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宫山之行

(2019-08-10 13:37:28)
标签:

九宫山

周家大屋

龟墩村

周氏宗祠

云中湖

分类: 踏遍青山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2019年盛夏,老友敦水,邀请我们到九宫山避暑纳凉。遂与武汉、孝感的几位宗亲联袂前往,于88日成行。我们沿京珠高速转咸通高速,经通山县城、厦铺,抵达闯王镇龟墩村。龟墩是敦水的老家,我们未作停留,带上敦水,直奔九宫山镇。

九宫山镇,原名横石潭镇,因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的脚下,故于2012年更名九宫山镇,以沾其名气。而真正的九宫山集镇在山上。

开车沿盘山公路转折上行,费时45分钟,抵达云中湖,已到中午。热情好客的琼仙宗亲前来迎接,并盛情在酒店设宴款待我们一行九人。人是一家亲,情是万年长,不知不觉中,已喝完了三瓶白酒。酒酣中,明华宗亲也赶上山来凑兴,又喝啤酒,宾主甚欢。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在云中湖酒店午休一个半小时后,集体走出酒店,门外便是波光滟滟的云中湖,宛如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漫步在湖畔栈道,清风徐来,清凉无比。不愧为三伏炎蒸人欲死,到此清凉顿成仙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因南朝陈晋安王兄弟九人在此建有九座宫殿而得名,她是我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与山东崂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齐名。云中湖的北岸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庆宫。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张道清真人在九宫山创建钦天观,盛极一时,钦天观是瑞庆宫的前身,1204年南宋宁宗皇帝赐钦天观更名为钦天瑞庆宫。进门首先来到的是灵宫殿,中间供奉的是灵官神,两边是东方青龙大帝与西方白虎大帝。前行,迎面的石壁上饰以道教最标志性的太极八卦图。左行,石壁上的是“五龙捧圣”图案,继续往前走,上台阶,这平台是唐代陶、姚二仙遗迹“平壶台”,此地原为陶、姚二仙练功讲道之地。左侧是最古老的真君石殿,又名真牧堂,俗称祖爷殿。始建于1207年,系南宋宁宗皇帝御赐建筑,原为花岗岩六方九层建筑,如今只剩下三层了。石檐翘峙,铜门铁瓦,上压重达千斤的葫芦形铁顶,雕刻粗犷、古朴,所以至今未毁。它是用来供奉张道清真人真身之所在。其真身已于1855年毁于太平军之手。殿内置铁棱角,也是古物,重三百斤,是九宫山道士练功用的。再上行,是妙应殿,供奉张道清真人及他的四个弟子:扬宗华王宗成王妙坚元君)、陈致虚。最后面是三清殿,供奉三清四御,三清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是昊天至尊玉皇大帝——万神之主、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万星之主、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万天之主、后土皇地祇——万地之主。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黄昏时游泉崖喷雪,这是一处断崖绝壁,可惜瀑布已经断流,看不到喷雪景观了,只能远眺深谷。平台上有老道算命,精通风水术的敦水宗亲与老道讨论术数,弥久方归。

晚上,本准备在湖边小酌,可热情好客的琼仙宗亲又打来电话,又一次宴请我们,并且,通山县宗亲联谊会会长学和宗亲及建君宗亲也赶上山来了,宾主欢聚,分外高兴。学和宗亲喝酒极豪爽,待人热情。席间饱尝通山土菜,最有名的是包坨,形如汤圆,风味独特,极为味美;醋泡生鲜花生、笋干汤、小干鱼,皆是佐酒佳品。酒后去琼仙宗亲家的奇石店喝茶,但见满室奇岩异石,琳琅满目。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夜游云中湖,别有情趣,绕湖一周,灯光水影,山风阵阵。湖畔游人如织,以武汉人居多,不愧为武汉避暑的后花园。已至深夜,意犹未尽,就在湖边消夜小酌,凉意袭来,已有寒意。

次日晨六点,我们开车上铜鼓包,这是九宫山的制高点,山上有中国最大的内陆风电场,可惜云雾满天,看不到任何山峰,巨大的风车,也只能依稀可辨。这里原是雷达连营房,雷达连撤走后,改建为露营基地,山顶帐篷密布,蔚为壮观,真不愧为露营者的天堂。我们在山顶徘徊了一个多小时,云雾不见消散,没法看日出了,只得遗憾下山。

九宫山之行

八点正在云中湖畔吃完早点,步行到石龙峡索道入口处,可是云雾仍未消散,峡谷里氤氲莫辨,索道也停摆了。峡谷之行,只得取消,我们漫步到环山石道,围山游览,一路上,松竹滴翠,繁花以锦。至十点半,云雾始消,终于可以远眺石龙峡,聊偿心愿。山间清凉宜人,翻过一座山,也不感到炎热。山上有泉,清冷甘甜,口感胜过我们自带的矿泉水。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中午,德高望重的学清宗长得知我们到了九宫山,连忙相邀。他人在南京,特意委托其兄学柏宗亲(原南京市老领导,2003年退休,暂居九宫山)招待我们,他们的父亲正高宗亲(生于1919521日,九宫山镇南成村七组人),今年已一百岁了,我们特意到家中看望了百岁老人,并在屋前合影留恋。同影者除老人、学柏之外,还有孝感宗亲会长大国夫妇、保东夫妇、国文、伦刚、敦水、学和、我及拙荆。百岁老人是我周氏之奇瑞,诸人同感寿泽。随后,学柏宗亲邀请我们吃了中饭。

九宫山之行

下午告辞九宫山宗亲,我们驱车前往山麓的周家大屋。这是一个古老的周氏聚落,清乾隆年间,周瑜后裔统万公迁徒于此兴建,至今已有230余年。大屋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带帽,雨不带伞。中间是祠堂,大门上有匾额:赤壁遗风,两侧有楹联:竹海环门一轮风月诗琴声,松涛映日四壁云山瀚墨香。天井处有楹联:少将秉卿才勘乱剿奷赤壁英名垂今古,老臣参国政安刘诛吕绛侯事业振乾坤。内室神龛上有匾额:濂溪堂,两侧楹联:祖德昭垂万代昌隆濂溪渊源清堂秀,宗功显赫三房兴旺细柳繁枝满庭芳。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我们在周家大屋上完香后,又驱车前往九宫山镇畈中村官堰湾周氏宗祠,这是敦水、学清一支的宗祠。官堰周氏,乃通山望族,也是都督公之苗裔,始迁祖寿可公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从江西武宁县船滩镇辽田村迁通山,聚落分布在通山县九宫山镇、闯王镇、通羊镇等,共计十八庄门。自明清以来,人文蔚起,紫缨相继。宗祠前广场甚宽,有匾额:周氏宗祠,两侧楹联:前屏幕阜白练挂云湖官堰引津秋水长天相映趣,后座金星青岚萦凤口龙塘叠翠晨烟夕照壮奇观。祠内有戏台,有楹联:“载治乱知兴衰古今事业若亲目,寓褒贬别善恶好歹人情全在兹。正堂挂有三块匾额,中间是棣华堂,两侧是卫戍金陵辅政南京上联指四世祖周良卿(字志远),明初任南京兵马指挥使司正;下联指前南京市副市长周学柏。祠堂神龛上挂有匾额爱忾见闻,两侧楹联:因茅蓬而起宇人文森森迭启,立官堰以成家甲第簇簇生新。祠内有大石缸,有点残破,是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古物,系石鱼缸,原放于宗祠门前,上有铭刻多处,相传是官堰庄周嗣禧(号少岩)所题的四首诗,因历尽劫难,目前字迹漫漶不清,幸有学清老宗长提供资料,现摘录如下:

春牡

吸聚阳和独自荣,芳香静敛寂血争。

只因误入元舆赋,惹得声名满帝惊。

                                          夏莲

朱明时节气方炎,破暑舒芬露笔尖。

静植亭亭香自远,凭栏茂叔酒频添。

                                         秋菊

凉风饮露著孤清,香发秋高信有情。

晚节黄花无早妒,知心何地不渊明。

                                         冬梅

斗雪凌霜别有天,清香绿叶独鲜妍。

芬芳预占春魁首,爱煞诗人孟浩然。

    礼拜宗祠完毕,我们到了龟墩村,该村四山环抱,风景清幽,盛产黄花梨,清甜爽口,敦水宗亲分赠宗亲们每位一箱。临别时,握手温语,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志益 撰于2019810日)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九宫山之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