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新建才媛纪略

(2018-08-02 11:14:49)
标签:

转载

 

王咨臣

新建历代不仅有奇男子、名儒豪杰,亦且有大家闺秀、巾帼英雄。她们爱好读书,通经史翰墨。有的工诗词,能文章,成为著名的诗人或词人;有的精绘画,工书法,善鼓琴,晓音律,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或音乐家;又有的精女红,工刺绣,善纺织,成为著名的能工巧匠。“妇女半边天”,在祖国历史上,她们的名字是不能抹煞的。但在封建社会,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缚,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以致许多有才华的女子淹没无闻。即使走向社会施展才华和抱负的,也属凤毛麟角。只有社会的进步,女子才有和男子一样的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天地。我小时候读过许多省、府、县志,诗文总集和别集,闺秀诗话和词话,柳絮闺阁专集,美不胜收,编为《江西才媛纪略》一书,以发潜德函光。其中我们新建才媛确亦不少,兹特辑出来,为才女树碑立传。是为志。

小龙女

龙女姓名未详,宋代新建人。家于吴城山。幼好读书,通翰墨,工诗词。家境贫困,生活潦倒,颠沛流离。尝至湖北荆州江亭,有感而作词一阙,题于亭柱间:“帘卷曲栋独倚,江展暮云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教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题毕,遂投江而死,年仅十六岁。此词为人传诵,即以《荆州亭》而名,或名《江亭怨》。后分宁(今修水)黄庭坚过荆州,登亭见词,潸然泪下道:“似为余而发者,笔势类女子。”又有“泪眼不曾晴”语句,疑其已死。是夕,果有女子入梦道:我家新建吴城山,附舟至此,登江亭有感而作,投水死,不意公能识之,庭坚惊觉道:“必吴城山小龙女所作。”

于大妻

大妻姓名未详,明代新建人。嫁同里儒士于为妻。幼好读书,通翰墨,工诗词。大本姓许,旌阳族人,得仙道后始改姓于。夫妇偕隐西山下,以诗词唱和相乐。于大尝赋诗述志道:“自从府明升仙后,直入尘寰直至今;不是戴名混时俗,卖柴沽酒贵无心。”妻亦赋诗和道:“醉午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卖生药,那个西山是我家。”

安福郡主

郡主姓朱氏,名未详,明代新建人。宁靖王奠培女,嫁山东曲阜宣圣五十八世孙孔景文为妻。天顺元年(1457年)封为安福郡主。通书史,工草书,笔势遒劲,无花骨欹斜神态。亦能属文,尤长于诗。来归孔门,与景文联章赓和,多有警句,如《柳眼》句云:“半开还半闭,窥尽满江春。”数十年如一日,积成卷帙,颜曰《桂花轩诗集》,刊刻行世。

吴采鸾

采鸾,明代新建人。西山吴真君女,嫁与文萧为妻。好读书,亦能诗,有仙骨。先是,瑞州府高安有崇元观,为丁义女秀英炼丹场所,采鸾因往就学。后有一青年人文萧,中秋日至新建县寻幽访胜,见有一妹歌词云:“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将文萧驾来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诗意若与己有深情夙缘似的,遂相与携手下山,归至钟陵。采鸾手抄写《唐鉴》以为话。传夫妇一世,各跨一虎,登峰峦而去。

杜漪兰(1621—1681)

漪兰字中素,清初吉水人。嫁与新建熊文举为妻。性聪敏,好读书,通经史,能诗文,尤工诗余。与文举(雪堂)及李梅公、朱中楣、徐湘苹诸友好唱和相乐。如《南乡子和陈国夫人徐湘苹送别》云:“数载觅清光,万里家山别路长。尺素裁书云锦样,流觞,半是兰亭笔墨香。彩竖牙樯,力敌秋风薜荔裳。寄语瑶池会阿母,情伤,把酒叮咛看雁行。”又《杨花调寄菩萨蛮》云:“飞绵糁径无消息,因风领管东南陌。小榭正无聊,浸天作雪飘。疏帘愁未卷,浪迹萍踪远。无怯点池塘,萍浮总渺茫。”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前后卒于家,终年61岁。著有《耻庐集》一卷,附刊于熊文举《耻庐集》后行世。

王  氏(1690—1768)

氏名未详,清初原籍江宁秣陵关人。嫁与新建双港裘君弼为副妻。生长名门,自幼通书史,能诗文。年十七,来归裘门,夫妇闺中唱和相乐。君弼笃志力学,青灯佐读,搜辑甚富,相互研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君弼成进士,授知县,擢刑科给事中,补教习。五十一年(1712年)生子曰修于史部官舍。六十年(1721年)君弼卒,曰修方十岁,矢志抚孤,躬自养教成人,学问渊博,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入翰林,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政绩卓著。迎母就养京师。生平无嗜好,中年以后,不复事女红,惟日手持一卷,朝暮阅读不辍。尤爱摘抄古名臣事迹,时时为曰修讲述。每一次转调官阶,即以勉报国恩为训。所著诗稿甚少,有《赠万年洪贞女》一首:“乙身化蝶总非真,谱入情缘亦可人;未似洪娥清静好,白头犹是女儿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九月病卒于京,终年79岁,赠一品夫人。

吴  

氏名未详,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兵部侍郎曹师为妻。幼读书,通经史,能诗文。年十六,来归曹门。闺中唱和相乐。仅生独女慎仪,髫龄便授以五经,躬自课教,并诗及唐、宋词,有名于世。

曹慎仪(1780—1848)

 慎仪字叔惠,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顾待郎清昕为妻。礼部尚书秀先女孙,兵部侍郎征云蒲女。髫龄从母吴夫人授五经卒业。比长,更就外傅仪征汪德全,更授《全唐书》及宋人词集。日久,女红之余,既性耽吟咏,尤工诗余。汪德全序其《玉雨词》云:“至到者虽《漱玉》断肠诸集不能过。”其夫清昕亦当世才士,夫妇闺中唱和相乐。如《关山青·听雨》云:“雨丝丝,漏迟迟,帘幕低垂枕独欹,闻吟听雨诗。响荷池,戛梧枝,香冷灯昏梦觉时,愁心只自知。”幽韵清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终年69岁,著有《玉雨词》一卷,汪德全序而刊之行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徐乃昌复刊入《小栾室刊刻闺秀词》第一集中。

陈  氏(1820—1888)

氏名未详,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儒生奇中为妻。幼读书,工诗文,来归李门,生子四人。年三十九,夫死后矢志抚孤,赋《自悼》诗以明志:“镜破菱花折,鸾飞翅羽兮;事姑崇孝谨,教子历辛勤;已夜机声倦,孤灯照古文。”教子、孙均有义方,长子谐饮大宾,孙凌云应新建县学试,中式痒生。光绪十四年(1888年)卒,终年69岁,著有《诗稿》,藏于家。

张玉仪

玉仪,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程伯明为妻。幼通书史,能词。年十六,来归程门,奈伯明年少,好为挟妓冶游,尝讽以诗云:“歌午楼中列绮筵,等闲花草亦姻缘;可曾记得痴情性,郎不归来妾不眠?”脱口出,自具真挚神韵。然其他作品则另种风格。如《咏瀑布》诗云:“此邦不少好山水,第一香炉峰上泉;万串明珠千尺练,海风吹挂蔚蓝天。”意境豪放,诚可谓“呢呢儿女语,忽然变轩昂”,别具一格。

傅朋秀

朋秀,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万文章妻。幼通书史,能诗文。雍正元年(1723年)6月朔日来归万门。翁痛姑跛,两叔尚幼。甫六月,夫文章不幸溺水死后,善事翁姑,抚育两叔。越八年,两叔皆受室。未几复遭母丧,自为文以祭之道:“母既先逝,儿亦先亡!”亦于夫死忌辰赴水死。

朱淑真(1790——1842)

淑真字兰如,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里卢同妻。幼通经史,工诗词。年十六,来归卢门,夫妇闺中唱相乐。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年,著有《藏真吟草》一卷,三十年(1850年)中州张旭奇白玉堂校刊行世。

帅翰堦

一作翰阶,字兰娟,清代奉新人。嫁与新建双港裘第元为妻。浔州知州家相女孙,州同焕女。幼承庭训,好读书,通经史、唐诗、宋词,喜吟咏,与姊妹兄嫂,咸以诗词相尚,极唱和之乐。有《春日和大嫂韵》《寒月和二嫂韵》《采菊和三妹凤娟韵》《中元夜哭伯仲两兄》诸诗,意境亲切。年十六,来归裘门。夫妇相敬如宾,唱和相乐。多纪时令诗作。如《立春》《七夕》《冬晓》诸诗,深有韶华易逝,岁月蹉跎之感。如《早凉词》云:“吟哦独自绕疏林,林外浮烟一径深;树杪残蝉正愁绝,谁家又送捣衣砧。”著有《绿荫红雨山房遗草》一作《绿荫红雨轩诗抄》一卷行世。

程福兰(1830—1892)

    福兰字纫秋,号佩芬,清代新建人。嫁与宜黄黄秩模四弟秩柄为妻。两湖总督采季女。幼承庭训,通经史,工诗词。年十六,来归黄门,夫唱妇随。筑红薇花屋于百花洲畔,纵览四时景色,唱和相乐。有《东湖》纪事诗云:“百花洲畔柳垂青,月点波心夜放四面荷花香袅袅,渔歌一曲隔舱听。”清明时节,南昌儿童于百花洲上竞放风筝为乐,有《纸鸢》诗云人:“一望穿云去,飘飘在碧空。影移飞鸟外,弦响玉霄中。远放凭绳系,高超任羽丰。浮沉依掌握,披拂任春风。”描绘可谓有声有色。三月春尽,又有《送春词》云:“青春去兮何时归?白日出兮扬光辉。蝶寻花兮花满地,山叠翠兮翠侵帏。堤柳垂兮风扬扬,雨后晴兮岚气瘴。绿生惨兮江复愁,春已去兮独惆怅!”意境豪放。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病卒于家,终年60余岁。著有《红薇花屋诗抄》一卷行世。

裘  

玉字无瑕,清代新建双港人。嫁与同里某家子为妻。汉阳同知行恕女孙,江苏阜宁知县增庆长女,云芝、纫兰姊。性聪敏,喜读书,工诗词,与诸妹唱和相乐,有《赠寿云芝妹》诗句云:“松柏心坚春自老,蕙兰风冷月初沉。”意境高而对仗亦极工整。年五十有二卒,著有诗稿一卷,今已散佚

裘纫兰(1835-1895)

纫兰字佩秋,清代新建双港人。嫁与宣化知县南昌黄维为继妻。汉阳同知行恕女孙,江苏阜宁知县庆增三女。幼承庭训,性聪敏,通经史,工诗词,与玉、寿二姊相唱和,积稿盈把。年十六,来归黄门,与维闺中唱和相乐,构怡然阁,日事吟咏其中。有《夜雨》诗云:“风吹落叶满闲庭,夜雨声声未肯停。着地暗滋秋草绿,和泉浓洗暮山青。谁家剪烛窗前话,几处垂帘枕上听;四野鸡鸣犹未已,灯花初尽梦初醒。又《秋夜》诗云:“四野静无声,遥天一雁鸣。叶随秋气落,灯映纸窗明。飘泊悲前事,萧骚惜此生。鱼书空有恨,何处诉离情。”因夫维常宦游于外,音书难达,故云:“闺中景色绝佳,颇足为乐。”有《夏景闺情》云:“梧庭院启窗纱,曲曲栏干整复斜。恰称晚凉新浴罢,鬓云斜压素馨花。”生子德坊,官到直隶候补道。能世其业。年六十余卒于家,著有《怡然阁诗抄》一卷行世。

裘  寿

寿字云芝,清代新建双港人。许字山西介沭县武福魁为聘妻。汉阳同知行恕女孙,江苏阜宁知县庆增次女。幼承庭训,通文史,好读占验诸书,善六壬课。福魁年十五即病死,寿闻讯,留居母家,誓不再许嫁他人。以针凿微薄收入以自活。其姊裘玉赠诗有句云:“松柏心坚春自老,蕙兰风冷月初沉。”因山西路途遥远,终未能得归武家。年42岁卒。著有《云芝诗草》一卷藏于家。

裘  氏(1709—1788)

氏名未详,清代新建双港人。嫁与分宜附生严秉玮为妻。上舍曰栋女。性淑顺,幼承庭训,濡染家学,知书明大义,通翰墨,能诗文。年十七,来归严门。越年举一子恩诠,又越二年而秉玮病逝。矢志自守,事姑梁宜人以孝,生葬克尽礼节。严于课子,六岁,亲授以书,并诫道:“若汝耽嬉戏,不事诗书,你父九泉有知,亦不瞑目!”恩诠亦能深体母训,以俊秀补国子生。孙升选国学生、恭邑庠生,名噪黉序。曾孙、元孙林立。乾隆五十一年(1788年)卒于家,终年80岁。

萧柔贞(1821—1855)

柔贞,清代高安人。嫁与新建大塘附贡生翰林院侍诏程迪蘅为妻。前署河南开封知府元吉女,云南布政使翰林院编修浚兰妹。幼承庭训,通经史,工诗词。尝随兄出游裕州,客居旅店,有《望月》云:“云淡星稀月渐高,不堪惆怅倚帘茅。关山空掩明妃镜,陇水谁怜蔡女毫。鸟讶残晖啼树杪,马惊素影踏空槽。翩翩悬旆心无定,来日春风渡宛桥。”年十六,来归程门。迪蘅不事诗书,纵情声色,屡规劝不从。尝作《梅妃》以明志云:“态妒罗浮品,才清雪月丛,秋纨悲汉殿,春梦惜隋宫;赋罢流莺语,妆残杜宇红;马嵬芳草路,应亦羡楼东。”后遂愤而绝食死,终年35岁,著有《漱玉轩诗钞》一卷,翰林院庶吉士邑人万良序而刊之行世。

胡  

氏名未详,清代新建人。嫁与同邑诸生王应钟为妻。幼读书,通翰墨,能诗词。年十六,来归王门。年二十六,生子宇治。夫应钟卒,矢志抚孤,尝自铭于座右云:“生死存吾道,冰霜见我心。”及病笃,犹以手画“忠厚奋志”四字以喻其子。子后亦为新建县学诸生。

曹贞女(1800—1861)

女名未详,清代新建港口人。贡生群玉次女,母彭氏所出。幼有痫疾,父母剧怜爱。稍长,父教以识字,辄颖悟异常人,自能遍读诸书,通其义,且喜好吟咏,父母均甚奇才道:“此吾家不栉进士!”喜甚,欲为许字名家。女闻后,坚誓不从,愿以终身奉事父母,父母遂莫之强。父死,母亦寻疾,女刮股以进得愈,卒获天年终。毕生及离父母膝下五十年。所居曰:“小荔雨轩”,居恒以吟咏自娱,积稿凡数百篇。咸丰十一年(1861年)卒,终年61岁,著有《小荔雨轩诗集》一卷行世。

熊以梅(1870—1950)

以梅字德贞,号晚香,民国新建仙里人。嫁与同邑庠生王锡藩(字少华)为继妻。清国学生集廷季女。幼承庭训,长就外傅,与同里杨增崇、熊以康诸人同受业于名进士鲁藩之门。通《女训》《文选》、唐诗、宋词诸书。善女红,工刺绣,能随意绣出花鸟、草虫、人物,尤精蝴蝶,栩栩如生。年二十二,来归王门,与锡藩青灯佐读唱和相乐,常至午夜不休。谓锡藩曰:“君青年正有为,宜力图进取,再捷秋闱,以报效祖国。”锡藩感之曰:“吾得妇矣!”于是攻读益苦,方冀有所进取。值戊戌(1893年),德宗采康、梁之言,维新变法,废科举,兴学校,庶政大行。复谓锡藩曰:“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既上变法图强,君变宜弃八股,改习时务,以求报国之道。”锡藩欣然从之。购时务书,《新民丛报》数百卷研读不缀。迨八月,西后复听政,新政悉废。又以清季外交失败,端在闭关自守,墨守成法。值此西学东渐,实非变法不足以图存,仍主锡藩独行其志,以备将来世用。后锡藩应乡试,竟屡荐不售未得用于世。讲学乡里中,而处之泰然。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锡藩卒,家境益苦,常虑饥寒,以锡藩遗书课教季子,使能继承父闰。1950年2月卒于家,终年81岁。 

左又宜(1876—1972)

又宜字鹿孙,号缀芬,清代原籍湘阴人。嫁与新建夏敬观为继妻。太傅文襄宗棠女孙,子建孝勋长女。秉质聪明,群经章句,通晓大义,旁涉艺文诗词,吐辞妍妙。精工刺绣,勤俭自持,亲操井臼。年二十八,来归夏门。时敬观服官江南,纵览坟典,不废诗词。夫妇相谐对榻唱和,冥索神开,移时即已成章。因幼善刺绣,凡山川、花卉、虫鱼、禽兽、人物之类,脱手缣幅,巧合天制。尝绣《三村桃花图》,缀敬观《蓦山溪词》于其上,观者莫不赞叹。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仓卒间携子女自姑苏移家沪上,警哄交至,遂染沉疴,11月3日卒,终年37岁。著有《缀花阁诗》一卷、《缀芬阁词》一卷。敬观为《左宜人行状》及陈三立撰《左宜人墓志铭》附于卷末刊刻行世。前有诸宗元序及陈诗题词。

蔡恒懿(1879—1911)

恒懿字荔生,清代新建大塘人。嫁与南城刘鸣涣为妻。湖南按察使希孙女,广东兴宁县知县光岱女。九岁亲丧,赖祖母陈夫人抚育成人,十分怜爱,为延师授书课读,辄能知大意成诵,并能作诗对。年十八,来归刘门。鸣涣字舜,亦世家子,能诗文,闺中唱和相乐。事舅姑,侍妯娌,针绣操作,罔不称职。寒夜青灯佐读,事女红市钱助膏火费,内外井然,入几,鸣涣应南城县学试,补博士第子员,以州同需次湖南,未法政学堂任教席。代夫课子。舅姑即殁,综理家政,不遗余力。宣统三年(1911年)7月24日卒于长沙,终年32岁。著有《荔生诗文稿》一卷隐于家。

欧阳枬(1890—1982)

字寿石,号卿,现代彭泽人。嫁与新建港口曹取言为妻。润生女孙,述女。家富藏书。姐妹五人,父死,姐妹先后相继于归,而已独待字闺中。幼承庭训,长就外傅,能诗文,工书法,娟秀可喜,时人莫不称赞。民国初年(1912年)毕业于高等女子学堂,任教于江西女子师范学校。黄承嘏、承曼、陶端柔、周涵真诸人皆为入室弟子。时学校有教师曹女史,新建港口人,世代书香,亦能诗文,相互唱和,称刎颈交。曹女教师有兄名取言者,一名巨源,亦工文学,早岁游学日本,习纺织,学成归国。曹女教师遂为作伐,与取言结婚。夫妇唱和相乐。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抗战事起,日机滥炸南昌,夫妇遂相偕走避彭泽家中。一日,取言独外出迷途,突遇日军,竟以日语痛斥其侵略,遂为所害。以夫既死难,南昌又告急,遂南走吉安、泰和间,与门人周涵真任职于江西省妇女指导处。抗战胜利后返南昌。解放后,任职江西图书馆,整理古籍。未几,调庐山图书馆,以气候寒冷,复返省馆。1955年,以年老体弱退休。与巴怡南、魏志学、程雍、吕小薇诸女友唱和诗词,研究佛学。一日午夜,有邻居夫妇因事相殴斗,夫以刀杀其妻。妻大呼救命,被惊醒,跃起以身护其妻,得不死,而已竞被伤数刃,负重伤。平日多素食,讲究养生之道,故得长寿。1982年10月7日卒于省寓,终年92岁。著有《寿石诗文稿》若干卷藏于家。

吴文冲(1903—1942)

文冲字觏渠,民国因籍徐州邳县人。嫁与新建刑部主事书画家熊腾为副妻。性亢直,耽翰墨,始见腾画,惬若夙契,北面请执弟子礼,致力绘事,数年学大进,笔意雄浑,豪放不可绳,尝钤“乱头粗服”小印以自示志曰:“学者好言南北宋,徒滋门户之见,吾其终于华原北苑间乎!”腾晚年精力已衰,每有作,多出其手,人莫能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病犹强,起作山月小册遗其子,子未归,未几竟卒,终年40岁。作有《觏渠画稿》数卷藏于家。

程  雍(1900—1965)

雍字佛肃,民国新建大塘人。嫁与同里度支部七品小京官毛玉麟之子为妻。清进士荆州太守道存季女。幼承庭训,通经史唐诗、宋词,好吟咏,性至孝。父道存官州太守,值1911年武昌起义,民军围城甚急,满军欲尽屠荆、沙居民以泄愤,道存遂断一指血书“断指救民”四字致满年,晓以大义投诚,民军遂解围,保全荆,沙人民财产以数万计。尝题《断指救民图》有句云:“当时来见艰难状,今未披图重揣摩;海内名流题咏遍,墨痕翻比泪痕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抗战年兴,只身逃走泰和、遂川间,骨肉分离,备尝艰苦。兄程论可以父道存遗稿授之曰:“余忝居政府,一命若与祸害,义不苟免。一身足惜?斯编乃先人心力所萃,故不可与我共存亡,你其为我善藏之!若能早日刊行,则尤足补我缺憾矣!”遂诺而敬爱之。因制厚布襄为裹固扃于笥中。寇至,辄先诸长物以行,夜以当枕八年转徙流离,未尝一日或离。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抗战胜利复员返故里,三十七年(1948年)秋8月,又将父遗著《可乎可不可乎不可轩诗》及《唐律通韵举例》,手自写定,铅印行世,分赠全国各省、市及大专院校图书馆。解放后,以年老体弱退休,家居南昌一陋巷中,杜门谢客,旧日亲友,消息多断。1964年,因赓和王咨臣所编《南昌百花洲并蒂莲诗卷》,至为旧友黄承嘏、陶端柔、魏志学、吕小薇诸人所获悉,乃日相过从,论诗唱和无虚日。自谓其乐平生未曾得有。谁意越年(1965)3月以脑溢血病卒,终年66岁。同里王咨臣为搜其遗稿,辑为《巢仙阁诗草》一卷藏于新风楼。

夏慧文(1905—1948)

慧文,民国新建县桐冈人。嫁与某家子为妻。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平民国学校、财政学院讲师、国立北平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所造就经济、财经人才甚多。

夏湘苹(1911—1942)

湘苹,民国新建县桐冈人。嫁与江西省党部主任委员梁栋为妻。通书史,善文辞,通经世之学。于国共合作,八年抗战工作多所致力。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以疾卒于泰和,终年32岁。

蔡远彤(1911—1987)

远彤字岱梅,现代新建大塘人。嫁与戏剧家南昌熊式一为妻。父敬襄,断指创办义务女子职业学校及蔚挺图书馆,收藏古籍、文物极富,尤以所藏江西地方志为全备。幼承庭训,早年于义务女校毕业后,复负笈北上,考入某大学习戏剧。值式一亦就读北京大学,遂与相识结婚。式一毕业后,复相偕赴英国伦敦,尝编导演《王宝钏》一剧,演出于英国皇家剧院,获利甚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归国省亲。“七七”事变后,仍偕式一赴英国伦敦,从事戏剧及著述工作。凡五十年,生子女六人,均毕业于牛津大学,散居于伦敦、北京、纽约、香港等地,从事大学教学工作。近年来,式一独留居香港,创办清华书院,自任院长,为中国赴英、美留学生补习中文及英语,培育人才。已则与一子仍留居伦敦。1987年3月卒,终年77岁,著有《岱梅戏曲、文稿》若干卷藏于家。

熊木兰

木兰父名术宜,字木兰,号雄征,民国新建清溪人。嫁与同里研究员王迪诹为妻。清举人森甲女曾孙,法学士逸卿妹,教授德基从妹。性聪敏,幼从兄逸卿读书,通文选、唐诗,好吟咏。每作多有警句,然秘不示人,随意弃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来归王门。时已抗战年兴,赣北告急。家居月余,挥泪忍别家人,偕迪诹避寇走安福,尝赋《别家人》一诗云:“人生离别苦,挥泪出庭闱;骨肉此身远,烽烟何日归?”居安福仅半月,复偕迪诹转赴永新,闺中唱和相乐。迪诹题其《图照》云:“神趣情心态,形诸颜色中;谁云旧家女,却有似欧风。”越年(1939年)夏,应遂川江西妇女指导处工艺社之聘任教师。三十年(1941年)秋8月,迪诹应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胡先之聘,任研究部研究员,复相偕移家居杏岭。三十二年(1943年)春3月,因怀念故乡成为鬼域,有《春夜作书寄家人四绝句》云:“澄江今夜月,照我纸窗明;却忆家山路,相思万里程。”“泛泛澄江舟,苍苍槎陂月;人生无百年,六载如长别。”“春风寄愁去,一纸作家书;峰烟劳北望,桃李落花无?”“思家寄远书,琐屑字盈幅;一纸逐飞鸿,离愁满心曲。”10月举一女令英。明年(1944年)八月,迪诹应江西省立南昌乡师校长涂闻政之聘,复相偕移家万安船头坑。越年(1945年)1月,日军自赣州沿江直下。于是买舟走永丰。时值天寒地冻,瑞雪纷飞,舟行风雪中凡半月,除夕抵吉水,数日,复步行至永丰宋村。灯节后,因途中受风寒成疾,8月13日卒,终年仅26岁。著有《横磨剑室诗稿》一卷藏于家。

萧惠祥(1933

惠祥,现代新建县松湖镇肖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出生于长沙市,未婚。性聪敏,好绘画,早年毕业于长沙中学,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四年毕业后,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任教授,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著有《萧惠祥画人体》一册(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绘画作品,主要有首都机场壁画《科学的春天》,肯尼亚内罗毕卡萨那尼体育场唐三彩壁画《啊!肯尼亚!》,银川汽车站唐三彩壁画《天下黄河富宁夏》等,为世所重。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