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陵墓】赵秉钧墓(河北易县)

(2011-05-14 20:24:19)
标签:

赵秉钧

赵秉钧墓

民国墓

百泉村

清西陵

易县

宋教仁

袁世凯

112

分类: 陵墓专辑

    赵秉钧墓位于河北易县梁格庄的百泉村,坐西朝东,坐落在112国道旁边,整个墓分为坟圈子和祠堂两个部分。

    赵秉钧,河南汝州人,初投左宗棠楚军,随军进驻新疆,后追随袁世凯。曾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知府加盐运使衔。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赵秉钧出任内务总长、国务总理,因刺杀宋教仁被袁世凯灭口。按其遗嘱:“葬身陵麓,近先帝。”其家人把其葬于此地,并将兴隆寺搬迁,寺庙外作为他的家祠,这就是现存的赵秉钧墓残迹。   

   话说我从清西陵回京时,走的是112国道,路过一个大桥,看见远处的半山腰上,有几幢破旧的砖房和一个圈子。我的下意识告诉我,是个墓。在国道边停下车后,从国道到那座墓必须要经过一条臭水河,这时,我算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又好似八仙过海,总算度过了臭水河。到当地一问,果真是座墓,而墓主人就是清末民初大名鼎鼎的杀害宋教仁的赵秉钧。这座墓,只能从西边的山坡上去,山坡并不高,上去后,看见几座破旧的房子,房子早已没有了屋顶,墙砖散落一地,据当地人说,这是赵秉钧的祠堂,我大概数了数,大约有6幢房子,均已摇摇欲坠,祠堂周边是耕地,在祠堂的东边是坟圈子,坟圈子面朝臭水河,侧倚祠堂,再往南就是一个小丘。绕到东边进入了坟圈子,首先看到的是古墓的共同特点——荒草遍地,其次就是一个石制的供桌,但供桌上应有的石五供却不见了踪影,再往西(后)就是坟头了。在坟头的前面是盗洞,此盗洞至今还没有封上,只是用一个条石盖上了,但还是能看见盗洞内部。在坟圈子南侧的草丛中,躺着两统已经看不清字的石碑,不知在赵秉钧入葬时如何给他盖棺定论的。石碑不远处,有四个石柱基座,三个石制的屋脊散落在地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四柱三间石牌坊,早已坍塌。

    下山时,我有幸见到了一个放羊的老人,这个老人从小长在这里。据他讲,祠堂之所以摇摇欲坠是因为侵华战争时,日本飞机炸的。坟圈子之所以比较完整是因为前几年赵秉钧的后人对坟圈子维修过。老人还说,这个墓本来是有神道的,并且还有不少石像生。据老人回忆,石像生雕刻栩栩如生,在工艺方面,一点也不比皇陵差,数量也不少,听到这里有人肯定就会问了:“一个大臣,怎么能僭越呢?”其实,赵秉钧死时,清朝已经逊国,没有人来约束,所以只要有钱想修成什么样都行。这些石像生在解放时还完好如初,但是到了文革时期,当地村民把石像生当成“四旧”,砸毁,就地掩埋了。掩埋的并不深,老人带我们去了离墓不远的一处农田中,在田里我们见到了仅剩的石像生,是个文官,但头已经没有。

    这个墓可以算是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了。根据“葬身陵麓,近先帝。”可以反映出,袁世凯、赵秉钧之流还是对封建王位十分眷恋的,此墓为证吧!

                                                   草根三品官

                                                   NJ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3pinguan

http://s8/middle/749560e7ta3f221ed4af7&690
 
从远处看山坡上的砖房


http://s16/middle/749560e7ta3f2686373bf&690
 
其中两间祠堂

http://s13/middle/749560e7ta3f26b30156c&690远处祠堂的主殿


 http://s8/middle/749560e7ta3f24e742bb7&690

2幢房,已经没有了房顶

http://s6/middle/749560e7ta3f25c815825&690

由此可见祠堂内部

http://s9/middle/749560e7ta3f2531a64d8&690

其他房屋遗址


http://s8/middle/749560e7ta3f254e89997&690
坟圈子全景,供桌还留在原处

 http://s7/middle/749560e7ta3f25a31c076&690

 

荒草凄凄,随风飘荡,坟头近照。
http://s5/middle/749560e7ta3f257875a04&690

坟头前的盗洞

 

http://s15/middle/749560e7ta3f25f3fcfae&690

两统碑之一


http://s6/middle/749560e7ta3f2ab5b4825&690

两统碑另一个

http://s2/middle/749560e7ta3f262e4b431&690

两统碑上的碑头

http://s2/middle/749560e7ta3f26521e041&690
 
四柱三间石牌坊遗址,可见牌坊并不大

http://s13/middle/749560e7ta3f26d09dd3c&690

仅剩的石像生(文官),多美的纹饰。

http://s8/middle/749560e7ta3f26fb767d7&690

放羊的老人和他的羊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