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亟须一场“去行政化”改革

(2012-06-20 12:55:42)
标签:

杂谈

那边厢,欧洲杯激战正酣,这边厢,足坛反腐打黑进入收官阶段。6月13日,一批足球反腐扫黑案件宣判:原足协副主席南勇、谢亚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前国脚申思被判有期徒刑6年,祁宏、江津、李明分别被判有期徒刑5年6个月;原中国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邵文忠被判有期徒刑15年(6月14日《新京报》)。
  足球与诺贝尔奖,堪称中国人的两块心病。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创造出世界第二的GDP总量,拥有世界第二的财政收入,我们真的没有理由搞不好足球。中国的企业不差钱,并且愿意在足球上大把花钱,君不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远万里去赞助西甲、英超球队,把钱砸在人家的赛场上;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同样财大气粗,不惜以千万欧元年薪请来名教头里皮,到中国“养老”的阿内尔卡拿着比梅西还高的薪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球迷群体,他们熬夜欣赏别人的风景,远涉重洋追寻球星的脚步……我们有钱,有球迷,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在足球市场,拥有发展足球产业的强大优势,我们没有理由搞不好足球,但我们的足球一直搞得很糟糕,这不得不让人备感惋惜、扼腕长叹。
  曾有人将之归结为人种问题,可是,日韩足球崛起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种不是问题,至少不是最大的问题。随着中国足坛赌球、黑哨、腐败黑幕被拉开,人们终于知道中国足球的病症所在:打假球、吹黑哨、行贿受贿,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里,足球怎么可能搞得好!从足协官员到俱乐部老总,从裁判员到运动员,中国足球全方位溃烂,烂到了骨子里、根子上。回想这些官员当年在主席台上正襟危坐,这些球员当年在赛场上意气风发,让人恍如隔世,五味杂陈。中国的球迷,恐怕是世界上最憋屈、最悲催的球迷。
  反腐打黑之后,中国足球该走上阳光大道了吧?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足球腐败说到底只是病症,而病根在于足球管理体制。中国足球说起来已经实行职业化,职业联赛也搞了近20年,但事实上仍在按照行政管理方式管理市场化的职业足球,以行政管理替代法制化和民主化管理,以旧模式管理新东西,怎么可能管得好。以足协为例,它本应是独立性很强的社团组织,足球发达国家的足协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服务于俱乐部和球员,而不会惟权力马首是瞻。但在中国,足球协会与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直属单位,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集决策与执行于一身,管办不分,政企不分。在这种模式下,三任足管中心主任兼足协副主席出问题,几乎是必然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烂一点下面就会烂一片,中国足坛假球、黑哨横行也是必然的。
  所以,足坛反腐打黑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反思和改革足球管理体制,破除管办不分的痼疾,避免行政权力过多干涉足球市场。中国足球亟须一场“去行政化”改革,无论是基于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基于中国足球失败的教训,“去行政化”都是搞好中国足球的不二选择。我们拥有搞好足球的诸多优势,在某种意义上,现在就差改革足球管理体制这个“东风”。期待这场变革早点到来,期待中国足球能够脱胎换骨,涅槃重生。(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