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大省难敌招生计划的厚“京”薄彼
(2012-07-26 12:41:34)
标签:
教育 |
日前,北大、清华在北京的高考招录工作已经结束。据统计,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扩招33.6%,清华在京总扩招达45.3%。生源量巨大的省份和地区很多,但这些地方的学生读北大、清华的机会可谓高度稀缺。两所高校身处北京,扩大在京招录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平问题的担忧以及对“异地高考”的讨论。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在河南调研时透露,《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已获国务院同意,将由教育部等四部委适时发布。意见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来确定具体方案。官方透露的信息让公众再一次对异地高考方案展开“猜想”。
异地高考呼声迭起,源于不断涌入城市生活的随迁子女数量激增。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另据统计,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达到997.1万。其中,在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的分别占77%和80%。
7月11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的8名律师联名向教育部发出《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信。他们在调查各地高校在全国的招生计划后发现,位于北京的很多部属高校在北京当地的招生名额要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严重高于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四川等这些参加高考人数数倍于北京的高考大省。这对于这些高考大省的莘莘学子来说,带有强烈的地域歧视色彩。
反地域歧视日渐高涨
“近日,我们搜集了15家北京部属高校的全国招生计划,做了一个调查统计。统计发现,这些位于北京的部属高校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他们给北京本地的招生名额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方。例如,北京大学在北京本地计划招生612名(含文理科医学部),而在河南则仅仅招录108名,在安徽只计划招录45名;清华大学在北京计划招生203名,在河北、安徽分别只计划招录54名和65名;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计划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只有64名。”
8位律师在建议信中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部属大学虽然位于北京,但仍然是全国人民的大学,其招生不应厚此薄彼。各高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教育传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性日渐增强,“招生计划”式的教育也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而且,现在很多部属高校本地化趋势明显,其招生计划明显带有地域歧视色彩,这使得部属高校的本地考生享有十分优厚的特权,而其他地方的考生则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发现,2012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虽然相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河南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仍然达到了82.5万人,高居全国地方省份参加高考人数的榜首,河北的人数是45.93万,山东55万、湖北46.2万、四川53.8万、安徽52万。而北京2012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7.3万,不及河南报考人数的十分之一。”
更多点击:http://www.cb-h.com/news/gc/2012/723/12723349886BJFJ9A63250.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