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石市西塞山飞云洞游记

(2015-11-17 14:54:22)
标签:

西塞山

飞云洞

黄石市

分类: 踏遍青山
http://s2/mw690/0028la0Lzy6X4sADk6le1&690

http://s11/mw690/0028la0Lzy6X4sALfYKba&690



http://s5/mw690/0028la0Lzy6X4sBG3E8c4&690

http://s4/mw690/0028la0Lzy6X4sCqtjRd3&690

http://s12/mw690/0028la0Lzy6X4sCNtJp4b&690

http://s2/mw690/0028la0Lzy6X4sDeWn781&690



http://s8/mw690/0028la0Lzy6X4sEeaCXa7&690

http://s4/mw690/0028la0Lzy6X4sGl68j13&690





http://s1/mw690/0028la0Lzy6X4sHOQuc40&690


http://s8/mw690/0028la0Lzy6X4t4aIF977&690

 

黄石市西塞山飞云洞游记

    黄石西塞山,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前些年我曾去过,当时因时间原因,匆匆一瞥,未曾细游。2015年8月9日与朋友到黄石市公干,故重来游览。

    开车从景区西门入,这处有西塞山牌楼,系仿古建筑,牌楼上"西塞山"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全长1.7公里的西塞山专用公路从牌楼下穿门盘山而上,直达山顶。到山顶后下车步行 ,首先到北望亭。亭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此处可俯视江涛奔腾东去,遥望江北散花洲绿草如茵,策湖碧绿万顷。亭正门"北望亭"三字为樊稼生题写。亭北面有对联,上联:骋怀今古千秋事;下联:放眼乾坤万里心。南面亦有对联,上联:形胜在吴头楚尾;下联:风流于古往今来。下面江面极窄,长江在此回流,地形险要。旁有古炮台遗址。唐代韦应物曾写诗道: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确实名不虚传。

    随后步行下山,经报恩观遗址,至一线峡,此处窄不容身,幸有铁链护栏可抓扶,勉强通过,听说以前更窄,1985年曾拓宽过。豁然见桃花古洞,洞在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洞下是古钓鱼台,台下即为滔滔江水。据说唐代诗人张志和曾在此隐居过,他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只可惜今日看不到白鹭了。在桃花洞右侧的矶头上有一铁桩,高8.2厘米、宽3厘米、厚一厘米,铁桩中间有槽,旁边还有一锲。传说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唐代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在江边悬崖之中,有不少石刻,如"飞来船"、"鳌鱼石"、"虎豹关"、"蛟龙窟"、"云林得意"、"震标仟仞"以及"钟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随岁月褪去,漫漶不清。在一块大碑石上,刻有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为明朝进士朱其昌手书。在此东侧则有明进士吴国伦的"龙蟠虎踞"摩崖石刻。当代书法家楚图南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镌刻在桃花洞左侧江崖壁上,每字见方5米,甚为壮观。又从东边下山,至龙窟寺,此寺始建于唐代,1986年开始重修,但只修复了部分建筑,现在又在大兴土木,不能入内,只能远观。

    从东门出景区,此处原有道仕洑古镇,毁于抗战年代。道仕洑是黄石地区文化之源,众所周知,黄石是近代才有的城镇,但道仕洑却历史悠久,古代曾在此设有西陵县,一直是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目前古镇雄貌已踪影全无。

    中午在市区吃饭,大吃鳜鱼。饭后去飞云洞。该洞在附近的黄荆山上,上山的路只有一条,很不好走,路两侧民居甚多,车辆只能单行,好不容易上得山来。车过白尼庵,但见一片古建筑群,原来此处是一道观,名叫飞云洞道观,内有三清殿、灵官殿。听说飞云洞分三层,上洞出云,下洞出水,都不可去,只有中洞,在这道观内,洞并不大,洞旁嵌着一块半米见方的石碑,碑上清晰地刻着“异泉铭”三个字。传说晚唐诗人元结,号琦圩子,为避安禄山兵祸之乱,曾在洞前结庐读书,写下《异泉铭》、《石宫四咏》等诗文。故此洞又称琦圩洞。站在三清宫前,看万里长江,顿感心胸清爽,这里也是赏览长江的好处所。

    随后开车至美林山庄、郭家当转了转,因无特别的胜迹,随后就下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煮鳖汤
后一篇:风入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