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xcel为你自动改试卷
hnchimney
在中学的各种测试中,选择题占的比例不少。例如,高中生物少则十几个,多则四、五十个;理科综合卷也有20个;英语则更多,达到了七十多个。这些选择题批改虽不很难,统计起来却很麻烦。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可以用阅卷机批改。但多数学校都没有相关设备,不能进行机器阅卷。
其实,只要指法稍微熟练的教师,都可以利用Excel为我们自动批改选择题。只要事先做好框架,在框架中输入每个学生的答案,Excel就能自动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以及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因为输入答案所用的“A”、“B”、“C”、“D”、“Tab”五个主要的键都由左手一个手来控制,所以能快速输入、自动批改和分析,非常方便。先看一个已做好,并已输入学生答案的工作表(如图1)。
http://s13/bmiddle/4d317464044b6ebfc528c
图 1 一个已做好,并已输入学生答案的工作表
该工作表中所示考试共25题,1~20题为选择题,21~25题为简答题,参加考试的学生为41人。批改选择题的老师先将正确答案输入“答案/分值”行中(图1中行59),再将每个学生的答案输入工作表中相应题号下;批改简答题的老师手工批改完成后,先把每题的分值输入“答案/分值”行中(图1中行59),再输入每个学生每题的得分。这样Excel就能自动统计每个学生的得分,并对每个题目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已的需求,添加要分析的项目。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制作框架。
新建一个工作表(以全班41个学生为例),第1行填工作表的标题。第2行填各列的标题,如“序号”、“姓名”及各题的题号等等;从第3行开始为每个学生的答案和成绩;第44行至最后一行为各题及学生总分的分析情况。下面就工作表中自动完成部分所用的主要公式做祥细介绍。
1.批改选择题的公式:(以第43行为例)
=(COUNTIF(E43,E$59)+COUNTIF(F43,F$59)+COUNTIF(G43,G$59)+COUNTIF(H43,H$59)+COUNTIF(I43,I$59)+COUNTIF(J43,J$59)+COUNTIF(K43,K$59)+COUNTIF(L43,L$59)+COUNTIF(M43,M$59)+COUNTIF(N43,N$59)+COUNTIF(O43,O$59)+COUNTIF(P43,P$59)+COUNTIF(Q43,Q$59)+COUNTIF(R43,R$59)+COUNTIF(S43,S$59)+COUNTIF(T43,T$59)+COUNTIF(U43,U$59)+COUNTIF(V43,V$59)+COUNTIF(W43,W$59)+COUNTIF(X43,X$59))*2
该公式利用了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例如:COUNTIF(E43,E$59),表示,如果E43单元的值(学生的答案)等于E$59单元的值(正确答案)就计1。将正确选项的个数乘以每个选择题的分值,就得出了该学生选择题所得的分数。
2.计算总分的公式:(以第43行为例)
=SUM(Y43:AD43)
SUM()为求和公式。以上公式为求第43行的学生的选择题及各简答题分数之和,也就是该学生的总分。
3.排名次的公式:(以第43行为例)
=RANK(AF43,$AF$3:$AF$43)
RANK()为排位的函数。以上公式为求第43行的学生总分,在全班范围内(AF3到AF43)的排名。为了使复制公式到别的学生时,排名的范围不发生变化,所以在表示全班范围的“AF3:AF43”中使了绝对引用符“$”。
4.统计选“A”的人数:(以第E列为例)
=COUNTIF(E$3:E43,"A")
使用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计算每个选择题被选“A”的人数。如果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还会自动将数字以红色显示,以引起人们注意。自动显示红色的方法是使用了“条件格式”,“条件格式”的设置在菜单栏中“格式—条件格式”中,“条件”为“公式
=E59=”A””。统计选“B”、“C”、“D”的人数的方法相同。
5.统计选“A”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例:(以第E列为例)
=E44/COUNTA(E$3:E43)
用选“A”的人数除以总人数。统计选“B”、“C”、“D”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例的方法相同。
6.计算平均分:(以第AG列为例)
=AVERAGE(AG$3:AG43)
AVERAGE()为计算算术平均值的公式。以上公式为求AG列第3行到第43行的平均值,也就是全班该门功课的平均分。
7.计算及格人数:(以第AG列为例)
=COUNTIF(AG$3:AG43,">="&AG59*0.6)
以上公式为求AG列第3行到第43行中,分数大于或等于60的人数。公式中的“AG59”为存放试卷分值的单元格,当试卷的分值发生变化时,只修改该单元格的数值就可以了,避免了修改引用试卷分值的每一个公式的麻烦。计算优秀人数的方法相同。
8.分段人数统计:(以统计90%~100%得分的人数为例)
=COUNTIF(AG$3:AG43,"<="&AG59*1)-COUNTIF(AG$3:AG43,"<"&AG59*0.9)
前一个COUNTIF()函数为计算满分及以下的人数,后一个COUNTIF()函数为计算90%分数的人数,两者相减,即得出90~100分率的人数。求其他分数段的方法与此相同。
此外,还有几个简单的公式不再介绍。没有输入答案和成绩的空白工作表框架见如图2。
http://s15/bmiddle/4d317464823a3d42df1fe
图 2
没有输入答案和成绩的空白工作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