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府邸】明德王府

(2014-05-01 18:27:42)
标签:

珍珠泉大院济南行宫

山东巡抚院署大堂

濋泉九角泉临溪泉

山东济南文化玛瑙泉

分类: 府邸琐闻

我所到过的华北、中原的众多城市中,济南是给我印象最好的一座,这些好的印象均来自济南的水。济南被称为“泉城”,其地下水位较高,数以万计的泉眼坐落在济南的各个角落,也许是因泉眼的遍布和小山的环抱,正如老舍说的那样,济南的冬天是温和的,并没有凛冽的寒风袭面,水也很少有结冰的。也许是受水滋润的影响,济南的城市显得干净整洁,并未像有些城市一样沙尘漫天,垃圾遍地。明月升起时,沿着河遛弯,两岸并没有什么灯光,漆黑的树林与水面映着的光亮相互交融,像是置身于江南小镇,却比江南小镇多了一丝清幽。若河道两旁有泉眼存在,则景物大不相同,即使是寒冬腊月济南的市民也会三五成群的在泉眼周围游泳,有时在泛着白波的河道上突然冒出个头来,那一定不是鸭子,而是冬泳的济南人,因此无泉的河道与有泉的河道也构成反差,一个清幽,一个热闹。岸边还有一些人提着大桶在泉眼处驻足,起初以为是测水质的,其实他们都是“老济南”,每天的饮用水均来自各个泉眼,当问到干净不干净时,“济南的水要是喝不得,就没有能喝的水了,甜着呢”他们是这样回答的,以前济南人吃的用的都是泉水,直到几年前才换成引黄河水的。晚上遛弯时,我也在玛瑙泉西边的一个泉眼处喝了一口当地人提上来的水,是甜的,不涩,但却是另一种说不出的淡淡的甜。说到玛瑙泉,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处,位于解放阁附近的护城河南岸,济南第二大泉黑虎泉之东(博文最后一张图片为此泉),出水量很小,是一串一串的小珠,因此周围并没有什么人游泳,遛弯到此处时,周围的路灯纷纷熄灭了,周围一片漆黑,打开手电,泉底的大块的石头并不反光,呈蓝黑色,而其间的一些小石子却反射出青蓝色的亮光,像一块黑纱上点缀的绿松石般,再加上泉底涌出的小珠反出的白色,感觉非常神秘。济南水最难忘的是它的清澈,无论是在济南哪里流淌的水,只要是活水,就一定清澈见底,无论水深是半米还是三四米,水中的一切尽收眼底,漆黑的夜晚,当在河边用强光手电斜照入水中时,看到的定会让人难忘。济南的水滋养着济南,也滋养着一代代济南人,济南的文化也是在这种温和、清澈的城市氛围中孕育的。

如今外地游人来到济南均奔趵突泉而去,使得趵突泉不见泉而满眼人,趵突泉的泉水源源不断的涌上水面,而趵突泉的游人也不停歇的充斥着公园。我认为泉本是一种幽静处的配角,然而趵突泉那样商业化了的泉眼应该也算是毁掉一处名泉的方式吧。

德藩一支出自明英宗,始封王为英宗次子朱见潾,景泰三年封荣王,天顺元年改封德王,建藩德州,后以德州贫瘠而改藩济南。成化二年就藩济南。济南的德王府就包括珍珠泉,珍珠泉大院位于济南老城的正中,它的历史要从金代说起,金末元初的山东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济南知府张荣祖孙三代世居于此,大院内修建了许多楼台亭阁,“济南八景”之一的“白云雪霁”即指院内的白云楼。明初,珍珠泉大院先为山东都指挥司衙署。成化二年将都指挥司衙署改建为德王府。成化三年朱见潾抵达济南,大兴土木,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德王府,王府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门街,据清乾隆《历城县志·故藩》记载:“德府,济南府治西,居会城中,占城三之一。”

王府周围有两丈多高的宫墙,府前有牌坊,坊额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四面各有宫门:南门曰端礼;东门曰体仁;西门曰导义;北门曰广智。各门前均有牌坊;正门外有一座高大影壁,影壁后另有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一门,即东、西辕门;府内建有承运殿、圜殿和存心殿三大殿及亭台楼榭等,珍珠泉和北面的濯缨湖为“西苑”,珍珠泉上建渊澄阁,阁西有白云亭和观月事,阁后为孝友堂和燕居斋。濯缨湖汇聚珍珠、散水、溪亭诸泉,广约数亩,养鱼无数,湖水自南而北,绕过假山,流出宫墙后汇入大明湖。

明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兵攻入济南,末代德王朱由枢被俘,诸郡王或被杀或被虏,德王府及诸郡王府被烧成一片废墟。清代在此建山东巡抚院署,后又在此建行宫,然而建巡抚院署的建筑材料均是用的青州明代衡王府的旧料,民国时又被韩复榘烧毁,仅存院署大堂,现在珍珠泉大院里的遗存是明代德王府的故址,遗存的大殿却用的明代衡王府的物件。

现在珍珠泉大院是山东省人大所在,还遗存有珍珠泉及周边各泉、曲水河、乾隆御笔碑、卧碑一块、泉石假山,还有复建的一些古建,此外泉石假山上还有“通法”和洪武二十六年的“赠故考明威将军”摩崖。这个洪武二十六年的“赠故考明威将军”非常有意思,下部文字好像还在石头内,从文字上说像是个墓碑碑文,却刻在了假山石上,甚是有趣,由于对此了解不深,便不解其意,求高人指教。

德藩府世袭表:

   第一代  德庄王 朱见潾   明英宗庶二子

第二代  德懿王 朱祐榕   朱见潾嫡二子

第三代  德怀王 朱厚燉   朱祐榕庶二子 初封东平王,后追封王

第四代  德恭王 朱载墱   朱厚燉庶二子

第五代  德定王 朱翊錧   朱载墱嫡一子

第六代  德端王 朱常□   朱翊錧嫡一子 谥号记载不详,“端”为五峰山志记载

第七代    朱由枢   朱常□庶二子

第八代    朱由栎   朱常澍子

   

德藩诸郡王支系:

泰安、济宁、东平、历城、临朐、高唐、临清、宁海、堂邑国、利津、安陵、纪城、嘉祥、清平、广宗、永年、宁阳,此外还有二府封号不详

 

德王府墓地一览:

王的墓地集中在五峰山下,郡王的墓地分散在明德国境内

相关博文:

    【陵墓】明德庄王墓

【陵墓】明德懿王墓

【陵墓】明德藩六号墓(本人推测是德定王墓)

【陵墓】明德端王世子墓

 

 

       草根三品官

       NJ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3pinguan

 

我去过的其他明代王府:

【府邸】明代王府

【府邸】明周王府

 

http://s15/mw690/0028mX5Rzy6IxvH0PSK1e&690
珍珠泉大院门口的松树


http://s3/mw690/0028mX5Rzy6IxvHjJES12&690
仅存的清代山东巡抚院署大堂


http://s5/mw690/0028mX5Rzy6IxvHBaU4a4&690
大堂后侧面,近年来的重修真是太不专业了,偷工减料


http://s12/mw690/0028mX5Rzy6IxvGs3Dtbb&690
院署大堂后面


http://s15/mw690/0028mX5Rzy6IxvGISnA2e&690
院署大堂后部的础石

 

http://s7/mw690/0028mX5Rzy6IxvGhSu296&690

院署后部两侧的水坑内,古代的地面遗存


http://s14/mw690/0028mX5Rzy6IxvHT6RT7d&690
院署大堂侧的出濋泉


http://s7/mw690/0028mX5Rzy6IxvEZ81g66&690
珍珠泉,以前明代德王府的一部分


http://s5/mw690/0028mX5Rzy6Ixw3wQkc24&690
珍珠泉

http://s2/mw690/0028mX5Rzy6IxvFVqdrd1&690
鱼很多


http://s15/mw690/0028mX5Rzy6IxvFul6Sfe&690
珍珠泉岸边的卧碑,碑座是新的

http://s11/mw690/0028mX5Rzy6IxvG6oNc1a&690
珍珠泉岸边的溪亭泉,现在变成了死水,有些脏,却还有少量小珠溢出来


http://s16/mw690/0028mX5Rzy6IxvI5rS77f&690
乾隆御碑亭


http://s15/mw690/0028mX5Rzy6IxvIi9LU4e&690
乾隆御碑细部

 

http://s11/mw690/0028mX5Rzy6IxwnOpTkea&690
珍珠泉岸边的石碑碑座残件三个,像是明代的碑座,不知什么来头


http://s8/mw690/0028mX5Rzy6IxwkRnDxc7&690
泉石假山与曲水河、玉带河交汇的地方,这也是德庄王朱见潾最喜欢游玩的地方


http://s16/mw690/0028mX5Rzy6Ixwl9F9R4f&690
泉石假山上的摩崖,详见博文内


http://s7/mw690/0028mX5Rzy6IxwlE73M56&690
泉石假山上看玉带河


http://s15/mw690/0028mX5Rzy6IxwlrhRIfe&690
山东省人大所在,原址应该是清代行宫所在,这组建筑应该是重建的


http://s12/mw690/0028mX5Rzy6IxwlWeX94b&690
山东省人大,重建的行宫


http://s16/mw690/0028mX5Rzy6IxwmesRF9f&690
曲水河


http://s8/mw690/0028mX5Rzy6IxwmI6xN87&690
重建的行宫后部


http://s16/mw690/0028mX5Rzy6Ixwmxt953f&690
行宫后部池子中的重建的九曲桥和一个重建的水中的建筑,学名说不上来,求指教


http://s14/mw690/0028mX5Rzy6IxwnddMx3d&690


http://s4/mw690/0028mX5Rzy6IxwnvlWb23&690
很像看过的一个动画电影里的一幕~~


http://s7/mw690/0028mX5Rzy6IxwmYN4a86&690
清代行宫后部池子一侧的九角泉,出水量很大

 

==================================================================================================

http://s8/mw690/0028mX5Rzy6Ixx39nODa7&690
这个与明代德王府无关

是博文第一段提到的玛瑙泉

晚上在济南遛弯时遇到的,周围没有光源,用闪光灯打的,详见博文第一段相关叙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