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民喝不起的茅台难称“国酒”

(2012-08-13 17:06:11)
标签:

杂谈


 
 
 
 

来源:中国商报 | 作者:钱夙伟 
 
 
 
  8月7日,继山西汾酒后,河南杜康发出反对公开信,称茅台高价令绝大多数国民喝不起,难称“国酒”,建议国家商标局慎重考虑是否准许该商标注册。有白酒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多家白酒企业对于茅台申请国酒的反对已达成了共识(8月8日 中国新闻网)。
  “国酒”二字无疑承载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众多白酒企业的激烈反对,当然是背后巨大的利益之争。但对于茅台,也确实底气不足。“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匹配”,这样的条件,茅台是否具备暂且不论,因茅台高价令绝大多数国民喝不起,而难称“国酒”,这一理由,却完全可以成立。
  在笔者的理解中,“国酒”应是绝大多数国人喝得起的。比如,伏特加被称为俄罗斯的国酒,不少俄罗斯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甚至边走边喝,这除了表明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喜爱,更因为伏特加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是喝得起的,所以是当之无愧的“国酒”。
  然而,茅台几乎已经成了昂贵的代名词。事实上,国人也早已将其视为奢侈品,53度飞天茅台经过近期跌价后,目前在市面上的普遍价格依然在1500元以上,一瓶的价钱或等于一个打工仔一个月的工资,又有多少人喝得起茅台?
  而且,现在的茅台,不仅绝大多数国民喝不起,同时也被列入公款消费的禁令之中。而可以上酒的公款消费,如果不能上茅台,于“国酒”,其实也是个讽刺。
  显然,现在的“国酒”称号,已经背离了本义,几乎就成了“令绝大多数国民喝不起”的酒的代名词。实际上,茅台也正是凭借“国酒茅台”的“自行宣传”,从1988年以前仅售8元一瓶,翻了不知多少番。
  据称,茅台现在走的是高端路线,而一旦拥有“国酒”的正式名分,更加地“高端”或不可避免。然而,当大部分的国人,只能望“国酒”兴叹,或者只能“出一次血”般地品尝,这样的“国酒”,实在是名不副实.

http://www.cb-h.com/news/zs/2012/813/12813409C8E3F8H0I6520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