张三疯欧式奶茶铺”是同一个投资商,所以,张三疯有幸常年居住在娜娜的小酒馆中,颇有几分小资情调。而张三疯除了每天在小酒馆中吃喝玩乐以外,那便是与邻居家的小狗厮混。按照奶茶铺的资料来看,张三疯曾多次险些与邻居家的小狗私奔,若不是大海的阻隔,也许它们早早地便逃离了这座岛屿。
http://s14/mw690/74b8c828gd4ab60e3499d&690
http://s4/mw690/74b8c828g04eb1dcb3043&690
当然,这些都只是商家为了谋取利润整合出来的小故事,但是,就是这种颇具小资情调的特别味道才为娜娜赢得了更多顾客的喜爱。很多人,去娜娜小酒馆喝酒,也许只是为了一睹张三疯的“芳容”。
走出“张三疯欧式奶茶铺”又去“赵小姐的店”。
http://s12/mw690/74b8c828gd4ab680328db&690
这里,是完全不同风格的装修,古朴厚重的颜色在店里铺展开来,略显昏黄的灯光让店内显得温暖。墙上满是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下还挂有民国时期的大锁,桌椅板凳皆是暗哑的红漆,成就了怀旧与温暖的主题。这里的馅饼盒子也不似别家那般带有复杂的广告图样,简单的墨绿色字迹,远远看去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有种读不出的经典韵味。
离开“赵小姐的店”的时候,偶然望见门柱上镶嵌有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漂亮的草书写着:怀念祖母的馅饼,纪念儿时的鼓浪屿。简短的字眼有着别样的温馨感觉。即便知道娜雅、娜娜、张三疯和张小姐都是同一个投资商,商业味很重,但仍然被这样的主题和装修吸引着。
这里有很多特色的小店,比如“隙屋”蒙尘的照片和手绘明信片,或者“岛”门前可爱的盆景,还有“茶语时光”木质的招牌和泛黄的色泽。这里有喧嚣嘈杂的菜市场,亦有装修独特的幼儿园,还有属于时间沉淀的各色记忆。这里,铺满了历史的味道,在斑驳的时光里温暖而明亮。很多人不喜欢龙头路的商业与喧嚣,但换种角度去看待这里,只有切身地去体会和融入,才能真正体会到烟火人生中的这份优雅与闲适。
http://s11/mw690/74b8c828gd4ac3d69d7ea&690
http://s13/mw690/74b8c828gd4ac3e25fcfc&690
http://s14/mw690/74b8c828gd4ac3895182d&690
http://s11/mw690/74b8c828gd4ac397d6f3a&690
http://s9/mw690/74b8c828gd4ac3a49f608&690
http://s15/mw690/74b8c828gd4ac3b12934e&690
http://s11/mw690/74b8c828gd4ac3bbeb38a&690
http://s12/mw690/74b8c828g04eb3dcb3e8b&690
香港素有“楼上书店”的传统。因为港岛租金昂贵,利润微薄的书店之后“移师”楼上。繁华的闹市区里,哪管楼下是GUCCI专卖店还是牛杂汤铺,楼梯之上便是小小的书店,满室纸墨清香。
蘑菇咖啡旅馆大概也是如此,名字也显得名副其实。室外的露台晒晒太阳正好,点了一杯拿铁,坐在为暖的阳光下,听着风带来的汽笛声,简直想嘲笑一下楼下行迹匆匆的游客,都到了鼓浪屿,还不停下脚步吗?
懒散的在这个露台上晒了一下午的太阳直到感觉夕阳伴随海风带来的一丝丝凉意,龙头路的热闹和迷失鼓浪屿小巷的幽静反差蛮大。两天时间让我感受不同的鼓浪屿。鼓浪屿的字典里好像没有匆忙这个词,处处透着一股悠闲。小小一个鼓浪屿就出了如林巧稚、舒婷等许多名人,但想想没有我们这些游客,一个幽静的小岛,转过一个弯就能听到屋里传出的琴声,是多么美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