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母亲的信: 行千里,但是我很慢很稳.

(2012-06-27 18:27:22)
标签:

杂谈

来信:


女儿,


一直以来妈以为很了解你,是的,我女儿很优秀。但你回来这几天,我觉得你已陌生,你的想法,你最近在想什么?我看了你的博客,找到了答案。

 

儿行千里母担忧,你爸跟你说的那句话还记得吗?知道你在广州工作顺利,你的工作得到上级好评,我们为你高兴,为你骄傲。这份工作是你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也是一份非常棒的工作。你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3千到3万,有这么多粉丝喜欢你,不仅仅是你的文字,还有你工作上的成就,做得很好。写作作为爱好就可以了,你最近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写作。没有好好休息,身体状况不好,导致经常感冒。

 

这还是刚开始,长期下去你这么办,你想过吗?人要有理想有追求,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望你三思而后行,我们是你父母未必知道的比你多,但我们做事的经验肯定比你多。

 

你现在也是个名人,你所做所为不仅仅是要对你,对父母负责,对你的粉丝也要负责。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会支持你,身体是自己的,请保重。



担心你的母亲

 



 

回信:


妈,

 

此次回家,真正陪伴你俩的时间少之又少,不断去见出版社的人,或者不同杂志的编辑们。直到昨夜凌晨坐上了飞机,看着灯火阑珊的上海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心里很落寞。想起你和爸两人,送我到了安检处离开的背影,每次见到,似乎都比记忆里苍老了太多。

 

临走前重感冒发高烧,每次晚归,你依然不睡在等着给我开门,然后嘱咐我吃放在桌上的药。


终于病了,是这段时间一直积压的。每次打电话给爸,他没有少说过,“要早点睡觉,注意休息。”但你们是知道女儿极度任性的一面的,要做的事情,偏偏要付出个百分之两百的力气;不想做的事,再天大,高三照样在翘课,十八岁成人礼到一半就推着脚踏车出校门,大学毕业典礼缺席去法国南部玩了一通。


上班对着电脑,不断吸着鼻子,咳嗽也没停过,额头发烫。同事都带着怜悯地说,“你应该请病假的。”读着你的信,我明白过来,这样下去的确不行,不该如此对自己不负责任。病了,工作完成不了,也没力气回家写文章周末去乡下跑了。

 

妈,这周末我就要把第二本书的书稿终结了,终于写完,是该好好休息了。来到广州工作后,白天忙着工作,夜晚腾出时间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写的。当然,也偶尔不写书里文章,把身边的事和感悟一一写成博客,每个月再给杂志撰稿两篇文章。

 

第一本书,终究没有成功。妈,其实那天我很难过。接到出版社电话之后,在房间里哭过,和你们说的时候,已经洗过把脸,尽力风轻云淡地说那情况“有一个女孩子,她家挺有钱,老爸是个局长,她们家自费,还额外付了一大笔钱,并且他们自己有渠道卖书,出版社就把选题给了那个女孩。” 你们两个听了后,表情也立刻暗淡,但为了安慰我,你说第二天要做好吃的给我,爸说他去问问以前朋友。


其实,家里没什么可以帮我的,但我已经觉得够了。如果说为何难过的话,只是委屈,也只是不甘。我那么肯定告诉他,“我相信,我写的东西一定比她用钱买出来的要好啊!”可当电话那头编辑问我,“这又不是体育比赛,你怎么证明?文字这种东西没法比的。” 我却沉默了。

 

我多想告诉他,我,就算没有灵性,也没有接受写作培训,但我写出来的都是现在能力所及最用心最好的。

 

妈,中学时候我过得并不快乐,格格不入,但成为初中校报和高中校刊主编后,却找到了另一番天地。那时候,每次作文都得到最高分,被老师叫上台当范文朗读。自卑到骨子里的我,只有在文字里,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从未在读书上令你们担心过,也的确,尽管不喜欢,但是和父亲谈话,他总苦口婆心对我这个令任何父母都会头痛无奈甚至绝望的女儿说“每一个阶段都有该做的事情,现在就是好好读书。” 


我做到了,我一直把你们告诉我该做的事情做好,也一直在努力去证明自己的倔强和孤独是有价值的。所以,中学时候,好好读书,高考成绩优秀的同时,我没日没夜地看很多课外书,学习吉他,结交不一样的人当朋友。在澳门读的大一时光,我从一个不善言语的女孩,走出了自己的世界,班级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同时,也成为澳门加入学生会为数稀少的内地生。


还记得那天吗?我就这样带着所有行李出现在家里,和你们说,“爸妈,我要休学。”

休学? 你和爸都惊呆了。虽然从小到大,我总在做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和世界做反抗,但都至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是,休学!? 我们一家三口走在外滩,初夏的风吹在脸上很凉快,爸拒绝了,“好好读酒店管理,以后工作就无忧啊!不是很好吗?”我说,“可是,我还要更大的天空,我知道照这样下去,我一定可以做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位子,拿不错的薪酬,但是我还没有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爸又说,“很可惜啊!你不是被学校选派去欧洲交换吗?”


“爸妈,我不会后悔的。我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把它做得出色。你们放心,可以吗?有一天,当我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时候,我会让别人来感谢你现在的决定。”

看着我倔强的眼睛,爸,不得不同意了。


我知道他并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待那些我做的傻事疯事,其实他是知道,一但我做了决定,是风风火火一定会去做的。


妈,直到了毕业后,因为写文章,你们才知道我第一年一个人只身在欧洲,经历过的那些黑暗的时光。那时候,我从未和你们抱怨过一句话,就算一个人坐在屋顶绝望痛哭的时候,我也咬着牙,不愿意回家,不想破坏当初倔强的约定。

你知道吗?大学时候,一直不断出现的灾难,我始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要求“不浪费你们付的学费,好好读书,按时毕业。”我做到了,年级前五的成绩从这个传说中中国人很难按时毕业的专业里毕业了,同时三年里我飞速地成长,经历了失恋的大起大落,从零开始学习各种新的语言,用飞机搬家,去爱尔兰交换半年,在巴塞罗那工作一年。


妈,你说从三千到三万,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我了。可是,你知道这一路其实多难吗?也让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你眼里的名人,恰恰相反,当我只有三千读者的时候,那些人应该是知道的,我没有任何名人红人的样子,依旧是那个爱写文章也大方地分享在网上的平凡女孩。


高考结束后,就不再写作了,离家出走,生不由已地忙碌于生活,打工还有读书。是从去年开始的,在巴塞罗那和树一起生活,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在校内网,2011年3月的时候落笔写下了一篇文章,不经意,就一下子过万人分享和阅读。我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也突然重新拾起一股过往的信念:我活着的价值,我闪闪发亮的舞台,是那些沉淀下来的文字。


第二篇,第三篇,越写,我越找到了自己。在巴塞罗那白天上班,夜晚不和树出门,就在小房间里埋头敲打键盘。人气越来越高,于是就有人开始负面评价,竟然还是荷兰学校的中国校友,一群女生过来集体围攻,甚至高中好友也对我的文字梦恶言相对。那时候,退却过,也和爸在电话里讲过内心的痛。

但除了写文章,我找不到第二件让我那么喜欢的事情了。唱歌表演当明星,这样的舞台并不属于我,我喜欢坐在写字桌上,在安静的房间里写文章,就算这样并不讨喜,但必定会有同类,即便不多,而我却始终喜欢做一个小众的人,中学时那个格格不入的女孩,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烂大街的,有光环的,往往比不上那些卑微的不被理解的小坚持来得深刻。


 

毕业后,在荷兰创业。停下了笔一段时间,只是越忙碌,越是发现安静下来写文章是我存在的形式。因为人事关系,到了秋天就回到巴塞罗那,一边学习西语,一边在各个地方晃荡和写作。想把网络里文字变成纸质书的念头,越来越浓烈。我是爱书的人,即使电子书开始改变人们阅读的习惯,可是纸质的书,对我而言是神圣的,更是有着“永久”意味的。

于是,有天我打电话给爸,说“爸,我在写书了。” 于是就一个人不断写作,从天亮到天黑,在巴塞罗那各个角落各个小酒吧各个地铁站入口各个小花园长椅,就可以看见一个女孩,对着一本红色笔记本埋头写作。最常去的,是圣家堂门口,妈,高迪是个非常虔诚而认真的艺术家,和达利很不一样,他脚踏实地完成了很多伟大的建筑,在巴塞罗那,到处都有他的影子。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好似圣家堂门口的一棵芭蕉树,它默默伫立在那里,没有游客会注意,但它不卑不吭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风雨无阻地陪伴着圣家堂的日与夜。


但一个人写作实在太孤单,常常到了八点多,又是一个从天亮到天黑游荡在外的日子,我就跑去树的大学,接他下课,两人走路到熙熙攘攘的加泰罗尼亚广场,和他聊自己在写的东西,和他手舞足蹈地说今天遇到了哪个国家的游客聊天。只是,白天时候依然要一个人面对这些写作带来的极度孤独。写了二十万字,不满意就推倒,重写了十八万,再推倒。一直不断写。


把一些文稿发给了一个写过书的女孩。她告诉我,这年头要出书很难,除非已经很红,不要再关注于校内网了,几千人的小世界还不够,去中国知名的论坛吧。

于是,一根筋的我,就真的去猫扑发帖,第二天,和树的照片上了首页。但我发现,人们的重点不在于我写的,只是八卦只是那些莫名的流言蜚语或者羡慕妒忌。我不想要当一刹那的流星,那,还是宁愿老实写文章,还是甘愿做一个平凡人。

 

妈,那时候,一无所有的我,多渴望有一个舞台啊!

有个早晨,在巴塞罗那一个人坐上了地铁,拿起笔,本想继续写东西,但是突然哭起来。我打电话给树,说,“我怕写不好,我怕最喜欢的事情也做不好,比别人写得差。” 西班牙经济逐渐衰弱,他正在电话公司打工,做着无聊的接线员工作。他跑出了公司,在电话那头对我说,“傻瓜,并不是知道别人比自己努力或者比自己优秀才去更拼命让自己更好一点,而是,真的很喜欢做一件事情所以才想要更有资格把它做好。一开始,谁不是磕磕碰碰什么都做不好的,交出的成功平凡很幼稚?但是大师也是从我们这阶段过来的。别人轻而易举成功是别人的事情啊!一路很辛苦,所以才很值得嘛!


就是他这段话,挂完了电话,几乎快放弃的我,又重新写了起来。


十一月的时候,开通了倾诉邮箱。那时候的初衷,源于一个自卑的念头:我不是一个真正作家,也没有任何在杂志上的撰稿,更没什么值得人去追随的,凭什么有三千个人来关注我? 因为这个,每当上网看见有“新添加一个粉丝”,我就觉得自己该做什么去报答别人,写作孤独,但有人读,不一定出版成册,就已经够了。那就开倾诉邮箱,其实并不是知心姐姐,我做不到给别人指点人生,自己也是个执拗的小孩,那就互相交流,家长里短也挺欢乐的。

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会冷却下去的邮箱,至今,每天能收到二三十封邮件,大大小小不同话题。发现不仅仅是一个倾诉的平台,更是“我喜欢写作,所以也让身边的人也去静下心来写文字”的号召。比起微博140个字的限制,我常收到几万字的邮件,我相信着,不一定要全部回复,一些人在写给我的时候,早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到了一月回国,找到了出版社,于是发生这样令人绝望的事情。再找到新的出版社,没想到前段日子,又因为出版社那边说他们不能上架文学类的作品,而决定说,三千本书做出来就让我全部买回家。但是,我不愿意要一个“作家”的头衔,更不愿意用爸的钱去实现梦想。

找到了一家印刷厂,印出了几十册。读者们都是群好心温暖的人,得知了这件事后,都可爱地说,“这书是限量版的,你看,是个好开始呢!”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和等待的煎熬,面对梦想的失败,可听到这些话语,就破涕而笑了。

更是收到了一个女孩的来信,她要用自己做的红裙来和我换书。那时,突然我就找到了灵感。在我们这样的岁数,追逐梦想,跌倒是很正常的,我失落的时候,也同样有其他人追逐其他的梦想,也会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心血,可得到的,却是失败的答案。如果,我可以用这本没有定价没有上市只属于我自己的特殊的书,去和别人交换同样在半路上的梦想,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承诺吗?

也许,将来的我会越走越远,有一天高高在上的时候,想起现在的跌倒其实会觉得很可爱,是一段段宝贵的故事。

也许,将来的我其实哪里都没有去,甚至走了另外一条路,但现在尽情地追逐过,风风火火用力往前狂奔过,不后悔就可以了。


 

妈,请原谅现在我的任性作为,忙碌辛苦一天的工作后,每晚又都在写作,爸常说“每次看到文章发表时间凌晨三点,实在是太为这个女儿担心了”。因为,我是那么想要一个文字舞台,只能付出努力,一步步爬上去。我希望有一天,我的文章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十年,是我和许多人倔强的约定。我希望有一天,我的书,可以实实在在握在手中,并且不只是一本而已;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写不同的专栏,在不同的文字舞台里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女侠;我希望有一天,“亲爱的嘉倩”倾诉邮箱可以找到一个平台,并不是知心姐姐,而是谈心的好朋友。

 

妈,我不想当名人。我依然是那个为了喜欢做的事情而傻里傻气一根筋的小女孩,做着想做的事情,不论别人怎么看。

 

原谅我,太多的事情想做,但都没有一个标签。对我来说最开心的事,并不是白天在领事馆的工作做好而已。而是我不是摄影师但是总是在不同地方发现美丽,拍出自己欢快的照片来;不是作家,却在寂静的夜享受思想的奔腾;不是旅行家,但是去过很多国家,学习过许多语言;不是记者,却每到一个地方就和不同的人谈天说地;不是慈善家,但写回信,不是以高姿态回应,而是一个同样平凡却努力的人,去陪伴另一个失意的人。

妈,这个社会讲究太多名分,从真正进入复兴开始的那七年中学生活,我的不快乐和优秀,只是让我更加清楚,我想要做的,是一个平实而温暖,但不耀眼的人。我的快乐,来自于我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坦率的人,不需要社会的肯定,不需要别人贴的标签,我就是嘉倩,做我喜欢的事情。

我的固执,也许在许多大人眼里,是傻子的疯言疯语,或者矫情的小女生宣言。但,我会一如当初休学时候和父亲的承诺,再苦再孤独不也好好活过来。装可以是一时的,但谁都不可能矫情个十年,疯个十年。我说过,“真实的,最不怕受伤害”,那现在,我依然敢拍着胸脯说,“真实的,最有力量。”



妈,我想写下去。我也会在工作上,依然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我并不恐慌八月后何去何从,我依然愿意做一个穿西装的嬉皮士,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除了写作,我还有生活的一技之长。在办公楼里拥有自由的灵魂,比起那些整日出门旅行过着上顿没下顿嚷着人生多丰富看起来很美的所谓“自由”,更有底气。我要改变社会,颠覆一个时代,那么我要做的,不是去逃避,而是去走进社会理解生活。

 

过去,在澳门读书,在荷兰读书打工,在爱尔兰半年交换,在巴塞罗那学习语言工作,现今广州的工作,接下去,我依然会走这样一条四处生活的道路。一边看风景,一边拼了命努力。

 


妈,从零开始,在校内网写作,然后到了微博,再然后是豆瓣。我很骄傲,这一路,是靠着自己建立起这样一个文字舞台的。

其实过去几个月有出版社找过我,说让我写各地旅游故事,结合着照片,趁着现在大家都在流行“辞职去旅行”,把我捧红。我拒绝过,出版书是我一直期待的,但,妈,我不稀罕为了红,就做出这样没骨气的事情来,因为我不是个“旅行者”,也不想倡导这种听起来很有道理很有号召力,但其实只是青春路上许多可能性的其中一条而已。

这一路,我一直都是在世界各地生活,深入当地的文化。我喜欢这样慢慢来,所以,在我的性格里,有荷兰人的直言直语,有西班牙人的热情随性,也有爱尔兰人的冷幽默。

我想做一个榜样,认真生活,爸说得对,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该做的事情。然后,在空出的时间里,很有底气地去做喜欢的事情,并且倔强地要把它惊天动地地完成。

 


妈,行千里,但是我很慢很稳。

现在的我,还只有23岁,请让我继续在这个危险的世界前行。接下去往哪里走,做什么,我会自己做决定。骨子里,我还是那个从小到大倔强到令你头疼,不断追求真实,相信善良,热爱写作的小女孩。


妈,我请了明天的病假,别担心,我会接下去好好照顾自己的。

妈,你说你的梦想就是我。所以,让我在好好的,把我写书梦想实现的同时,你那一份也狠狠地实现。

 

 

女儿

嘉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