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一节课的八个要素
(2012-09-09 16:58:00)
标签:
学校教育 |
备好一节课的八个要素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备课有以下“八备”。
1.备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1)掌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要求。
(2)掌握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教学性质、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要求。
(3 熟悉考实说明。熟知中(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通晓中(高)考试题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范围。了解本学科中(高)考的要点、热点和难点,把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紧密结合起来。
2.备教材
(1)通览教材。宏观掌握教材,通晓初(高)中三个学年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熟知教材每段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在大脑中编织和设计知识链和能力网。
(2)掌握重难点。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忌雨过地皮湿,浅尝辄止。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编写理念和重点内容。设定教材重点和难点依据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素质方面的作用、在中(高)考中的位置和学生掌握难易程度。
3.备学情
(1)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差异。
(2)了解学生知识差异。了解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差异。
(3)了解学生学法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差异。
4.备教学目标
(1)备学年目标:制定每学年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
(2)备学期目标:制定每学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
(3)备模块教学目标:制定每模块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
(4)备课时教学目标:制定每课时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
5.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教学整体思路设计和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两个方面。
(1) 教学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主体脉络和主线,是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三个方面来决定的。具体包括教学措施编排组合、教学知识衔接过渡、教学知识详略确定、重点和难点确定、讲课和训练安排、评价和反馈安排、补救措施等。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纵向和横向脉络。
6. 备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使用。 教学方法设计要量体裁衣,优选活用,要多样化,常教常新,切忌死板单调。
(2)教学手段采用。 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如教具、多媒体教学、例题、例句、练习题、图表、板书等。
7. 备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基本功过硬,教学才能受学生欢迎。
8. 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