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幼儿是否有必要直接上学前班呢?(家长必看)

(2011-04-29 21:58:22)
标签:

杂谈

                          中班幼儿是否有必要直接上学前班呢?

        孩子升入大班后,陆续有家长为其办理了退园手续,让孩子去上学前班。老师询问原因,鑫鑫的爸爸说:“我的孩子‘太散’,坐不住,就得上学前班去‘规矩规矩’。”平平的妈妈说:“幼儿园的生活、作息时间和小学的有很大差别,上学前班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畅畅的爸爸说:“别的孩子上学前班了,如果我的孩子不上,怕他以后上小学跟不上啊。”您觉得这些家长的想法对吗?您认为孩子是否要上学前班呢?怎样做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最有益呢?
    不宜上学前班的原因
    大班幼儿最好不要去上学前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幼儿的生理原因。5~6岁的幼儿小肌肉群、脊柱、大脑尚在发育过程中,如果他们此时长时间握笔、静坐,每天不能午睡,不利于其健康地成长。
    2、幼儿的心理原因。5~6岁的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此时最适宜他们的学习形式是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知识,也可以提高能力。如果孩子过早地进行书本学习,很容易造成其厌学。
    3、师资方面的原因。学前班的老师一般由小学老师或从社会上聘任的人员来担任,他们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很可能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老师大都是幼师毕业的,能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幼儿园老师与孩子已经相处一段时间了,所以师生间的感情会很好,对老师提出的学习方面的要求,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让孩子发言
    三位家长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对于孩子是否上学前班这个问题,我认为家长切不可有从众心理。
    我的女儿心心今年上大班。开学初,班里也有个别孩子去上学前班。我在认真比较了幼儿园教育与学前班教育的异同之后,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为有利。虽然这样,我还是决定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再做决定。“心心想上学前班吗?”“不想。” “为什么?”“我的好朋友都在幼儿园。”
    女儿的回答进一步坚定了我的想法——让她将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享受到底!其实,孩子在幼儿园也可以做到懂事、乖巧、有礼貌;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也可以为明天的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发言,让他自己去选择。
    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幼儿园生活
    我想分析一下三位家长的想法。
    鑫鑫的爸爸所谈到的是一个自制力及习惯养成的问题。孩子“散”是由其年龄特点决定的。5~6岁的孩子有意注意一般在20分钟左右,“坐不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成人把孩子送到学前班是为了达到让他规规矩矩的目的,恐怕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使他产生厌学的情绪。
    平平的妈妈所谈到的是一个适应性的问题。其实,早有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成人强得多。比如,大多数孩子能在半天的时间里和陌生的孩子成为朋友。如果上学前班只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小学生活的话,就大可不必了。
    畅畅的爸爸的话则折射出家长的从众及攀比心理,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家长中十分普遍。别人家的孩子上绘画班,那么自己的孩子也要上。无计划、无目的、不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使得这些家长的教育处在被动地位。
    其实,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学前班,孩子都能学到很多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两者的差异就是前者更侧重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后者则在教学形式上更贴近小学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在老师的引领下读书、写字。
    孩子的一生都可以学习,但他的童年却只有一个。因此,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我会选择让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在七彩的童年里尽情捡拾成长的快乐。
    拔苗助长不可取
    “上完中班后直接去上学前班”这一度也是我的想法,然而,在进行了多种比较后,我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在孩子上学前班的背后隐藏着自己可怕的功利思想。上学前班表面上看来是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实际上是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在拔苗助长。于是,我改变了先前的想法,让孩子继续上大班。
    通过孩子在幼儿园大班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感到让他上大班确实有好处。
    第一,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进入大班的孩子年龄大约是5岁,如果按小学生的标准要求他,效果肯定不佳。而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是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的,更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幼儿园的教学完全可以让孩子由幼儿园的小学平稳过渡。我的孩子上小学后,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实际上,幼儿园的老师不仅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教简单的文化知识。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不上学前班,并不会像畅畅的爸爸所说的,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点评
    幼教专家岳颖老师
    大班幼儿(5~6岁)正处在从学前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他们的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把握好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克服这一衔接的困难。
    近年来的许多调查表明,幼儿过早地接受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幼儿对学习失去自信和兴趣,甚至导致其厌学,弊大于利。大班幼儿要不要上学前班,关键要看接受的教育是否适宜他们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家长和老师要携起手来,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在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学前期学习过程中,做好两个准备:一要做好孩子的学习适应性准备,即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和能更好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二是要做好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准备,即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和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较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http://ctc.qzs.qq.com/ac/b.gif


棋子--王菲
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
却走近你安排的战局
我没有坚强的防备
也没有后路可以退
想逃离你布下的陷阱
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我没有决定输蠃的勇气
也没有逃脱的幸运
我像是一颗棋
进退任由你决定
我不是你眼中唯一将领
却是不起眼的小兵
我像是一颗棋子
来去全不由自己
举手无悔你从不曾犹豫
我却受控在你手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