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送教下乡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1-03-10 15:16:59)
标签:

送教下乡

经验交流

教育均衡发展

山村小学教学

中国教育

教研活动总结

分类: 论文总结

坚持送教下乡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市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纪述

作者:洪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活动背景

阳春地处粤西,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山区学校由于信息闭塞,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阳春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使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2007年下半年起,在小学全面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城区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了乡镇广大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优秀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促使他们更快成长。

二、活动概况

送教下乡活动由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共同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活动正式开始于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历时将近四个年。担负送教下乡任务的城区学校为春城一小、春城四小、实验小学、逸夫小学和绵登中英文小学等五所小学,这五所小学各承担几个乡镇的送教任务。送教下乡活动遍及全市15个镇,几年来共送去语文、数学、英语课例共150多节。同时,教研室配合开展研讨活动100多场,专题讲座30多场次,全市4000多位乡镇小学教师参加了听课、研讨活动。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多方配合。

首先局领导高度重视送教下乡活动,要求教研室将此活动作为教学教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彭山局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了送教下乡活动,在八甲镇长塘小学跟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还对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其次是各送课学校的配合和鼎力支持。负责送课的五所城区小学把送教下乡作为大事来抓,接到教研室布置的任务后,学校即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门研究送教下乡问题,制定送教下乡方案;还成立了专门备课小组,精心挑选上课老师,保证送课质量;重视送教下乡的组织工作,每所送教学校都有领导带队,有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三是受援乡镇的中心小学十分重视送教下乡活动,及早做好与送教学校的联系工作,安排上课学校,布置会场,组织教师听课。受援学校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前来听课的老师虚心学习,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四是教研室在送教下乡活动中起到了指导和纽带作用。每学期开学前就制订了《小学送教下乡活动方案》,对负责送课的学校、受援的乡镇、送教时间等作了具体的安排,使送教下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不辞劳苦,无私奉献。

送教下乡活动是一项没有专门经费的活动,上课的老师也没有任何报酬,而且下乡上课比在本校上课困难得多,但老师们为了阳春的教育事业,为了山区孩子的未来却非常乐意承担任务。为了给乡镇学校送去一节好课,从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反复试教直到正式上课,他们需要花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并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上课当天,老师必须提早起床,保证准时赶到受援学校上课。特别是山区学校路途遥远,公路弯多、崎岖,很多老师还要忍受晕车呕吐的痛苦。送教下乡以来,没有一个老师上课迟到,也没有一个老师因为晕车等原因而放弃上课。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不耽误自己班的讲课进度,有的老师提前调好功课,上午完成送教任务后下午又赶回学校上课。教师们这种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保证送教下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优质课例,名师效应。

送教下乡的上课教师中不少是在省、阳江市、阳春市教学课例比赛的获奖者、阳江市的教学能手或是本地比较有名气的教师,如杜巧、陈奕传、蔡丽芳、朱有挺、崔秀侨、朱家健、杨慧、李红梅、王明东、严日鹏等。乡镇的老师能在自家门前目睹名师的风采,领略名师的真实课堂教学,感受名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他们也认为这是向名师学习的最好机会。为更好地表现自我,展示最好的一面,上课老师认真备课,精益求精,课例备了上、上了改、改了再上、上了再改。因此,送教下乡的课例质量较高,大部分的课例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切合当地的实际,听课教师易学能用。

        4、听评结合,教研互动。

我们认为,要提高乡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不但要有感性认识,还必须有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送教下乡活动中,采取了“听评结合,教研互动”方法,即先让老师通过听课,在切身感受、体会名师们真实生动的课堂后再参与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中,先让上课老师阐述教学设计、教后体会,后由听课教师、教研员点评。乡镇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受益匪浅。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1、给乡镇学校送去了新理念、新方法和宝贵的教学经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山区教师更迫切希望学习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和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送教下乡活动无疑成了雪中送炭,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送教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较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送教课例大部分都是经过集体备课、多次试教、教研员指导等一系列的严格把关,这些课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是比较好的课例。纵观送教下乡的课例,普遍具有如下特点——“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形式新)、“实”(教学设计朴实、课堂教学真实、双基训练扎实)、“活”(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实例鲜活)。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以人为本、关注发展、读悟结合、以学论教、顺学而导、培养语感、注重学法、先学后教、声像结合、赏识教育”等新理念、新方法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这些课非常贴近一线教师、学生的实际,因而受到了前来听课教师的一致欢迎,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春湾镇的小学老师说:“古诗该如何教一直困惑着我们,今天朱有挺老师上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课,使我们茅塞顿开”;潭水镇的老师说:“方昭老师严谨的教学过程、讲练结合的高效数学课堂令我们受益匪浅”;圭岗镇的老师说:“梁玲老师生动活泼、寓教天乐的英语课堂让我们眼界大开”…… 

2、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增进学校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平时,城乡教师间很少来往,交流、学习、切磋机会极少。送教下乡活动就像一条联结情感的纽带,使城乡老师之间由陌生到认识,由认识到熟悉,大大地增进了城乡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交流 ,促进了学校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加深了老师之间的友谊。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送教的学校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同时送教下乡活动也为城区优秀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送教下乡,为城区优秀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使这部分“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并在送教下乡中获得了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教研之中。同时,他们在一次次磨课、试教和评课活动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促进他们更快成长。送教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备课组,对送教课例进行精心的雕琢,力求把最优秀的课例送到乡镇学校。备课组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精益求精;试教时,各科的老师又参与听课、评课。因此,学校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中,不断学习、感悟,自身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送教下乡活动活跃了教研氛围,加强了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既使送教学校教师得到促进和提高,又使受援学校教师得到学习和进步,可谓双赢共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小学的教学质量趋于平衡,这一成效送教下乡活动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坚持送教下乡 <wbr>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03月0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