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辛弃疾的文章(美文)  佚名

(2011-05-05 10:32:29)
标签:

崇仰

辛弃疾

美文

文化

分类: 美文
 

http://s10/middle/74a9d7c9ha182afec19b9&690&690 佚名" TITLE="有关辛弃疾的文章(美文)  佚名" />

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

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是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或是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散文诗  辛弃疾

   读你的清江水,读你的浩然正气,读你的民族尊严。

  读懂你忧国忧民的愁思,读懂你以天下为自任的胸怀,读不懂你目光之外的迷惘。风流,原是碎人的淡淡忧伤。

  凭栏远眺的身影,凝重一回历史,丰润数不尽的时光。

  多少回梦千里沙场,多少次泪沾湿枕巾。金戈铁马如石如山,沉重压抑着你的呼吸。梦头,你呓呓低语,好男儿当上沙场,飞度关山,踏碎冰河,收复江山。

  可怜青山无数,民间早已被昏庸的朝廷搅的苦不堪言。一点点,一点点,怨言早已炊烟般四处飘散......

  郁孤台上,一声长叹,叹华发早上,叹大宋末路,你分明看清了一代王朝踉跄的脚步。

  天凉好个秋啊,天气已经有点冷了。

  (清江水意指辛弃疾的千古绝唱《菩萨蛮》)

把栏杆拍遍
   你像夸父,更像一只飞蛾,以治国安邦、寻找光明为己任,不顾粉身碎骨,毅然决然地投向了南宋那堆熊熊烈火。——题记
   是谁,在鹧鸪山里,断鸿声里,把流水叹尽,青山望断。
   是谁,在寂寞楼头,烟柳断肠处,剑鸣镝中,四顾茫然。
   是谁,在斜阳危楼,日暮江天里把兴亡看尽,把栏杆拍遍。
   你曾以五十人之寡入数万人之敌营,生擒叛贼张安国,金戈铁马,快意平生。
   你曾是山东大汉,却为江南游子,于蛙鼓声中,稻谷香里,举杯独酌,却是饮不尽的国仇家恨。
   你像一块铁,时而被铸成最锋利的剑,刺向敌人的咽喉,时而被放入火中:扭曲、煅烧、淬火、锤打……
  
稼轩呀!真不明白,历史为什么总是让人把你那份朴素的责任心咀嚼的百味丛生,苦不下咽。
   20年,整整20年的官场生涯,却足足有大小37次频繁调动,为什么呢?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竟然是因为你那份强烈的责任心!
   宋神宗说柳永: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他果真就去做了浪漫诗人。
   可是你做不来,因为,在你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治国安邦,为南宋朝廷,更为天下黎民苍生。所以你每次被调动一个地方,都风风火火,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兴办教育,革除弊症,鼓励农业,发展生产——你以为鞠躬尽瘁就会得到朝庭的赏识、重用!
   然而,你错了,南宋皇帝的昏庸已容不下你的正直。龙书案后黑暗的半径量不出民间疾苦的周长!
   终于,你认清了一切,梦碎了,心碎了,志却未残——没有了列舰层楼,没有了投鞭飞渡,没有了金戈铁马”——可你还有如椽之笔呀!
   于是你血泪为墨,继续书写你的责任。
   人民不会忘记你,历史不会忘记你。后生不才,愿为你填诗一首:
   一心爱国英雄汉,南宋报国有稼轩。
   干戈沉浮谁得似,汩罗江畔问苍天。
   端午龙舟笑屈原,草了一生岂枉然。
   栏杆拍遍志不残,留得余生仍呐喊

斯人寂寞——辛弃疾

柳还是从前的柳,娉娉婷婷地伸展在永丰园的春风里;燕子还是从前的燕子,轻盈地掠过宫门,飞进了寻常百姓的庭院。就连秀美的山河,也似没有丝毫的改变。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惫的行人,倾尽一生之力寻找的,是梦中的桃园美景,是一个没有侵略、没有杀伐的山河。  
  
好奢侈的愿望。词人注定要在漫长的旅途中,踽踽独行。  
      
一腔热血,怎敌满朝苟且偷安之声?南宋统治者缩进了一个叫临安的都城里,若无其事地享受着这临时的安定,哪里看得到中原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又哪里看得到在金兵铁蹄下变得支离破碎的山河?  
    
斯人寂寞。  
     
马蹄扬起漫天的黄沙,号角吹落了最后一丝夕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大漠上的景色总是雄奇而壮丽的。稼轩半醉,抽出宝剑,看着一串明亮的灯光在剑身上流动。帐外的勇士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牛肉。而军中奏起的战斗乐曲,更是像一根火把,在整个营地燃起了熊熊的烈焰。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大丈夫自当在国家危难之际,投笔从戎,将报国的忠勇当作行囊。稼轩换上战袍,平添一份豪气;策马奔驰,弓如霹雳弦惊。他仰慕李广,那个让匈奴惊魂丧胆的汉飞将军;他赞颂孙权,那个三分天下雄踞江东的吴国霸主。只是沧海桑田,英雄已逝。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我不知稼轩是否真的拥有如卫青、霍去病般非凡的领兵才能,也不知他所期望的复国大计何时能够实现,我只知道这一句看似狂傲戏谑的话语中,蕴涵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是将军的白发,还是征夫的眼泪?  
   
沙场磨练着人的意志,也让稼轩的词句中多了铁马金戈的豪迈气概。没有脂粉娇娃,没有红袖添香,稼轩的词却像一棵参天的古柏,傲然挺立。然而朝中的排挤,官场的黑暗,稼轩刚正的性格如何能忍?小人的几句谗言,皇帝的一纸诏书,便决定了他壮志难酬的一生。  
    
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喜欢稼轩的半阕〈〈金缕曲〉〉: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曾经的将门虎子,英雄少年,只因一次无法挽回的失败,被专横的武帝打上叛徒的烙印,亲人也惨遭株连。从此身陷胡沙,虽然归汉心切,怎奈有家难回,有国难报。想起李陵的遭遇,稼轩如何不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仅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荆柯义无返顾地离开故土,开始了一去不复返的征程,白衣胜雪。易水、西风,荆柯用漫声的低吟相酬知己。想起刺客的决然,稼轩如何不敬?  
   
杜宇声声,声声啼血。蜀帝杜宇,又有什么悲凉的往事?  
  
如只是春归之恨,而不是人间恨事,又何必一再劝人归去?、  
 
谁共我、醉明月!  
  
词人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雁,交游零落,云飞风起。只有这皎皎明月,一直一直陪着词人酣然入醉,不离不弃。  
稼轩真的醉了,醉得倚在树边。松树是想相扶吗?稼轩倔强地将它推开。不必、不必相扶!  
夕阳勾勒出长长的影子,斯人孑身上路。  

 http://s10/middle/74a9d7c9ha27e945988a9&690 佚名" TITLE="有关辛弃疾的文章(美文)  佚名"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