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陵墓】果恭郡王墓(河北易县)

(2013-06-19 19:28:35)
标签:

乾隆弟弟果恭郡王弘曕

永瑹绵从奕湘载卓

清西陵陪葬王爷坟墓

旅游

分类: 陵墓专辑

西陵东北阳谷镇周围的陪葬墓中,数两代果王园寝保存还算完整,两年前第一次访西陵陪葬墓时,已发过果毅亲王允礼园寝的博文(【陵墓】果毅王坟),当日由于时间原因,果恭郡王弘曕园寝迟迟未曾涉足。时隔两年,又是一个五一假期,再次踏上阳谷镇的路途,下午在果恭郡王坟不远处树林里的小路停下了车,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第二座果王园寝。

第二座果王园寝内葬有果郡王弘曕及其位下的五位果府掌门,跨越弘永绵奕载,爵位也从弘字辈的郡王爵降到了载字辈的辅国公,下面对五位墓主做简单介绍。

弘曕,果恭郡王,看过宫斗剧的应该非常熟悉,他是雍正六子,果王府的第二位掌门,是乾隆最小的弟弟。弘曕是康熙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允礼的第一个儿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夭折,没有子嗣。乾隆三年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他幼时常住在圆明园,又被称作“圆明园阿哥”。(来自百度百科)弘曕有子三:永瑹、永灿、永纳。

永瑹,果简郡王,果王府第三位掌门,弘曕长子,乾隆十七年生,母为果王弘曕嫡福晋范佳氏,乾隆三十年承袭果郡王爵,乾隆五十四薨,谥。有子五:绵从、二子、三子、绵令、过继子绵律。

绵从,贝勒,果王府第四位掌门,果简郡王永瑹长子,母永瑹侧室田氏,乾隆五十五年承袭贝勒爵位,乾隆五十六年去世。去世时无子,后有过继子奕湘。绵从死后由永瑹过继子绵律做果王府的第五位掌门。

奕湘,贝子衔镇国恪慎公,果王府第六位继承人,贝勒绵从过继子,本为绵律长子,字楚江,道光十三年袭镇国公,二十年由满洲副都统升荆州将军。后历任广州将军、盛京将军、杭州将军、理潘院尚书等,同治十一年加贝子衔,光绪七年去世,谥恪慎。有子三:长子载坤、次子、三子载卓。

载卓,辅国公,果府第七位继承人,奕湘三子,因其兄载坤于光绪二年坐事革爵,故由他袭爵,光绪七年袭辅国公,三十三年去世。有子溥闳于光绪三十三年袭辅国公爵。

 

园寝现存

关于果郡王坟的规制网上介绍甚多,在此不多做赘述,仅整理现存:神道碑完好,两石狮完好,东西厢房三间房顶尚在,园寝门及享殿依然仅剩两壁残破不堪,园寝内杂草丛生,随处可见绿琉璃瓦,园寝围墙似乎比网上的照片更加残破,徐广源先生曾在其书中提到“西南角院墙上痕迹可知园寝是外扩的”的那一段外扩墙也倒塌。

后院宝顶五座按照昭穆次序排列,其中次左位奕湘地宫遗迹已看不出,仅能看出宝顶位置罢了;次右位载卓宝顶坍塌一半,须弥座也仅剩一半,并未发现盗洞;左位永瑹宝顶仅剩须弥座,地宫可下;右位绵从宝顶坍塌,地宫情况未知(后文叙述);中位弘曕地宫早已暴露在外且仅剩地宫坑槽,少量须弥座残件散落在地宫后。

 

绵从地宫——精美的石横梁安好?

果郡王园寝中绵从地宫的石横梁可谓杰作,一个衡量撑起一个地宫,在各类古墓地宫中鲜见,但近年来各路古墓爱好者探访结果看来,地宫石横梁的裂缝越来越大,去时路上仍担心石梁有无断裂。到达园寝的时候碰见当地村民,第一句话便是问:两个地宫还都能下去吗?那村民回答说去年有个地宫塌了,心头一凉但仍抱有希望,但在后院绵从宝顶转了数圈都未曾看见盗洞,也许是当时匆忙,并未看清,也许地宫真塌了?愿后来者一探究竟。

 

神道碑——刻错了墓主的名字

阅读徐广源先生的书,得知墓主果恭郡王弘曕的名字在神道碑上竟刻成了“弘瞻”多了一横的错字在碑上待了几百年,也不知是哪个部门负责撰写碑文,闹出如此笑话。

 

两代果王不合规制的园寝

果亲王园寝过于简陋,厢房并不是砖房,而是河光石垒成的,亲王享殿规定是面阔五间,在光绪年间却改成了三间,并保存到现在。

果郡王园寝过于豪华,驮龙碑体量硕大,绝不是郡王级,郡王享殿规定面阔三间,却修成了面阔五间。也许当时修建就是按照亲王园寝规制吧。

果亲王允礼是雍正忠实的御弟,乾隆勤俭廉政的皇叔。而其过继子弘曕却是十分追求奢侈,真是纠结的两代人啊!

 

草根三品官

NJ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3pinguan

 

基本信息:

朝代:清

类型:郡王墓

墓主:果恭郡王弘曕

陪葬:永瑹、绵从、奕湘、载卓

 

本博文图片稍多,望大家耐心欣赏...(图片长时间不显示或显示不出来可尝试刷新一下

http://s8/mw690/749560e7gdf803e859f97&690
远照阳宅


http://s14/mw690/749560e7gdf803da64d0d&690


http://s10/mw690/749560e7gdf803e3bd529&690
阳宅正门遗址


http://s2/mw690/749560e7gdf803f76b471&690
阳宅正门遗址


http://s11/mw690/749560e7gdf803ddf35fa&690
阳宅内部,无法进入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424cf3a2&690
驮龙碑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42ad9292&690
体量硕大的赑屃,感觉像是亲王级别的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43204fa2&690
侧面


http://s11/mw690/749560e7gdf80437ab67a&690
赑屃头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43fcb532&690
碑首

 

http://s6/mw690/749560e7gdf804dac0025&690
部分碑文


http://s8/mw690/749560e7gdf804ffb30f7&690
刻错了的碑文,弘曕刻成了“弘瞻”


http://s13/mw690/749560e7gdf804451950c&690
二龙戏珠纹


http://s11/mw690/749560e7gdf80453af0ea&690
水盘


http://s16/mw690/749560e7gdf805221450f&690


http://s9/mw690/749560e7gdf80526ec388&690

 

http://s7/mw690/749560e7gdf80875a8a76&690
园寝图,徐广源老师绘制


http://s1/mw690/749560e7gdf8054451080&690
园寝门

 

http://s6/mw690/749560e7gdf8064d26295&690
徐广源老师照的2002年的园寝门,那时还有屋顶,屋顶毁于春节放炮

http://s11/mw690/749560e7gdf8055d0d03a&690
东厢房


http://s15/mw690/749560e7gdf805668b51e&690
西厢房


http://s5/mw690/749560e7gdf8056af6a34&690
园寝门及角门

 

http://s1/mw690/749560e7gdf805cb122b0&690
雌狮子


http://s4/mw690/749560e7gdf805cf98593&690
雄狮子


http://s9/mw690/749560e7gdf805c58ec68&690
狮子背面


http://s8/mw690/749560e7gdf8057a16797&690
石狮须弥座


http://s7/mw690/749560e7gdf805edc3056&690
园寝门是多么的骨感...

 

http://s13/mw690/749560e7gdf80607dc70c&690
享殿

 

http://s11/mw690/749560e7gdf806327238a&690
转载徐广源老师照的享殿

http://s10/mw690/749560e7gdf8060c6d269&690
享殿一角


http://s7/mw690/749560e7gdf80610344f6&690
享殿后部


http://s5/mw690/749560e7gdf8061438144&690
享殿及园寝后半部分

 

http://s16/mw690/749560e7gdf806a84fe2f&690
园寝后院


http://s7/mw690/749560e7gdf806a3f0e46&690
次右位载卓宝顶


http://s10/mw690/749560e7gdf8066cf2519&690
次右位载卓宝顶


http://s8/mw690/749560e7gdf8069ef8697&690
次右位载卓宝顶


http://s1/mw690/749560e7gdf80676d02d0&690
次左位奕湘宝顶遗址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67137e72&690
左位永瑹宝顶残存


http://s2/mw690/749560e7gdf8068cc5171&690
左位永瑹宝顶残存

http://s15/mw690/749560e7gdf8068248e4e&690
左位永瑹宝顶残存的二龙戏珠纹

http://s10/mw690/749560e7gdf8067d0a389&690

左位永瑹宝顶的盗洞,可下去,我因没做好准备,仅下去一米多深便无功而返

 


http://s2/mw690/749560e7gdf8069225681&690
右位绵从宝顶遗址,地宫貌似坍塌了...待确认

 

http://s4/mw690/749560e7g7cc00fb3e033&690
绵从地宫内的石横梁,不知现今如何


http://s12/mw690/749560e7gdf809d550bfb&690
石横梁裂缝,我觉得村民说是地宫塌了,我又没找到盗洞,很有可能石横梁是断了。

http://s15/mw690/749560e7gdf806889b09e&690
中位弘曕地宫坑槽


http://s3/mw690/749560e7gdf8069853462&690
中位弘曕地宫档门石,门券印记看可见

http://s2/mw690/749560e7gdf80ae4ff191&690
社鼓神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