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9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茂名会出现多个“三假”干部?

(2012-05-24 12:45:23)
标签:

杂谈

据《信息时报》报道,茂名代表团在审议广东省纪委报告时对茂名出现的系列腐败案进行了热议,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林浩坤更是披露了部分当年在查处茂名腐败大案背后的隐情,比如,很多干部有“三假”,即假年龄、假学历、假计划生育证明。
  茂名腐败大案由于腐败官员人数众多而闻名,没有想到还有很多“看点”,如“三假”干部。看来,只要我们深入调查、认真反思,每一起腐败案都可能会有很多重大发现,成为生动的反面教材。比如,“三假”干部的出现对我们就有很多警示意义。
  之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假”干部,要么是年龄造假,要么是学历造假。然而,在茂名竟然存在“三假”干部,而且还是很多人,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显然,无论是那一种造假,都是对公民知情权和社会公平的伤害。这究竟是干部造假水平提高了,还是监管监督机制倒退了?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而且,“三假”或许还是表象,背后有可能隐藏着更多秘密。比如,假计划生育证明是否意味着官员还有“二奶”、“三奶”?否则,为何要开假计划生育证明。再比如说假学历,是否意味着某些部门就需要假学历或包容假学历,所以对假学历不加鉴别?大家知道,假学历是很容易鉴别的。
  既然茂名大案是腐败大案,自然是权力缺少监督导致的腐败。同样,权力缺少监督也造成了“三假”干部。在笔者看来,“三假”干部大量出现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权力缺少监督,造成了“假选拔”,“假选拔” 造就了“三假”干部。
  众所周知,我们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也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干部选拔任用,并有民主监督等程序如任前公示,以确保“选对人,用对人”。但从“三假”干部现象来看,相关制度、程序、部门都是样子货,干部选拔就是走过场,这等于是糊弄公众的假选拔。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茂名何以失灵?显然,与茂名腐败大案的主角——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有关。“一把手”权力过大,一切必然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即使是再合理的选拔机制,在“一把手”权力面前也失灵了。所以,如何监督“一把手”,还需探讨新办法。
  另一方面,也与茂名腐败大案牵扯的腐败官员人数太多有关。当一个地方的官场集体腐败,选拔任用部门的官员恐怕也难以干净,这就给“三假”干部的出炉创造了方便。毫无疑问,惟有真正从“官选干部”变成“民选干部”,才能防止“三假”、“四假”干部的出现。
 
 http://www.cb-h.com/news/ms/2012/521/1252170HC1F4AC05I5823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