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面积持续下滑 国产大豆出路在何方
(2012-10-11 13:59:04)
标签:
杂谈 |
金秋季节,黑龙江新季大豆逐渐进入了收割期。美国干旱推高了全球大豆价格,加上国内大豆种植面积锐减,豆农期盼今年的大豆能卖个好价钱。但大豆种植效益仍然偏低,国产豆的种植面积仍有进一步萎缩的可能,国产豆的出路在何方?
种大豆不如种玉米
9月下旬,记者在黑龙江西北部传统大豆主产区调研时发现,往年一望无垠的大豆田,已经被成片的玉米田替代,即使在黑龙江较北部的黑河地区,大豆也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在3600万亩左右,实际可能比这个数字更少,同比降幅超过30%,而就在三年前还在6500万亩左右。
黑龙江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中华粮网预计,2012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1亿亩,较2011年减少500万亩。
业内人士认为,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归根结底是大豆的比较效益偏低。
勃利县高蛋白大豆合作社理事长胡志佳介绍,勃利县大豆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45万余亩峰值,锐减至今年的3万余亩。他告诉记者,在黑龙江北部地区,一垧地(一公顷)大豆收益仅2500元左右,而玉米的净收益高达5000多元,如果是自家的地,盈利可达上万元。“农民是最实际的,什么赚钱种什么!”
“近三年来,玉米价格上涨逾三成,而大豆价格涨幅不足一成。”胡志佳说,玉米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务工、农资、地租价格的上涨,这就造成大豆种植比较效益的不断下降。
http://www.cb-h.com/news/yaowen/2012/1011/12101194IJF0C483B77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