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携程旅行网(以下简称“携程”)因销售假机票事件而被广泛关注。有用户投诉在携程上预定的机票不能正常使用,或是有票号却被告知无效,或是机票因积分兑换而无法使用。连续被爆机票不能使用,不仅将携程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机票领域内的一些“暗箱操作”浮出水面。
携程方面表示未来会加大监管力度,但这样的漏洞是否只存在于携程一家企业?除了上述问题外,机票行业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消费陷阱?业内人士表示,机票行业或许会迎来一轮整顿。
机票行业秘密
除了已经被爆出的售卖积分兑换的机票外,机票领域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近日,接连两起有关机票的纠纷,将携程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位用户是从携程网站上预定了日本飞北京的机票,但被航空公司检查到该机票是由积分兑换而来的,无法正常使用;另外一位用户也是从携程网站购买了北京赴札幌的机票,系统显示有票号,却被告知机票无效。随后,携程方面发出声明表示:两起事件均是个别供应商非正规出票造成的。目前,携程已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规范供应商出票流程,减少差错,杜绝违规机票。
对于事件的发生,携程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此前对机票代理是按比例抽查,难免会有一些供应商违规或不合规出售的机票无法被检测到,这些机票给游客出行造成了影响。而针对目前尚不能自动监控票号状态的供应商机票,携程将全部进行人工核验,确保合规,从源头上杜绝供应商违规。由于携程原因导致旅客“到场无票”,携程将在20分钟内为旅客重新预订机票,保障旅客的出行。
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了解机票行业的一些违规操作,究竟携程用户遇到的问题是否是个例?机票行业内部到底有怎样的“潜规则”呢?
一位曾经在机票行业工作了近10年的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这样的事情在机票业内并不少见,业内称之为“免票”。“航空公司为了回馈客户,会按里程数给予客户积分,用里程积分可以兑换机票。这就让一些票务代理钻了空子,用积分兑换机票,再将兑换好的机票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用户,中间的利润是可观的。”该业内人士表示,“积分可以购买,且成本远低于机票成本。以美国往返的头等舱为例,积分购买的价格或许只是3万元,但正常的机票售价在10万元左右,这中间的差价可想而知。”
正如该业内人士所说,积分买卖在业内已不是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票代理商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一些消费者的积分用不完,希望能够将积分变现,而机票代理商又希望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购买机票,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形成了积分买卖市场。虽然很多航空公司的积分允许转让,但只能是积分拥有者的亲戚使用,不过,只有少数航空公司会认真审核乘机者的身份。因此,积分兑换的机票被检查出来的几率非常低,普遍都可以正常使用。
在利润的驱使下,“免票”在业内已不是个例。上述机票代理透露,业内有公司专做“免票”生意,主要针对国际票的公务舱和头等舱,经济舱较少,因为利润没有那么丰厚。早期经营“免票”生意的一些票务代理,有些已经为自己赚取到了第一桶金,开始涉足旅游业的其他领域,“免票”生意的利润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已经被爆出的售卖积分兑换的机票外,机票领域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行业内还存在着“偷位子”的现象。所谓的“偷位子”就是利用订票系统上的漏洞,以技术手段实现用高折扣的价格购买低折扣的舱位,甚至造成航空公司的超售。比如一个航班有20个4折的舱位、30个5折舱位、40个6折舱位等,但4折、5折舱位原本已经销售完毕,但利用系统漏洞可以继续购买该折扣的舱位,最终会导致售出的机票数量与飞机原本的可承载人员数量不匹配,造成超售。
此外,像卖假公务员票、假行程单以及之前被曝光的乱收退改签费用等违规行为在机票业内也屡见不鲜。从这些违规行为或许可以窥斑见豹,机票行业的确亟待整顿。
去中介化是趋势?
追求利润是刺激这些中小机票代理违规操作的根本原因,但也与航空公司监管不力分不开。
众所周知,机票是整个旅游链条中成本较高的部分,但由于航空公司不断下调行业代理的佣金比例,由3%下调至2%,到后来的1%,使得机票成为一个利润点非常低的行业。原本机票代理商依靠航空公司的返点,可以维持一定的收入,但机票代理的佣金比例不断下调,特别是国内机票,多家航空公司均已开启“零佣金”模式。尽管航空公司会给一些大型票务代理一定的后返补偿,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其补偿的金额也与之前的佣金差距较大,因此,中小型票务代理的生存空间正在极度压缩,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乱收退改签费用为例,曾有机票代理向中国商报记者反映,一般每100张特价机票中,就会有几张机票需要退改签。目前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的特价机票如需退改签,航空公司通常都不予受理,消费者必须要通过订票网站操作。一般情况下,网站会收取高于航空公司退改签基准价的费用,这是中小机票代理商在微利下无奈的盈利模式,且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来规范中小机票代理应该收取多少退改签服务费用才算合理。而上述提到的售卖积分兑换机票等行为,也是机票代理商为追求利润而采取的一些非常规手段。
追求利润是刺激这些中小机票代理违规操作的根本原因,但也与航空公司监管不力分不开。
比如机票代理也是分层级的,分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和三级代理。一级代理直接与航空公司签订合同,二级代理与一级代理签订合同,三级代理与二级代理签订合同,以此类推。正因如此,一些三级、甚至二级代理是没有执照的,以每年3万至5万的加盟费挂靠至上级代理公司。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一旦这些代理公司出现问题,是由上级公司承担责任,但由于一级代理都有庞大的出票量,航空公司也不会与之翻脸。“比如这次携程的假机票事件,主要是平台承担了信誉责任,实际上的法律责任很难真正落实到机票代理商身上。”该人士如是说道。
但正规的机票代理是不敢做这样的违规尝试的。机票代理商环球祥腾高管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道:“作为一个正规的机票代理商,我们需要向担保公司抵押押金和固定资产,比如我们公司就有500万元现金和3套房产压在担保公司,所以我们不敢做一些违规的操作,尽管那样会赚取更高的利润。一些小型的机票代理商则不同,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跑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部分小型机票代理商钻了空子。无法支付押金的小型代理商,只拥有订票系统,最终需要大型代理商协助出票。而当航空公司发现一些机票有问题时,就会找大型代理商“秋后算账”,因此,不少大型代理商都有过被罚款的经历,但实际上这对大型代理商而言,也是有失公平的。
而机票预订系统本身具有的漏洞,也让这些机票代理商有了可乘之机。但据上述票代透露,航空公司曾经为此有过较大的损失,因此已经成立了监控小组,随时审查或抽查所有非正常状态的机票。“比如,春节飞海南的都是全价票,如果出现8折或者7折票,监控小组就会高度注意,以此避免损失。”
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小,以及监管力度不够,让机票行业内依旧存在不少乱象,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据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有近200个代理商跑路,造成中航信损失1.5亿元。在2016年、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小型机票代理商退出,但在退出前,很难保证这些小型代理商不会趁机赚一笔,因此,行业应该会有一段混乱时期。
但去中介化的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圈CEO杨巍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去中介化、去渠道化。中介机构的利润会越来越低,未来的机票销售应更偏重于平台化,只做一个信息的对接,利用流量来赚取利润。”
因此,在环球祥腾高管看来,只有不断完善技术,以及加大监管力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另有消息称,航空公司方面也已经着手研发新的订票系统,彻底解决相关的漏洞,该系统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上线。(记者 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