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手册
张道龙 许倩 赵然 刘春宇
【第四章】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
(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s)
一.物质滥用:12个月之内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导致出现以下至少1项症状,但症状尚未达到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1.
主要角色的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出现障碍;
2.
致使原有的社交或人际关系问题加重;
3.
导致与物质滥用有关的法律问题;
4.
明知滥用物质会导致危险,但无法控制,即内省力、控制力出现障碍。
二.物质依赖:
1.
症状表现:12个月之内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导致出现以下至少3项症状。
1)
耐受性:必须明显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使用同样剂量,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表现为两者之一)。
2)
不使用物质的情况下会出现戒断症状,再次使用物质则戒断症状消失。
3)
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较大剂量的物质。
4)
曾经努力尝试戒掉该物质,结果是失败的。
5)
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寻找和获得该物质。
6)
对该物质的依赖导致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受损。
7)
明知该物质的反复使用会对躯体和心理造成伤害,但仍然使用。
2.
风险因素:常伴有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状、人格障碍、抑郁症等。
3.
病因学:
1)
遗传因素
2)
环境因素
3)
焦虑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等疾病容易导致物质滥用。
4.
预后因素
1)
物质使用时间较长者,伴有其它精神系统症状(如焦虑)者,社会资源较匮乏者,预后较差。
2)
存在戒断的动力者,愿意参加治疗团体者,社会资源良好者,有其它缓解压力的替代途径者,预后较好。
三.物质中毒:
1.
中毒反应是指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反应。
2.
每种物质都有独特的中毒反应。
3.
这些症状反应并非由医学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
四.物质戒断
1.
由于停用某种长期使用的物质而产生的症状。
2.
此症状明显导致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受损。
3.
此症状反应并非由医学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
4.
注意事项
1)
并非所有的物质都存在戒断症状。
2)
戒断症状与个体有关,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戒断症状。
3)
所有的戒断症状都可以在使用物质或药物治疗后逆转。
4)
半衰期短、无活性代谢物的物质更易产生戒断症状。
五.酒精成瘾
(一)
酒精中毒:
1.
症状表现:饮酒过程中或酒后出现如下症状1项以上。
1)
说话胡言乱语或含糊不清;
2)
协调性不良;
3)
眼震、眼颤;
4)
认知能力不良或记忆缺损;
5)
步态不稳、易摔跤,严重时可能由于摔倒造出脑血肿;
6)
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寒冷天气尤其易出现);
2.
上述症状并非由其它医学疾病所致。
3.
特发性酒精中毒:个体由于体质特殊,饮酒量极少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二)
酒精戒断
1.
症状表现:长期饮酒者停止饮酒后出现下列症状2项以上。
1)
震颤(常见于手、舌头、上眼睑等部位);
2)
恶心、呕吐;
3)
焦虑;
4)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
5)
失眠;
6)
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有致死性,10%的患者可能出现该症状);
7)
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幻视幻听等精神系统症状;
8)
谵妄状态(Delirium
Tremens,简称DTs):这是最危险的酒精戒断症状,有强烈的致死性,不到5%的患者可能出现该症状,表现为认知能力受损、神志不清,视幻觉、触幻觉、听幻觉(如看到空气中或身体上有许多虫子),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强烈的暴力行为等症状。
2.
上述症状导致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受损。
3.
上述症状并非由其它医学疾病所致。
(三)
与酒精有关的疾病
1.
神经系统
1)
酒精性痴呆:出现认知障碍、脑萎缩、失语、失认、记忆障碍(痴呆的人都有记忆障碍,但有记忆障碍的人不全是痴呆)等症状,需要与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进行鉴别诊断,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Aricept)进行药物治疗。
2)
Wernicke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由于硫胺素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表现为神志不清、走路共济失调、眼震甚至眼肌瘫痪等症状,但此类症状可逆转。患者需每天补充硫胺素100毫克。
3)
Korsakoff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硫胺素缺乏引起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前瞻性遗忘、虚构等症状,可由脑病发展而来,此时症状已经不可逆,因此可以首先进行治疗,若治疗无效,则可确诊。需要注意鉴别虚构与撒谎的区别,前者是无意的,后者则是有意为之,通常患者家属会协助澄清信息。
2.
呼吸系统:肺病。
3.
口腔系统:牙周炎、喉癌等。
4.
消化系统: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损伤(肝硬化、肝癌)等。
5.
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6.
心血管系统:心肌肥大、高血压、肾脏衰竭、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脾脏增大等。
7.
内分泌系统:痛风、低血糖、男性睾丸萎缩、女性雌激素增加、性欲降低、月经紊乱等。
8.
精神系统:
1)
酒精成瘾伴发的其它精神系统疾病中,以躁狂抑郁症最为常见(约50%);
2)
人格障碍;
3)
抑郁症:约30%的患者伴发抑郁,且容易导致自杀。
4)
焦虑症:约40-50%的患者伴发焦虑。
5)
精神分裂症。
9.
成瘾:酒精成瘾还可能伴有其它成瘾问题,如吸烟、吸毒。
10.孕期:孕妇饮酒可能造成胎儿酒精综合症,因此孕期不可饮酒。
(四)
评估问题(CAGE
Questionnaire):下述4个问题中,如果2个问题的答案为阳性,则酒精滥用的可能性达到80%以上;如果4个问题的答案均为阳性,则可确诊为酒精滥用。
1.
Cut
down:是否曾有努力试图减少饮酒量、但失败了的经历?
2.
Annoyed:是否因朋友或家人批评你喝酒,使你感到厌烦?
3.
Guilt:你是否因喝酒而感到内疚?
4.
Eye-opener:早上是否需要喝酒才能打起精神去上班?
(五)
治疗
1.
戒断症状药物治疗
1)
苯二氮卓类药物为首选,如劳拉西泮、安定(由于安定的半衰期较长,一般不用于老年患者)。
2)
若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的戒断症状,可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
3)
若患者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幻视幻听等精神系统症状,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精神分裂药物进行治疗。
4)
若患者出现谵妄状态,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精神分裂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和体液。
2.
补充维生素:所有物质滥用患者都需补充维生素来保护大脑,较常使用的维生素是硫胺素和叶酸,两者都无需处方,患者可自行至药店购买。
1)
硫胺素(Thiamine):可以防止脑出血,每天补充100毫克。
2)
叶酸(Folic
acid):可以保护神经系统,每天补充1毫克。叶酸在正常食物中的含量较低,需要额外补充,对孕妇尤其重要。
3.
心理咨询
1)
饮酒原因:了解咨客饮酒的具体原因,从而为咨客设计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A.
为了获得兴奋感;
B.
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女性居多);
C.
为了治疗抑郁(女性居多);
D.
为了治疗焦虑(女性居多);
E.
为了治疗失眠;
F.
为了缓解慢性疼痛;
G.
为了戒毒,从吸毒转为喝酒。
2)
咨询目标:在EAP环境下,帮助酒精成瘾者完全戒酒非常困难,但可以通过咨询使酒精的危害减少到比较安全的程度。
3)
咨询方法:CBT为首选,团体咨询、支持疗法、家庭治疗亦可。
(六)
注意事项
1.
神经生物学机理:酒精可以增加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使人感觉兴奋。酒精还能使γ氨基丁酸系统活性增强,使人焦虑降低。酒精代谢与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ADH)有关。
2.
行为学认为喝酒是习得的,心理学认为喝酒是为了自我治疗,还有人认为喝酒与社会环境有关,美国的大学生群体和军队中喝酒的人数最多。
3.
在美国就诊于内科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有酒精成瘾问题。
4.
在美国酒精成瘾存在种族差异,黑人饮酒多于白人。
5.
酒精成瘾有显著的遗传性,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史。
六.尼古丁成瘾:尼古丁从肺部到达大脑只需要10秒钟左右,其成瘾的速度快于酒精,因而也较难治疗。
1.
尼古丁的作用:临床上可以使焦虑降低、抑郁减少、认知改变,其作用机理如下。
1)
帮助大脑释放多巴胺,给人带来兴奋、快乐的感觉。
2)
帮助释放体内的肾上腺素,导致人体血压上升、呼吸变快、心跳加速、精神振奋,使人处于应激状态。
3)
能够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人体血糖升高,从而给人带来愉悦感。
2.
尼古丁戒断症状
1)
焦虑
2)
易激惹
3)
抑郁
4)
头疼
5)
易疲劳
6)
体重增加
7)
失眠
8)
注意难以集中
3.
治疗
1)
药物治疗:第一,AtypANs(非典型性抗抑郁药)可代替尼古丁帮助释放多巴胺,并且无成瘾性,如Zyban。第二,Chantix可作用于大脑的尼古丁受体,以帮助烟民克服吸烟冲动,并且无成瘾性。第三,还可借助尼古丁膏药作用于皮肤吸收来戒烟,尼古丁膏药虽有成瘾性,但其危害远远小于吸烟。
2)
心理咨询:戒烟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还需配合进行心理咨询。CBT、团体咨询通常较为有效,而一般不会采用家庭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