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杂谈 |
分类: 家里长短 |
路上,仔爸仔妈就一直酝酿,机会难得,得好好准备一些关于仔仔的问题,让心理专家帮忙分析分析。
可是,从家里到课堂,
两人硬是找不到一个可以端得出去咨询的问题。
提出,推翻;另找,再推翻。
仔仔平时那些让大人头痛、愤怒、无奈的表现,
在反复衡量和筛选中,慢慢地觉得好像都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难题。
“没有耐心?”
——“他本来就活泼好动。再说,他在听故事、画画,或者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不是很投入吗?”
“爱说狠话?”
——“这正常得很。小巫说了,这是一个语言能力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所必经的阶段。你不觉得他现在说狠话的次数正在慢慢减少吗?”
“爱推推搡搡?”
——“这样的问题太普遍了,要我也懒得回答。况且,他这样的肢体动作已经少很多了,老师都说他这个学期变得非常有礼貌,进步很大呢!”
“爱发脾气?”
“是有点,可那属于少数情况。而且,书上说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发雷霆,这是孩子正常的直觉反射。你不觉得仔仔正在慢慢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吗?那次、那那次,他不是在最生气的时候,依着我们的引导慢慢平静下来了吗?”
其他的问题更加不是问题。。。。。。
看看,这对爹妈一来二去的,非但没有捣鼓出咨询的问题,反倒梳理出仔仔一大堆优点。
乐观活泼,
不挑食,
听道理,
守约定,
讲信用。
呵呵,多么难得的优秀品质呀!
当然,仔仔绝对不是别人口中传颂的模范生。非但不是,而且距离还挺远。
充其量,仔仔就是一个极其普通,但身心健康的孩子。
最多再加上“混世小魔王”。
但我们忽然觉得,这挺好的。
仔仔的爹娘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起身,走出了课堂。
回家带孩子到海边挖螺去!